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胜地无须秉烛行,圆珠替月倍分明。何须浪掷金钱买,海上天开不夜城。”“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19世纪晚期上海出现的上述新科技产品的科学理论前提是
    [     ]

    A、经典力学基本体系的建立
    B、相对论的提出
    C、生物进化理论的提出
    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本题信息:2010年同步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马春荣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胜地无须秉烛行,圆珠替月倍分明。何须浪掷金钱买,海上天开不夜城。”“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19世纪晚期上海...” 主要考查您对

电灯、电报、电话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电灯、电报、电话
电报,电话,电灯:
1、电报:
1871年,由香港到上海的水路电报线敷设成功,这是中国境内最早的有线电报。1879年,李鸿章在天津、大沽、烟台之间架设电报线,用于军事。其后,电报事业快速发展,逐渐覆盖全国。
2、电话:1876年,贝尔电话获得专利,次年,传入上海。不久,大北电报公司在外滩设立电话交换所,开通普通电话业务。以后,天津、南京等城市相继开设市内电话,并逐步设立电话局,开始经营长途电话业务。
3、电灯:19世纪60年代,煤气灯在上海出现,最初仅用于街道和商店、茶楼、戏院等公共场所,后来才用于居家照明。19世纪80年代,上海率先采用电灯照明。

 我国境内最早的电报:
1871年,由香港到上海的水路电报线敷设成功,这是中国境内最早的有线电报。


发现相似题
与““胜地无须秉烛行,圆珠替月倍分明。何须浪掷金钱买,海上天开...”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