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题 “(14分)从古至今,教育始终是传承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最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清代书院(有别于官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的课程设置与地...” 主要考查您对“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宋明理学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级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
②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
③政治上: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
④文化上:礼贤下士,学在民间兴起,学术逐渐下移。
⑤直接原因:不同阶级代表著书立说,形成“争鸣”局面。
2、流派和主要代表:
春秋战国时期,最主要的思想流派有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
3、意义:
①“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4、影响: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并非偶然,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时期,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
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在这以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全归周王室所有,这时出现了土地私有。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按田亩收税,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变,原有的经济秩序遭到很大破坏。
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原来的周天子统一号令天下,但这时原来受周天子所封的诸侯现在成了许多各自为政的国家,互相兼并、争霸,大国凭借实力争得盟主地位,“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国内部也出现兼并、夺权的现象。
文化上,经济政治的变动造成文化下移。学校原来设在官府,文献典籍和学习工具也为官府所垄断,这就是所谓的“学在官府”。春秋战国以后,随着王室衰微,政局变化,官学败坏,原来掌管文化的官员许多都流散到民间。其中,一些人开始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别人,出现了私学。由于私学的兴起,文化下移,逐渐形成了“士”阶层,并开始成为社会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提出者:
董仲舒
(2)特点:
把诸子百家中的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3)思想主张:
①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中央集权需要。
②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加强君权需要。
③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针对土地兼并现实。
④提出“三纲五常”——为人处世标准, 提倡孝道。
(4)影响: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深受汉武帝的赏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隋唐时期,儒学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1、隋唐时期儒、佛、道三教发展和融汇:
隋唐时期,在国家分裂了近三百年以后重新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先进国家。由于统治阶级重视文治的政策,对儒、佛、道三教都予以扶持,儒、佛、道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隋末,道教徒积极参与了灭隋建唐的政治活动,到唐朝初年,李渊和李世民尊道抑佛,先道后佛,李世民自称是老子李耳的后裔,确立了道教的特殊地位。武则天谕令佛教应在道教之上,道教势力受打击。唐睿宗、唐玄宗父子二人迷信道教,道教优势又逐渐得以恢复。唐肃宗、唐代宗崇佛,道教势力再次衰退。到了唐武宗时,朝廷废禁佛教,独尊道教,第三次出现道胜于佛的优势。道教宣传清净无为、与世无争的思想,与儒家的“民本”、“仁政”思想、轻徭薄赋的要求有相同相通之处和异曲同工之妙,适应了唐初社会在大乱之后,天下初定,人心思治,统治者调整政策的政治需要。同时,道教也提倡佛教的“因果报应”,还鼓吹儒学的“忠”(忠于君主)和“孝”(孝敬父母),此外,还搞巫师的一套“长生术”,不仅适应了统治者麻痹人民的需要,也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命富贵的欲望。
隋朝比较重视佛教,隋文帝广建佛寺,度僧尼出家,命人译经写经。李世民尊道抑佛,但他也敏锐地感到,宣传“因果报应”,鼓吹“与世无争”的佛教,也不失为可利用的工具,因此在过去的战场建造佛寺,以后又亲自为玄奘的译经写序文,采取二教并重政策。唐朝有三次崇佛高潮,第一次是武则天时期,武则天曾利用佛教篡位,谕令佛教应在道教之上,进一步刺激了佛教的发展。第二次出现在肃宗、代宗时期。第三次出现在唐懿宗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儒教的鼎盛期,也是中国佛教的成熟期。这一时期的佛教学说的最大特点,是把佛性心性化,或者说是把儒家的心性佛性化了。
2、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道挑战:
唐代实行三教并存的文化政策,儒、释、道三教得以各自独立发展,并在独立发展中进一步相互争论,相互融合。在三教的争论和发展中,儒教日益处于劣势,明显地感受到来自佛道二家的压力。面对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唐中叶以后,儒学大师韩愈和柳宗元等人率先提出要复兴儒学。他们在回应佛道挑战的同时,积极援佛入儒与援道入儒。韩愈对佛教进行了批判,他所提出以“仁、义”为儒学之“道”的内容,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为儒家的传授谱系,并且自己以继道统自任,而开儒学讲“道统”之先河,所有这些都启发后来的儒者以一种复兴儒学的意识。柳宗元以“阴阳元气”为“天道”、以“仁、义”为“人道”,并由此构筑了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的合天地自然、社会伦理一体化的理论体系,实开宋明理学之端绪。韩、柳等人企图建立一个能融汇“百家之学”的学说来取代佛、道的愿望,经由以“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和程氏二兄弟)为代表的理学家们的发展,到南宋的朱子可以说正式实现。
唐代儒学的发展:
隋唐时期,儒学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阶段。首先,儒学发生的第一个变化就是儒学同佛学的结合。儒佛结合,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以韩愈为代表。韩愈一方面极力排佛,另一方面却又悄悄地受到佛学的影响。韩愈的观点就是“治心论”和“道统论”。前者诉诸于自我意识,后者则主张信仰主义。明确地说就是,只要你内心认为封建名教礼法是神圣的,你就会遵循它,你就不会有不自在的感觉。这种信仰的力量就会使人的精神得到解脱,从而提高人们的自觉性,创造一个没有上帝,但使人信仰并由此产生力量的新宗教,或称之为儒教。但儒学并没有形成为宗教,在韩愈的思想中无此迹象。另一种类型以柳宗元为代表。他一方面公开赞扬佛教,另一方面却又利用和改造佛学的若干理论命题,建立起无神论的思想体系。他主张以儒学为主,吸取佛教中有价值的东西,在他看来,佛教的教义有利于调节社会矛盾,无害于封建伦理。其次,早期儒学与“人”的观念相联系的重民、爱民思想在唐代有所发展。杜甫、白居易等杰出诗人大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再次,就是儒学和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
宋明理学:
理学一名始称于南宋,朱子曾说“理学最难”,陆九渊也说“惟本朝理学,远过汉唐”。明代,理学成为专指宋以来形成的学术体系的概念。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
1、广义理学就是指宋明以来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包括:
①在宋代占统治地位的以洛学为主干的道学,至南宋朱熹达顶峰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后来习惯用“理学”指称其思想体系。
②在宋代产生而在明代中后期占主导地位的以“心”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
2、狭义理学则专指程朱学派。
①代表人物:
北宋: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即北宋五子;
南宋:朱熹、陆九渊;
明代:王阳明。就主导思潮而言,理学代表人物可概括为“程朱陆王”。
②主要派别:
按现代学术界的通常做法,可以把宋明理学体系区分为四派:
气学(张载为代表)、数学(邵雍为代表)、“理学”(程朱为代表)、心学(陆王为代表)。宋明理学所讨论的问题随不同时期、不同流派而有所不同。理学与唐以前儒学尊《五经》一个重要不同之处,《四书》成为尊信的主要经典。价值体系和功夫体系都在《四书》。《六经》为粗米,《四书》为熟饭。理学的主要根据和讨论的问题都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紧密相关。
③理学讨论的主要问题大体是:
理气、心性、格物、致知、主敬、主静、涵养、知行、已发未发、道心人心、天理人欲、天命之性气质之性等。
宋明理学的特点:
1、首先是儒学进一步思辨化。宋明理学家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例如“太极”、“天理”、“心”等,从而使传统儒学的道德信条式的语录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2、其次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特别强调义理,其实就是强调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哲学层面上的各种各样的本体论,还是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论、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都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
3、再次是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带有明显的佛学化特点,例如吸收禁欲主义思想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理学的产生:
1、历史条件:
学术界的权威看法是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等主编的《宋明理学史》中的观点。他们认为:“在封建社会后期,地主阶级势力的递嬗,庶族地主取代身份性地主的统治地位;
农民战争对财富平均的新要求;
民族矛盾的尖锐;
这些构成了宋明理学所由产生的政治条件。经学笺注的没落;佛学与道教思想的渗透;科学技术的发展;
这些构成了宋明理学所由产生的学术思想条件。宋明理学就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这些历史条件下孕育、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统治思想。
还有学者认为,理学的产生与上述政治、学术思想无关或关系不大,主要原因应是北宋建国八十年后,在政治上,皇帝绝对集权或专制,对外屈膝苟安,兵变与农民起义频繁,上层统治者极度荒淫,“三冗”问题严重等;在思想上,大力宣扬文治,学术上主张儒、释、道合流,思想禁锢等。
2、理解宋明理学:
“理学”一词,是指当时学者们从道统观念出发所说的符合先秦儒学精神的正统儒学。程颢“自家体贴出”了“‘天理’二字”,这就将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表达成“天人一理”的形式了,中国上古哲学中“天”所具有的本体地位,也就被“理”代替了,宋明理学也就由此得名。
宋明理学所谓的“天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所谓万物只是一个天理。朱熹更把天理视同三纲五常,升格为人性的最高境界,由此推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论断。王阳明的心学则将一切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根源从外在的天理转化为内在的良知,将良知视为天理。
宋代理学的发展:
宋代理学是一种以儒、道、佛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把人的自我完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修养方法。理学的产生,适应了赵宋王朝重建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理学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理学的开创、奠基和集大成三个阶段。
①理学开创于北宋初期,当时名儒孙复等人有感于五代君臣父子伦纪的破坏,大力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宣扬儒家道统说。在治经过程中,不重章句训诂,而以阐释义理为主,这些都对后来理学的形成发生重大影响。宋仁宗庆历年间,周敦颐在他的著作《太极图说》和《通书》中,已经开始使用“理”这一概念,只是尚未置于哲学最高范畴加以阐述。周敦颐以极其简洁、抽象的语言,论述了宇宙生成和万物化生的问题,提出了一切本于“太极”的观点。
②宋神宗熙宁前后为理学的奠基阶段,张载和二程(程颢、程颐)被视为奠基人。张载以“气”为万物的本体,二程以“理”为万物的本体,并对“气”和“理”这对重要的范畴各自作了论述。二程把“理”作为万物的本体,认为“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只是一个理”。张载和二程提出的命题,成为宋明理学的命题,从而将董仲舒的天人之学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
③南宋时期为理学的集大成阶段。朱熹以儒家伦理学为核心,糅合佛教及诸子之说,建立了一个博大繁杂的逻辑体系。与朱熹同时期,在理学内部还产生了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陆九渊提出了“宇宙便是吾心”的命题,他以“发明本心”为宗旨,奠定了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基础。
与“(14分)从古至今,教育始终是传承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最重要途...”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