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若写一篇集中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科教文发展的专稿,请你确定一组体现其发展的“关键词”。准确的一组是
    [     ]

    A.“双百”方针、“南优2号”、“合成牛胰岛素”、“样板戏”、“银河——Ⅰ号”
    B.“两弹一星”、“星火计划”、“载人飞船”、“985工程”、“反思文学”
    C.“863计划”、《义务教育法》、“211工程”、“科教兴国”、“两个务必”
    D.“三个面向”、“五讲四美”、“伤痕文学”、“银河——Ⅱ号”、“希望工程”
    本题信息:2011年期末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王文艳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若写一篇集中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科教文发展的专稿,请你确定一组体现其发展的“关键词”。准确的一组是[ ]A.“双百”方针、“南优2号”、“合成牛胰岛素”...” 主要考查您对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双百”方针的提出

文艺的春天(文革结束后)

人民教育的基础

教育的复兴(《义务教育法》)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 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 “双百”方针的提出
  • 文艺的春天(文革结束后)
  • 人民教育的基础
  • 教育的复兴(《义务教育法》)

“两弹一星”:

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两弹一星:

1、背景和目的: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
②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③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④中国面对恶劣的国际环境,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⑤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2、历程:
①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
②1967年,我国成功试爆第一颗氢弹;
③1964年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
④1966年成功试验导弹核武器。
⑤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航天运载火箭顺利地将“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
⑥1975年,中国又首次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3、成功原因:
①国家重视支持,坚持统一领导;
②自主创新,艰苦奋斗;
③全国人民协作,集中有限力量办大事;
④科研人员的无私奉献等。
4、作用:
①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粉碎了他们遏制中国的企图;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③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标志着中国科技水平进入到世界前列,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两弹一星”决策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原因:
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2、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3、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4、打破大国武力威胁、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力量。


中国原子弹、氢弹及人造卫星的发展历程:

我国核工业创建于1955年初。
1、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又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指出:“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随后,在周恩来、聂荣臻同志亲自领导制定了我国两次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
2、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本土的西部地区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这次核试验的成功,是我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精神的结果;是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部队辛勤努力,大力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果。
3、我国第一颗氢弹于1967年6月17日在中国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这是我国核武器发展的又一飞跃,标志着我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向从事核武器研制和试验的一切有关人员致以最热烈祝贺的同时,重申我国的一贯立场:“中国进行必要而有限制的核试验,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消灭核武器。”“在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4、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439千米,最远点2384千米,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68.5度,绕地球一周114分钟。卫星重173千克,用20009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卫星运行情况良好,各种仪器工作正常,遥测仪器不断发回各种数据。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广大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所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1956年,中国制定了12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把火箭和喷气技术列为重点发展项目。
同年建立了第一个导弹、火箭研究机构,1958年把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列入国家科学规划,组建机构开展空间物理学研究和探空火箭研制工作,并开展星际航行的学术活动和实验设备的筹建工作。
中国航天事业在创业之初经历了经济上、技术上的种种困难,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在1960年2月发射成功第一枚探空试验火箭,同年11月又发射成功第一枚自制的运载火箭,1964年6月发射成功自行研制的第一枚运载火箭,在60年代后期又研制成功中程和中远程运载火箭,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8年组建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次发射成功返回型人造地球卫星,中国成了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0年5月,向南太平洋发射大型运载火箭取得成功,1981年9月20日首次用一枚大型运载火箭把三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送入地球轨道,1982年10月从水下潜艇发射运载火箭成功。
1984年4月,发射了一颗对地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4月16日卫星定点于东经125°赤道上空,到1985年10月,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共发射了1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1988年9月7日北京夏令时5时30分,载着“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长征”四号火箭发射成功。
1992年,我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由“神舟”号载人飞船系统、“长征”运载火箭系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船发射场系统、飞船测控与通信系统、航天员系统、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系统等组成,是我国在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
此后,又进行了三次无人飞船的飞行。通过一系列航天活动,中国建立了各类人造卫星、运载火箭、发射设备和测量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试验和生产的基地,建成了能发射近地卫星和对地静止轨道卫星,拥有光测、遥测和雷达等多种跟踪测量手段的酒泉和西昌航天器发射场;组成了由控制中心、地面台站和测量船构成的卫星测控网,造就了一支富有经验的航天科学技术队伍,从而有能力不断开拓航天活动。
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飞船载着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升上太空,21小时后,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袁隆平简介:

袁隆平(1930.9—)籍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生于北京。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
1980-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
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
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
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71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1980年,我国的杂交水稻作为中国专利转让给美国,许多国家也纷纷引用。
1981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特别发明奖。
1985年袁隆平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金奖。
1987年,袁隆平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6-1987年度科学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人。
1988年,袁隆平获得了三年一度的国际性郎克大奖。
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被被授予200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东方魔稻”:

1、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的成就:
1973年,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此后又培育出“超级杂交稻”。
2、意义:
理论上:打破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
解决了中国以致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西方媒体称杂交水稻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不分等级。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数额由国务院规定。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该奖项2000年设立。



“银河”系列计算机:

1、信息技术的重大成就:
(1)1983年,中国第一台“银河—I”型计算机诞生,每秒运算亿次;
(2)1992年,“银河—Ⅱ”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每秒运算10亿次;
(3)1997年,每秒运算130亿次的“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2、信息技术的重大意义:
我国政府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在政治、军事、卫生、科技、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生物技术的发展:

1、成就:
(1)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5年,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2)中国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制:
2、作用:
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出了贡献。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

1990年10月,被誉为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
1998年5月一批科学家在美国罗克威尔组建塞莱拉遗传公司,目标是投入3亿美元,到2001年绘制出完整的人体基因图谱,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展开竞争。当年10月23日,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声明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全部测序工作将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即在2003年完成。
1999年3月15日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宣布,由于科学家加快工作步伐,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将提前至2000年完成。1999年9月中国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负责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1%,也就是3号染色体上的3000万个碱基对,使中国成为继美、英、日、德、法之后第六个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参与国,也是参与这一计划的唯一发展中国家。12月1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联合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完整地译出人体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这是人类首次成功地完成人体染色体基因完整序列的测定。
2000年3月14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将人类基因组研究成果公开,以便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能自由地使用这些成果。他们是针对一些私营生物技术公司为了商业利益而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展开竞争,并试图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申请专利而发出此声明的。4月6日塞莱拉公司宣布已破译出一名实验者的完整遗传密码。但不少欧美科学家对塞莱拉公司的成果表示质疑,认为该公司的研究“没有提供有关基因序列的长度和完整性的可靠参数”,因而是“有漏洞的”。4月末,中国科学家按照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部署,完成了1%人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图。5月,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时间再度提前,预计从原定的2003年6月提前至2001年6月。5月8日由德国和日本等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研小组宣布,他们已经基本完成了人体第21对染色体的测序工作。6月26日各国科学家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


“双百”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简称“双百”方针,是繁荣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具体地说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学术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双百”方针提出:

1、背景:
(1)三大改造完成后,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事业,因此要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2)建国初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把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例如贴阶级标签、只许写工农兵题材之类,这就挫伤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在“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是必要的。
2、内涵:
(1)提倡在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
(2)在文学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科学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3)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要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4)是中国共产党基本的长期的建设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
3、成果:
(1)文学:老舍:《茶馆》(话剧);郭沫若:《蔡文姬》(历史剧);杨沫:《青春之歌》(长篇小说)等。
(2)期刊:仅1956年至1957年出现的文艺期刊就有18种,原有的刊物质量也有提高。
(3)电影:“难忘的1959年”,杰出的故事片有《五朵金花》、《女篮五号》、《青春之歌》、《红日》、《北国江南》等。
4、贯彻过程及其经验教训:
(1)“双百”方针提出后科学技术领域和文学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学术界围绕中国历史分期、人口学、社会学、遗传学等一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与争论。文学艺术界思想活跃,涌现出一大批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
(2)1957年后由于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尤其是“文革”的爆发,“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许多文艺界、学术界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和学术观点被错误批判,一些知识分子被错划为右派,受到长期歧视和压抑。  
(3)“文革”结束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恢复“双百”方针为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科学文化领域重新迸发出蓬勃生机。

毛泽东和“双百”方针:

1951年,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1953年,他就中国历史研究问题提出了“百家争鸣”的主张;
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这一方针是由毛泽东提出,经中共中央确定的关于科学和文化工作的重要方针。
同年,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代表中央向知识界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讲话,对这个方针作了全面的阐述。   
“双百”方针是充分发扬民主的方针。中国宪法保障公民享有充分的创作自由和学术自由。《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自由,有进行科学研究、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双百”方针充分体现了宪法的这一精神。“双百”方针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为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作出了贡献。 


老舍和《茶馆》:

老舍(1899—1966),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被迫害而弃世。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
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等,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三幕话剧《茶馆》以北京一家大茶馆为背景,描写了清末、民初、抗战胜利以后3个历史时期的北京社会风貌。每一幕写一个时代。北京各个阶层的三教九流人物,出入于这家裕泰大茶馆。作家通过以茶馆老板王利发为中心的3个时代几十个人物在茶馆里的生活片断,展现出一幅气势宏伟的历史长卷,把旧中国必然要灭亡的历史规律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全剧没有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但深刻地写出了王利发等人的真实命运。
《茶馆》的人物塑造好,生活气息浓,语言特别精彩、简洁、生动、传神、隽永,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化境。它把深邃的思想寓于朴素无华的艺术之中,是现实主义戏剧的新开拓和巨大成就。《茶馆》于1958年3月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北京首演,演出极为成功,充分展示了老舍作品所独有的“京味”风格。《茶馆》是老舍戏剧创作的顶峰,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话剧精品之一。

杨沫和《青春之歌》:

杨沫(1914—1995),原名杨成业,出生于北平。中学毕业后,因反抗封建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先后在河北和北平一些地方做过小学教员、家庭教师和书店店员等。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边区从事文化宣传工作。建国后,担任过作协北京分会副主席等职。
1934年开始文学创作,即以“小慧”的笔名在北平出版的《黑白》月刊上发表揭露农民遭受地主压迫剥削的小品文《热南山地居民生活素描》。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出版了中篇小说《苇塘纪事》(1950年)、中短篇小说集《红红的山丹花》(1978年)、长篇小说《东方欲晓》;
散文、文论集《大河与浪花》(1982年);
报告文学《不是日记的日记》(1980年)等。
其中,从1950年开始创作,历时四十年,几经波折,于1989年最后完成的以林道静为小说主人公的“青春三部曲”,是杨沫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重要的贡献。“青春三部曲”由《青春之歌》、《芳菲之歌》、《英华之歌》三个情节连贯的长篇组成,共一百三十余万字。小说主要根据作者自身的经历,以中国人民英勇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为背景,描写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种种人生选择,讴歌了那些在民族解放和阶级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革命青年,掀开了他们多彩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剖析了生活本身的极端复杂性。《青春之歌》出版于1958年。是“三部曲”中影响深远的一部长篇小说。作者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九”运动这段历史为背景,以林道静的成长为主线,满腔热情地讴歌了一代知识分子由个人奋斗到投身革命的人生征途的心灵历程,谱写了一曲知识分子的青春赞歌。小说出版后受到了热烈欢迎,多次再版,发行量逾五百万册;被译成十五种文字在国外发行;1959年又被改编成电影剧本,搬上银幕。

赵树理和《三里湾》:

赵树理(1906—1976),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人。早年在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即努力于文艺的通俗化工作,曾任区长和随军报纸的编辑。
20世纪3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1943年发表《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标志着他创作的成熟。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文联常务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并为第一、二、三界全国人大代表。他的小说大多反映农村生活的变化,成功塑造许多栩栩如生的农民形象。语言朴实生动,具有独特新颖的民族形式与民族风格。
从1949至1965年,他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三里湾》(1955年)、长篇评书《灵泉洞》(上部,1958年)、短篇小说《登记》(1950年)、《锻炼锻炼》(1958年)、《套不住的手》(1960年)、人物传记《实干家潘永福》、剧本《十里店》(1965年完稿,1978年发表)等。“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三里湾》是当代文学中最早出现的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小说以作者固有的诙谐风趣的笔调,民族化、群众化的风格,描写老解放区三里湾由于秋收扩社、整社、开渠,在社内外、党内外、四户农民的家庭内外,几对青年的恋爱婚姻当中所引起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揭示了合作化运动的必要性。作品从农民的生产关系、家庭关系、婚姻关系、道德观念等方面入手,描绘了农业合作化给农村各种社会关系所带来的深刻变化。作品具体描写了三里湾村四个不同家庭(合作社带头人、支书王金生家,热衷于个人发家的村长、党员范登高家,富裕中农糊涂涂家,党员袁天成家)在扩社过程中的矛盾斗争,真实地反映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初期农村两条道路的复杂斗争,热情歌颂了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胜利,展现了社会主义农村的理想前景,在更新的层面上揭示了农村的深刻变革。



艺术的春天出现:

1、主要原因和条件:
①“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极“左”路线。
②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指出艺术要为人民服务。
③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五讲”“四美
④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迫切需要精神文化生活的发展
2、结果:
中国文艺再次繁荣,走向世界
3、主要成就:
(1)文学作品:
①“反思文学”: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被称为“反思小说”。反思内容:对共和国初期至“文革”时期历史、社会、个体命运进行批判性思考。反思对象:较广泛,干部、右派、知青、农村、军营生活、商人、“内奸”等在文革中命运。思考触角,追索从左到极左的深层历史原因。反思文学的发轫以茹志娟1979年2月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剪辑错了的故事》为标志。著名的作品有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叶辛的《蹉跎岁月》、古华的《芙蓉镇》等。
②“伤痕文学”:十年文革期间,无数知识青年被卷入了上山下乡运动中。“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起因于上山下乡,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较早在读者中引起反响的“伤痕文学”是北京作家刘心武刊发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的《班主任》。当时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有的认为该篇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与当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的救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的呼声遥相呼应,使小说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启蒙精神。著名的作品有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大墙文学、冯翼才《铺花的歧路》、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代表的农村“伤痕文学”等。
③改革文学:指反映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进行的社会改革,并以这一改革对旧的社会结构、社会生活方式与社会心理所带来的强烈冲击为基本主题的文学。发表于1979年的蒋子龙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是改革文学的发轫之作。张洁的《沉重的翅膀》,贾平凹的《腊月?正月》、《浮躁》,蒋子龙的《开拓者》,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是改革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2)影视作品: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



人民教育的奠基:

1、新中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
①逐步形成从小学到大学,从全日制教育到半工半读教育等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②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2、得到较快发展原因:
①新中国成立后致力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使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还取得了一五计划建设超额完成的成就。
②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局势逐渐稳定,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③制定并全面贯彻了正确的教育方针。例:收回教育主权;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等
3、主要影响:
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4、过程:
(1)拉开序幕:
①接管改造旧教育,创建社会主义新教育。
②教育向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文化教育水平。教材重点强调了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重大决议。
(2)制定方针:以毛泽东、刘少奇等为首的党和人民政府提出和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从而保证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3)初具规模: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教育事业在艰难探索中前进,取得成就。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和半工半读教育共同发展。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建国后对旧有学校的接管和改造:

建国之初,全国人民面临的任务是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同时对旧教育体系实行接管和改造。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地军事管制委员会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首先接收了国民党遗留下来的各级公立学校,采取了“维持现状,立即开学”的办法。
1950年12月,按照政务院《关于处理接收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方针的决定》,接管了受外国津贴的高等学校21所,中等学校514所,初等学校约1500所,收回了中国的教育主权。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加紧了对中国的威胁与封锁,甚至冻结了中国在美国的财产。
1950年底以后,开始首先接收和处理了接受美国津贴的学校,随后接受和处理了接受其他外国津贴的学校,收回自办。这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文化侵略,维护了我国作为独立民主国家的教育主权。
1952年9月以后,逐步将全国私立中小学全部由人民政府接办,改为公立。
1956年这项工作基本结束时,共接办了私立中等学校1412所、小学8925所。还有65所私立高等学校在1952年开始的院系调整中全部改为公办”。与此同时,进行了全面的教育改革。

新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从1949年到1966年的17年,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向社会主义时期的过渡时期,开始建立新中国的教育体系。
1949年9月底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有关教育体系的基本设想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加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注重技术教育,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适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
1949年12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着重讨论了改造旧教育、建立新教育的问题。
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对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作了明确的规定,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学校制度的确立。此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在数量上有了很大的增长。
1957年同1953年相比,在校学生人数,普通学校中高等学校增长130.8%,中等学校增长125.2%,初等学校增长25.8%,幼儿园增长156.6%,盲聋哑学校达到0.8万人;成人学校中,高等学校增长1753.6%,中等学校的成人中学增长989.9%,初等学校增长355.8%,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输送了大批专门人才和有文化的劳动者;在结构、体制、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开始形成了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新建立的教育体系,在教育结构上,主要是推行了初等、中等教育的三轨制,即普通中小学、工农速成初中级学校和业余初中级学校同时并举的方针。高等教育改革主要是院系调整。类型上,将过去普通大学拆散,只设少数文、理两科的综合大学,其他则分别按工、农、林、医药、财经、政法、师范、体育、艺术、语言等学科设置专门学院。通过调整,全国综合性大学由55所减为14所,工科院校则由18所增加到38所,师范院校有了大幅度增加,由原来的12所增加到37所。 建国后的17年,中国的教育工作虽然出现了失误,特别是“左”倾的错误,但在大部分时间内路线是正确的,取得了很大成绩。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1)在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只有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培养大批人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2)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科教兴国战略是振兴中华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3)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重大进展和曾经经历的扭转曲折都证明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证明了教育的影响力。


教育、科技和经济三者之间的联系:

随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科学技术是由人来创造发明的,更要由人来掌握使用,这就必须优先发展教育。现代教育通过创造、发展、传播现代科学技术,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素养的现代劳动者,从而决定着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说离开教育,科技就不可能进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就受到阻碍。
科技的进步也带动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经济的发展也为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教育、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教育的复兴:

1、表现:
①全面整顿教学秩序,组织编写新教材;
②恢复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教育制度,基础、中等和高等教育全面发展;
③制定一系列教育法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④倡导尊师重教社会风气,规定了教师节;
⑤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⑥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启动“希望工程”;
⑦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
2、主要原因:
①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成就辉煌;
②结束了“文革”,逐步排除了“左”倾错误的干扰,中国政治局势走向稳定;
③制定并贯彻正确的教育政策和路线,并立法保障教育的发展。
3、主要影响:
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并为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作出了贡献。

义务教育:

1、普及目的:
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
2、措施:
(1)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3)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希望工程”等。
3.成就:
2001年1月1日,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文革”结束后教育蓬勃发展的原因:

(1)拨乱反正,全面整顿:“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同志亲自领导了教育战线拨乱反正和全国恢复教学秩序的工作。
(2)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明确了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向。
(3)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深化教育改革。
(4)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对教育和人才的客观需要以及文化事业发展提供的基础。


高考制度的恢复:

新中国的高考制度始于1952年。从这一年到1966年“文革”前,高校招生实行全国统一命题、一次考试、分批录取的办法。招生工作的原则是阶级路线和政治与学业兼顾,生源主要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和其他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文革”开始后不久,高考制度即被取消,高校也停止招生工作。
直到1972年,大多数高校又开始恢复招生,但明确规定:只“选拔具有二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优秀工农兵入学”,不招收应届毕业生,取消文化考试,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这期间,“白卷英雄”被树成典型,进入大学的工农兵学员文化基础差参不齐,有的人甚至不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基础。
1977年8月4日,邓小平在北京亲自主持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邀请30多位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参加。这是他恢复工作后主持召开的第一个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当即拍板,当年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
12月,570万考生走进考场,加上1978年夏季考生,两季考生共有1160万人。这恐怕是迄今为止,世界考试史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考试。
200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30周年。30年来,我国共有近6000万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1000多万人被高校录取,其中培养出3万多名博士生和30多万名硕士生。

我国的“211工程”计划: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国务院《关于的实施意见》中,关于“211工程”的主要精神是: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并可概括表述为:"211工程"就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

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制定:

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英明论断。此后的一二十年间,他多次谈到经济工作时强调科技的重要作用。
1991年,江泽民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向全国发出了“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的号召,并强调这一转移与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具有同等重要的战略意义。
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决定》的核心内容是: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更进一步明确了科技工作“面向,依靠,攀高峰”的方针;强调当前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是经济、社会发展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转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提出了符合世界科技进步潮流和中国国情的科技进步的几项重要原则;
强调大力提高国家自主科技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自己解决中国人民的丰衣足食;
把高技术产业发展提到国民经济和国家产业政策的优先位置;
确立了基础性研究工作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基础性研究要把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和源泉作为首要目标;
提出了建设跨世纪宏大科技队伍的一系列重大措施,提出了科技战线以弘扬“四种精神”为重点的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
提出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体制的改革目标,明确了今后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重点和步骤;
强调了要使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
确定了到2000年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5%的科技投入目标,提出了多层次、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的几项重大措施。
1995年5月26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江泽民发表了重要讲话。此后,科教兴国的热潮开始在神州大地掀起。其中,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试点”和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是1998年中国政府“科教兴国”的两大战略举措。“科教兴国”战略开始进入重要的实施阶段。


发现相似题
与“若写一篇集中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科教文发展的专稿...”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