返回

初中三年级物理

首页
  • 计算题
    星期天,几位同学到苏珊家里帮助她爸爸将一重为1000 N的建筑材料运送(假设为匀速)到36 m高的楼上,每位同学站在地面上可产生的平均拉力是300 N,而站在楼上时为安全起见可产生的平均拉力为150 N。善于学以致用的班长借来一个重100 N的滑轮和一根足够长的绳子,如下图所示,同学们有的建议采用甲方案,有的建议采用乙方案(不计绳重和摩擦)。

    (1)你能算出甲、乙方案各需几位同学?
    (2)你认为哪一种方案好,为什么?
    (3)该建筑材料被安全放在楼上,同学们至少做了多少功?
    本题信息:2010年期末题物理计算题难度较难 来源:朱艳杰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星期天,几位同学到苏珊家里帮助她爸爸将一重为1000 N的建筑材料运送(假设为匀速)到36 m高的楼上,每位同学站在地面上可产生的平均拉力是300 N,而站在楼上...” 主要考查您对

功的计算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功的计算
功的计算公式:
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W=FS。

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N,距离的单位是m,功的单位是N·m,它有一个专用名称叫做焦耳,简称焦,用符号J表示,1J=1N·m。
在利用该公式进行计算时的注意点:
(1)力与物体移动的距离在方向上必须一致;

(2)力与物体移动的距离必须对应于同一物体;

(3)力与物体移动的距离必须对应于同一段时间。

发现相似题
与“星期天,几位同学到苏珊家里帮助她爸爸将一重为1000 N的建筑...”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