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会上发表演说,强调欧洲经济困难,它所需要的进口量远远超过它的支付能力,如无大量额外援助,将“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变化”;因此,美国应尽力援助世界恢复正常经济状态,……
    材料二   艾奇逊发表演说,声称:美国援助欧洲不仅是保持国内经济繁荣的需要,而且是遏制苏联保持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的需要。--以上材料均自何春超、张志、张季良编著《国际关系史纲》
    请回答:
    (1 )材料一的内容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材料概要指出这项政策是在什么背景下制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分析美国实施这项政策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期末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梁涛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会上发表演说,强调欧洲经济困难,它所需要的进口量远远超过它的支付能力,如无大量额外援助,将“面临性质非...” 主要考查您对

马歇尔计划

两大阵营对峙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马歇尔计划
  • 两大阵营对峙
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RecoveryProgram),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

马歇尔计划制定的原因:
1.美国再战后为了遏制苏联,需要扶植西欧盟友
2.美国为了发展其经济,需要在欧洲开拓市场
3.作为欧洲粮食的主要产地,东欧为苏联所控制,西欧各国经济状况十分萧条。

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1.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2.促进了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
3.为后来的西欧经济腾飞创造了条件
4.确立了美国在西欧的经济地位,为美国在西欧的扩张奠定了经济基础
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国家:

马歇尔:
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GeorgeCatlettMarshall,1880.12.31~1959.10.16),美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陆军五星上将。他于1901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24年夏到1927年春末,在美军驻天津第15步兵团任主任参谋,学习了汉语。1939年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帮助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出谋划策,坚持先攻纳粹德国再攻日本帝国,为美国在二战的胜利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45年退役。后出任美国国务卿和国防部长,以出台马歇尔计划闻名,1953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北约:
1944年美国纠集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针对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集体防御计划。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这是资本主义阵营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突出表现,同时也美国确立其在欧洲霸权的手段之一。

华约:

华沙条约组织,是苏联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1955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加入北约后,欧洲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在苏联的组织下,随机签订《华沙条约》组成由该条约由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联合组成的社会主义阵营军事同盟,伴随着东欧剧变,华约组织于1991年正式解散。
两大阵营对峙的实质:
两大阵营对峙表面上看是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对峙,其实质是苏美操纵下的,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争夺世界霸权的较量,是冷战时期的特殊产物。
华沙条约组织标志: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标志: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会上发表演说...”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