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硝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B.通常情况下,若发生反应A2+2B-=2A-+B2,则还原性:B->A-C.根据元素原子...” 主要考查您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物质的简单分类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电离方程式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1)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2)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 注:由同位素原子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如H2O和D2O混合后仍为纯净物。
(3)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4)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从不同角度可见化合物分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有机化合物和物质化合物,酸碱盐和氧化物等。
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1)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一般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氨水、氯水、王水、天然水、硬水、软水、盐酸、浓硫酸、福尔马林、水玻璃、爆鸣气、水煤气、天然气、焦炉气、高炉煤气、石油气、裂解气、空气、合金、过磷酸钙、漂白粉、黑火药、铝热剂、水泥、铁触媒、玻璃、煤、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
注:由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
(2)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
注:由同位素原子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如H2O和D2O混合后仍未纯净物。
(3)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1)金属单质:如Fe、Al、Cu等
(2)非金属单质:如Cl2、O2、S等
(4)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从不同角度可见化合物分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有机化合物和物质化合物,酸碱盐和氧化物等。
(5)酸、碱、盐、氧化物
①酸:电离理论认为电解质电离出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常见的强酸:HClO4 H2SO4 HCl HNO3等
常见的弱酸:H2SO3 H3PO4 HF H2CO3 CH3COOH等
②碱:电离理论认为电解质电离出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常见强碱:NaOH KOH Ba(OH)2 Ca(OH)2等
常见弱碱:NH3·H2O Al(OH)3 Fe(OH)3等
③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可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复盐
a正盐:Na2SO4 Na2CO3 (NH4)2SO4 等
b酸式盐:NaHCO3 NaHSO4 NaH2PO4 Na2HPO4等
c碱式盐:Cu(OH)2CO3 Mg(OH)2CO3等
d复盐:KAl(SO4)2·H2O (NH4)2Fe(SO4)2·6H2O等
(6)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的化合物
①按组成分:
金属氧化物:Na2O Al2O3 Fe3O4等
非金属氧化物:NO2 SO2 CO2等
②按性质分:
不成盐氧化物:CO NO等
酸性氧化物:CO2 SO2等
碱性氧化物:Na2O CuO等
两性氧化物:Al2O3 ZnO等
过氧化物:Na2O2 H2O2等
超氧化物:KO2等
特殊例子提醒:
(1)胆矾、明矾等结晶水合物是纯净物,不是物质和水的混合物。
(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
(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4)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CuO)。
(5)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
无机物分类:
氧化物的分类: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在多电子原子中,由于各电子所具有的能量不同,因而分布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内做高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
电子层:
电子层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存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我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也称作电子层,分别用n=1,2,3,4,5.6,7或K、L、 M、N、O、P、Q来表示从内到外的电子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对元素的化学性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
1.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得失电子能力)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1)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 2),已达稳定结构,既不易失电子也小易得电子,所以化学性质不活泼。
(2)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较易失去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其单质表现还原性。
(3)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或等于4,较易获得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其单质多表现氧化性。
2.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元素显正价还是显负价及其数值大小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其一般规律可归纳如下表: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1)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3)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超过2个,L层为次外层时不超过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
(4)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电子层里,即最先排K层,当K层排满后,冉排L层等。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层数相同而位置不同的电子层中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小一定相同,如N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只能排8个电子;N层为次外层时,最多只能排18个电子而不是32个电子(2×42=32)。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强电解质的电离用“”,弱电解质的电离用 “”。
2.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分步持写电离方程式,一般只写第一步;多元弱碱也是分步电离的,但可按一步完全电离写出。例如:
氧硫酸:
氢氧化铁:
3.强酸的酸式盐完全电离,弱酸的酸式盐中酸式酸根不完全电离。例如:
说明:在熔融状态时,
4.某些复盐能完全电离。例如:
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硝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