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地理

首页
  • 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华北地区1945年一2002年气温与降水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近年来华北地区水旱灾害严重是因为
    [     ]

    A、气温不断上升
    B、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C、气温与降水变化不同步
    D、江水不断减少
    2、图中反映华北地区近年来气候
    [     ]

    A、温暖湿润
    B、温暖干旱
    C、寒冷湿润
    D、寒冷干旱
    本题信息:2009年0103期末题地理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杨文静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下图是我国华北地区1945年一2002年气温与降水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1、近年来华北地区水旱灾害严重是因为[ ]A、气温不断上升B、降水的年际变化大C、气温与...” 主要考查您对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中国的水文灾害

中国的气象灾害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中国的水文灾害
  • 中国的气象灾害

全球气候变化:

1、定义:长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应。
2、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
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化:

3、影响
(1)增加了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
(2)加剧了自然灾害
(3)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
(4)影响主要生产领域
(5)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影响人类。


全球变暖:

1、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分析:

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如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引起气候的变化。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升高(又叫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人为排放温室气体的数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原因有CO2排放量增加和自然环境消耗CO2量减少。

2、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图示如下:


3、全球变暖的影响:
(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

(2)对农业的影响
(3)对水循环的影响
(4)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举行。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
议定书是《公约》的补充,它与《公约》的最主要区别是,《公约》鼓励发达国家减排,而议定书强制要求发达国家减排,具有法律约束力。
际排放贸易机制:
一个发达国家,将其超额完成减排义务的指标,以贸易的方式转让给另外一个未能完成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并同时从转让方的允许排放限额上扣减相应的转让额度。
联合履行机制:
发达国家之间通过项目级的合作,其所实现的减排单位(简称ERU),可以转让给另一发达国家缔约方,但是同时必须在转让方的“分配数量”(简称AAU)配额上扣减相应的额度。
清洁发展机制:
是京都议定书下面唯一一个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弹性机制,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级的合作,通过项目所实现的“经核证的减排量”(CER),用于发达国家缔约方完成在议定书中的承诺。

中国的水文灾害:

主要表现形式:
洪涝灾害:是由于降雨、融雪、冰凌、风暴潮等引起的洪流和积水造成的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涝渍灾害,泛称水灾。
洪水灾害:是由于降雨、融雪(冰)、冰凌、风暴潮、堤坝溃决等原因引起江河湖岸及沿海水量增加、水位上升而泛滥以及山洪暴发所造成的灾害。
涝渍灾害:是指降水量过于集中,排水不畅,致使土地、房屋等渍水、受淹而造成的灾害。


一、洪涝灾害:

1、洪涝的类型、成因及多发地区:


2、我国洪水类型比较:

类型

洪水来源

主要分布地区

发生时间

暴雨洪水

主要有台风、锋面等带来的暴雨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 时间上与暴雨时间存在高度一致性,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

融雪洪水

由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 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东北山区 受气温升高制约,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每年的4—5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发生在7~8月

冰凌洪水

冰凌堵塞河道 分布在河流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的河段 要发生在河流封冻和解冻的季节

二、洪水灾害

1、我国洪水灾害特征:
我国是世界上洪水灾害频繁且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水灾害不仅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损失大。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是导致洪涝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
2、暴雨洪水:
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
①暴雨成因:台风、锋面等天气系统带来的暴雨。成因类型有台风暴雨、梅雨锋暴雨等。
②发生时间:与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
③分布: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
我国暴雨洪水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六盘山-岷山-横断山以东区域。特别是长江、淮河、黄河、珠江、海河、辽河、嫩江-松花江等七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其次是四川盆地、关中地区以及云贵高原的部分地区。
3、我国洪水灾害的灾情特点:
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损失大。其中,农业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为严重。
洪水往往造成大面积农田被淹、农作物被毁,从而造成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直接经济损失严重。我国东部平原是农业的精华地带,主要商品粮基地均位于此。此外,这里也是城市密集、交通便利、工业发达的地区,受洪水灾害威胁严重。
洪涝灾害的形成与气候、地貌和水文等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均有关系。其中气候因素是最主要和最根本的因素。在季风环流的影响下,中国大部分地区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6~9月的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量可占全年的降水量的60%-80%,且多集中在几次暴雨过程中,因此容易形成特大洪涝灾害。
4、人为原因:
人类的不恰当的经济活动也会增加洪涝灾害的风险性,如围湖造田,建垸,滥伐森林,阻塞河湖水库,在下游低洼地过渡开发等
人为因素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夏季风的进退与降水

时间

雨带分布

4、5月份 华南
6、7月份 江淮地区——梅雨
7、8月份 北方夏季暴雨和西南夏季风引起暴雨
8、9月份 东南沿海热带气旋(台风)引起暴雨


中国的气象灾害——寒潮:

概念 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
形成原因 形成寒潮的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
发生日期 9月至次年5月,高峰期:3-4月和10-11月
路径 偏西路径、偏北路径、东北路径
天气特征 北方:大风、降温、雨雪、箱冻、暴风雨,有时还带来沙尘暴南方:降温、冻害、雨雪
影响地区 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影响。其中:东北(次数)最多、华北次之、西北、长江流域、华南最少
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 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
危害 强烈降溢造成冻害,大风能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冻雨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
防御措施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监渊和预报,采取防寒措施

 


寒潮的“功”与“过”:

寒潮产生时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但并不是“百害而无一利”,具体如下所示:

预防措施:

气象部门:发布准确的信息和警报。个人:做好防寒准备。

其他气象灾害: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其中气象灾害的发生比较频繁,危害比较严重,除寒潮外主要还有以下几种:

灾害 成因 我国的时空分布 危害 防御措施
台风 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烈发展的气旋 每年的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海南、福建、浙江等省区 给沿海地区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①加强监测和预报
②及时发布台风预报和警报
③建沿海防护林
暴雨洪涝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 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和我国东部地区。春季在珠江流域,夏秋季在江淮地区和北方 淹没工厂和农田,造成作物减产;影响交通;有的会危及人民的生命 ①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进行监测
②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
③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防洪
干旱 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 华北地区多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伏旱 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①改变农业结构
②种植耐旱作物 ③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④营造防护林

寒潮的产生原理:


发现相似题
与“下图是我国华北地区1945年一2002年气温与降水变化示意图,完...”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