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值线地图:
以一组相等数值的连线表示制图对象数量、特征的地图。简称等值线图。
如年平均气温图、年降水量图。它是专题地图的重要图型,最先用于描述地形。
常见的有表现地势起伏和地貌结构的等高线图与等深线图;
表现气温、水温、地温变化的等温线图;表现大气降水量变化的等降水量线图;
表现地磁、地震变化的等磁偏线图、等磁力线图、等震线图。另外,还有等压线、等风速线、等日照线、等云量线、等湿度线、等密度线、等透明度线、等盐分含量线、等时线等图。通常等值线所代表的数值为整数。
等值线(面)类型与影响分布的因素:
等值线(面)类型 |
影响分布的因素 |
等高线 |
地质作用(内力、外力) |
等深线 |
地质作用(内力、外力) |
等温线 |
纬度、海陆、地形、洋流、大气环流等 |
等降水量线 |
纬度、海陆、地形、洋流、大气环流等 |
等太阳辐射量线 |
纬度、太阳高度、海拔高度、云雾量等 |
等压线 |
热力作用(气温)、动力作用 |
等压面 |
海拔高度、热力作用(气温)、动力作用 |
等盐度线 |
蒸发量、降水量、洋流、径流等 |
等值线(面)图判读的一般规律:
(1)读数据(注意等值距)
①读等值线(面)上的点
规律一:一般,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相同或者为零。
②读等值线之间或闭合等值线内的点
规律二:一般,等值线两侧的数值不同。
(2)比大小:根据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判读等值线(面)的大小。
(3)看疏密(比较值差)
规律三: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越密,说明该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越大。
(4)析弯曲(判断地理要素的影响因素)
规律四:等值线向数值大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小,向数值小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大。
规律五:等值线的弯曲反映了地理要素的分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等值线的弯曲程度反映了弯曲处数值与平直处数值的差别程度。
(5)判方向:主要是在等高(深)线上判断坡向,在等压线上判断风向。
规律六:坡向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近地面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等高线图的判读:
一、等高线图上基本地形的判读:
注:
①陡崖高度计算方法:(x-1)d≤ΔH<(x+1)d (d为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即等高距,X为重叠的等高线条数)
②等高线与五种地形的关系: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运用:
(1)等高线图的特点及判读
①等高线图上高、低区域的判读方法
a垂线法
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两侧作等值线的垂线,方向是从高值指向低值,若箭头向中心辐合,则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散,则为高值区。在等高线图上,辐合是山谷(集水线),辐散是山脊(分水线)。若为等压线,辐合是低压槽,辐散是高压脊。
b切线法
切线法是指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作某条等值线的切线,比较切点与切线上其他点(该切线与其他等值线的交点)的数值大小。若切点数值小于其他点的数值,则为低值区(山谷);若切点数值大于其他点的数值,则为高值区(山脊)。
c口诀法
等值线向高值方向凸出为低值区,等值线向低值方向凸出为高值区。可编口诀“凸高为低,凸低为高”“槽线对山谷、脊线对山脊”等等。(大山谷、小山脊)
②闭合等高线图的判读
a剖面线法
相邻的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其内部数值可以通过类似作“地形剖面图”的方法,看数值曲线变化趋势来判断其数值范围。
b口诀法
相邻的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若其值与低值相同,则线内数值比低值低;若其值与高值相同,则线内数值比高值高.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若为等高线,大值对山地,小值对盆地;若为等温线,小值对山地,大值对盆地)。
(3)等高线图的实际运用:
①与气候结合:
A、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0.60°C/100m
B、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
C、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
②与河流水文结合:
A、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
B、水库坝址的选择: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处(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坝址位置须岩石结构紧密,不易被侵蚀,如花岗岩。
③与地区规划结合:
A、铁路、公路选线:一般尽量选在缓坡,避开陡崖、滑坡,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
B、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
C、农业区划: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水源条件等,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区划。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坡草地多发展畜牧业,山地多发展林业。
D、工厂厂址选择: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往往也要考虑地形、地质情况。生产高、精、尖等电子产品的工厂一般选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
E、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等温线的判读:
目标: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弯曲情况来判断气温的变化;根据气温分布的特点来分析影响的因素。
一、判读规律:
①等温线数值:(气温无论一月,还是七月,都是由低纬向两极递减。)数值自南向北递增——北半球;数值自北向南递增——南半球。
②等温线疏密: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大。
二、等温线的弯曲分布规律:
等温线向高纬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高
等温线向低纬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低(“高高低低”规律)
等温线平直——下垫面性质单一。(如南半球40°---60°处的等温线较平直,说明海洋面积大,性质均一。)
思考:哪些因素影响等温线的弯曲分布?(冬夏季节、海陆状况、地势高低、寒暖流)见下表:
影响因素 |
比同纬度地区气温 |
等温线弯曲状况 |
影响因素 |
比同纬度地区气温 |
等温线弯曲状况 |
大陆夏季 |
气温高 |
向高纬凸出 |
大陆冬季 |
气温低 |
向低纬凸出 |
海洋冬季 |
气温高 |
向高纬凸出 |
海洋夏季 |
气温低 |
向低纬凸出 |
地势较低 |
气温高 |
向高纬凸出 |
地势较高 |
气温低 |
向低纬凸出 |
暖流经过 |
气温高 |
向高纬凸出 |
寒流经过 |
气温低 |
向低纬凸出 |
总结:等温线弯曲分布规律——高高、低低规律 |
等压线图的判读(同一海拔高度民主上气压水平分布情况):
目标:
①根据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气压场类型高压、低压、高压脊、低压槽、鞍部)
②判断风向
③分析天气变化判读规律:
①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
低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盆地(中心为上升气流)
高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顶(中心为下沉气流)
高压脊——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脊线)
低压槽——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槽线)
②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
等压线的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等压线的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③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任意点)和天气形势:
判定风向规律: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向风。
天气:是指大气短时间内的物质状态,包括气温高低、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指标。
A、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B、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C、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把图上年平均降水量相等的各点连成光滑的曲线。
说明年降水量的分布情况等降水量线基本与海岸线平行,且能显著的反映经度地带性规律。例如: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见初中地理第三册),根据图中的等降水量线分布情况,可看出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步减少。
海洋表面平均等盐度线图的判读:
(1)世界海洋表面盐度的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和高纬递减。
(2)等盐度线的弯曲分布——暖流、寒流的影响。暖流经过——盐度增大——等盐度线向高纬凸出。寒流经过——盐度减小——等盐度线向低纬凸出。
海洋表面平均等盐度线图的判读——
(1)世界海洋表面盐度的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和高纬递减。
(2)等盐度线的弯曲分布--暖流、寒流的影响。
暖流经过--盐度增大--等盐度线向高纬凸出。寒流经过--盐度减小--等盐度线向低纬凸出。
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类似于等高线,潜水面相等的点连成线。潜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相一致。潜水流动方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等潜水位线与河流、湖泊相交时,其数值等同于河面、湖面的海拔。
潜水等水位线图就是潜水面等高线图。它是根据潜水面上各点的水位标高绘制成的;一般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绘制的方法与绘制地形等高线的方法类似。等潜水位线(潜水面的等高线):
(1)判断地势的高低潜水位的高低起伏与地表地势的高低起伏基本一致,但潜水位要平缓得多。
(2)判断潜水的流向垂直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
(3)判断河流的流向河流的流向与等潜水位线的递减方向一致。
(4)判断潜水的流速等潜水位线越密集,潜水流速越快;等潜水位线越稀疏,潜水流速越慢。
(5)计算潜水的埋藏深度一地的潜水埋藏深度(潜水面到地表的距离)等于该地的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的交点的数值差。
(6)判断潜水与河水的补给关系
方法1:首先,作出河流两岸的潜水流向;然后,依据潜水的流向进行判断。若潜水的流向向河流汇合,则潜水补给河水;若潜水的流向向河流分开,则河水补给潜水
方法2:依据等潜水位线的凹凸关系判断河流流经处,若等潜水位线是高处凸向低处,则河水补给潜水河流流经处,若等潜水位线是低处凸向高处,则潜水补给河水方法3:做垂直于河流的辅助线与等潜水线相交,比较同一水平线上地下水和河水水位的高低来确定补给关系若潜水位高则潜水补给河水,反之则河水补给潜水。
(7)合理布置取水井和排水沟为了最大限度地使潜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沟,当等潜水位线凹凸不平、疏密不均,取水井(或排水沟)应布置在潜水汇流处;当等潜水位线由密变疏时,取水井(或排水沟)应布置在由密变疏的交界处,并与等潜水位线平行。
(8)等潜水位线有关问题
特征 |
应用 |
数值 |
判断地势分布和河流流向:地势高处潜水位高地势低处潜水位低潜水埋藏深度=地面海拔—潜水海拔 |
疏密 |
潜水的流速:等潜水位线密—流速快;疏—流速慢 |
走向和 弯曲 |
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从高处指向低处 |
闭合 |
中心潜水位低:地下水开采过度中心潜水位高:降水多或大水漫灌 |
(9)水井的位置:地下水汇集(潜水位线类似于山谷处)埋藏深度小处
(10)排水沟的问题:一般这类题所说的排水沟是指能将坡面上的地下水迅速排出,以免引起滑坡或大堤跨塌,所以与等潜水位线平行,有利于地下水流走。
等值线地图的应用:
1.判断水系特征、水文特征:
(1)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分水岭(山脊处等高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称分水线);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2)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2.帮助人们在工农业生产活动中进行正确的区位选择:
(1)确定水库库址与大坝坝址水库库区宜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小盆地,这些地区库容大,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如上图中甲处)。水库坝址则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的最窄处或口袋形的洼地、小盆地的袋口处(如上图中乙处),确定坝高时应依据出口处等高线的高程(如上图中应选择200米高程),坝长可依据比例尺计算得出。
(2)确定交通线路
一般交通建设的线路选择要求坡度平缓、线路较短,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断崖、陡坡等,如下图所示:
从A处修铁路到C处,经过B处坡度较缓,施工较易;而经过D处则坡度较陡,施工不易,增加建设费用,故应选择图中的虚线线路。
(3)指导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布局方案。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
(4)影响工业区、居民区选址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平坦开阔的地区,最好是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资源;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地势开阔的向阳地带,并且要交通便利,远离污染。
3.有关问题的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可以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100?H相(℃)。
(3)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若某地形区最下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低,最上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高,该图的等高距为d,则该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为:H高-H低≤H相
等高线图的判读及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运用:
规律总结:等高线的判读注意“五读” :
(1)延伸方向——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流方向。
(2)疏密程度——密陡疏缓。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
(3)极值——某区域海拔最大或最小情况,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大小。
(4)弯曲状况——等高线向地势低的方向凸,则为山脊;相反则为山谷。
(5)闭合等高线——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其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城市的不同等级:
1、城市等级的划分:
①划分标准:一般根据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②城市等级:从小到大一般可划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等。
2、城市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
①城市的服务功能:城市作为区域的中心,集中了大量不同的企业和机构,为区域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吸引着区域内的居民到城市来购物、就医、上学或寻求其他服务。
②城市的服务范围:到城市来购买商品或寻求服务的顾客来源点的分布范围就是该城市的服务范围。
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外,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城市的服务范围通常不固定,也没有明确的界线。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列表比较如下:
③城市等级和服务种类、服务范围、城市数目的关系
城市等级 |
服务种类 |
服务范围 |
城市数目 |
高 |
多 |
大 |
少 |
低 |
少 |
小 |
多 |
3、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城市级别不同,其服务范围大小也不同。高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大,低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小,高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往往覆盖了低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低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往往嵌套在高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内。每一个高等级的城市周围总是分布有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或者说等级较高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低城市的服务范围。
影响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因素:
城市能够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或达到一定等级,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小城市和大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城市数目、城市距离之间的关系
影响因素 |
影响 |
表现 |
地理位置 |
不同地理位置决定城市能够形成的服务范围 |
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土地平坦广阔,为城市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
资源条件 |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 |
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如粮食、副食品)条件、丰富的劳动力条件、丰富的城市用地等 |
交通条件 |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 |
【注意】
城市等级是按人口规模划分的,我国城市不同等级的人口规模可列表归纳学习,这是了解城市等级体系的前提。城市的服务范围包括城市本身、附近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城市数目、城市距离不同。
利用坐标图理解城市不同等级划分
“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
口诀记忆不同等级城市的数目、相互距离、城市职能的关系: “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
其含义是:城市等级高,城市数目少,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职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一个城市的等级体系犹如一个金字塔,塔基是数目众多、规模较小的城市;越向塔尖,城市数目越少,规模越大;到了塔尖,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甚至一个规模最大的城市。城市等级高,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职能多;城市等级低,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城市等级与空间分布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中心地理论:
(1)概念:为周围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场所。
(2)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中心地按照其提供的货物(或服务)的等级排列成有顺序的等级系统。低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被高一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所包括,高一级的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又被更高一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所包括。而相同级别的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是彼此独立和排斥的。各级中心地最终会形成一个具有等级关系的空间结构系统。
在这个体系中,高级中心地位于它的服务范围的中央,有6个低一级的中心地分布在服务范围的角上;低一级的中心地又有它比较小的服务范围,它的角上又有6个更低一级的中心地分布;以此类推,直到最低一级的中心地和服务范围。 在市场原则下,高一级的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一般相当于三个低一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等也影响中心地布局。
正六边形的各级城市的布局:
在此体系中,高级中心地位于它的服务范围的中央,有6个低一级的中心地分布在服务范围的角上,依次类推,直到最低一级的中心地和服务范围。各级之间构成了相互嵌套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1.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地理背景
位置:和江的入海处,沿海的中间位置,京沪、沪杭铁路相接
城市特点:最大城市、最大工业基地、商业中心和重要出口基地
优越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广阔的经济腹地、高素质的劳动力、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
城市规模的扩大:经济规模的扩大人口规模扩大用地规模扩大
(2)上海市面临的城市问题:道路狭窄、交通阻塞;居住拥挤;绿化面积小、环境质量差;用地紧张。用地趋于饱和,而上海市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国际性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因此,建设新区,成为上海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2.浦东新区的规划与开发
(1)浦东新区的开发条件和作用
浦东新区的开发,一方面解决上海市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城市问题,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另一方面,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浦东开发开放为上海发展提供了历史的机遇
浦东新区位于贯穿上海市区的黄浦江东侧,东临东海,北临长江。由于没有桥梁和隧道沟通,经济发展落后于上海市区
浦东地形平坦,河渠纵横,能够满足城市新区建设对大规模、低成本土地开发的需要,浦东与上海繁华的闹市邻近,只要解决越江交通问题,就能使新区与老城区连为一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浦东新区的城市规划
浦东新区分为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两部分;浦东新区采取轴向发展与综合组团结合作的布局形态,即沿黄浦江南北发展轴,在现状基础上,向纵深组团发展,形成多核心、开敞式模式
(3)浦东新区的发展
兴建了大批基础设施骨干工程,现代化城市新区的格局基本形成;工业是浦东新区的主要支柱,已成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喀什经济特区:
一、新疆喀什经济特区的概况喀什全称“喀什噶尔”,地处欧亚大陆中部、我国西北部、新疆西南部。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等8个国家接壤或邻近,有5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边境线长888公里。全区总面积16.2万平方公里,下辖1市11县。截至2009年底,全区总人口387.28万,有维吾尔族、汉族等31个民族,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2010年3月,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同月全国两会期间,新疆代表正式提交关于“设立新疆喀什经济特区”的提案,并建议国务院把进一步扩大新疆喀什向西开放纳入国家沿边开放的整体战略之中,以大开放促进喀什经济社会的大发展。2010年4月,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正式启动,19省决定千亿元资金帮助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在北京召开,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正式批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疆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给新疆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对实现喀什地区乃至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喀什经济特区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一)政策优势 1999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批准西部大开发战略。2006年12月,《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提出西部大开发的目标:到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把西部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的新西部。2010年3月,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确定19个省市承担对口支援新疆的任务。其中,山东、上海、广东、深圳四省市对口支援喀什地区。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正式批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
在西部大开发、对口支援新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等战略规划下,中央和各地政府已经或即将出台帮助喀什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2009年,中央批准《南疆三地州建设项目专项规划》,计划2009~2013年间对喀什地区等地投资500亿元,建成大中小型项目1.3万个。2010年,山东、上海、广东、深圳四省市计划投资3亿多元,对新疆喀什地区实施21个援建项目。未来五年,广东(含深圳)将安排资金96亿元对口援建喀什地区。喀什地区颁布《喀什市鼓励投资优惠办法》等。
(二)区位优势喀什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喀什地处亚欧大陆中心,与8国接壤或邻近,边境线长达888公里,现有红其拉甫、吐尔尕特、伊尔克什坦、卡拉苏、喀什国际航空港等5个一类口岸和1个二类口岸(新怡发)对外开放,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喀什与周边国家许多城市直线距离在1000公里左右,是中国通往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最便捷的国际大通道。喀什是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进入中亚的桥头堡和辐射中心,可以“东联西出、西进东销”,对促进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自然资源与生产要素优势
1.自然资源丰富。一是作物资源。食用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还有水稻、大麦、高梁、油菜、胡麻、葵花、花生、芝麻、小茴香等。药用作物有甘草、党参、麻黄、雪莲等数十种。瓜果作物有桃、杏、梨、苹果、巴旦木、葡萄、无花果、石榴、樱桃、阿月浑子、核桃、甜瓜、西瓜等。二是矿产资源。喀什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是矿产资源的富集区,目前已发现矿产67种、矿产地224处,其中大型矿床12处。石油、天然气、水泥石灰岩、熔剂灰岩、饰面大理石、花岗岩、磁铁矿、硫铁矿、玉石储量丰富。三是旅游资源。自然风景有“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加舒尔布鲁木山、布洛阿特峰、达瓦昆沙漠旅游风景区、金胡杨国家森林公园、喀拉库勒湖风景区等。民族风情方面有艾提尕尔民俗文化旅游区、西山民族风情园等。历史文化方面有艾提尕尔清真寺、莫尔佛塔、叶尔羌汗国王陵、玉素甫?哈吉?哈吉甫墓、香妃墓、唐王城、托库孜萨来遗址、喀什噶里石头城遗址等。
2.生产要素充足。一是土地。喀什土地总面积1394.79万公顷,约占新疆土地总面积的1/2。全区现有耕地57.5万公顷、园地3.3万公顷、牧草地161万公顷、可利用草场11.48万公顷、后备耕地资源58.81万公顷,年均开发约2万公顷,土地资源充足。二是劳动力。截至2009年底,全地区总人口387.28万人,全地区就业人员116.76万人,劳动力充足。三是资本。2008~2009年,喀什地区生产总值(GDP)分别为249.07亿、284.24亿,增长14.12%。资金基础扎实。
(四)产业基础优势
农业方面,粮食、小麦、棉花、林果业、畜牧业等是其传统特色产业。工业方面,己形成钢铁、煤炭、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电力、建材、造纸、塑料等一定规模门类。服务业方面,旅游业、物流业、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餐饮业、房地产业等发展迅速。2008~2009年,喀什地区第一产业产值分别为103.58亿元、115.32亿元,第二产业产值分别为42.92亿元、48.86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分别为102.57亿元、120.0'7亿元。第一产业增长11.33%,第二产业增长13.84%,第三产业增长17.06%。因此,喀什地区已具备较完整的产业部门和较快的发展速度,拥有一定产业基础。
三、推进喀什经济特区产业发展的相关策略
(一)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区域产业发展需要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喀什经济特区应在产业政策、用地政策、财税政策、技术开发政策、人才政策等方面进一步放开和完善,吸引投资、人才、技术等资源,为特区发展注入活力。具体措施有:一是确定产业发展的优先顺序,缩减审批程序,节省时间和成本;二是放宽土地审批,减免土地租金,延长土地使用年限;三是建立开发基金,为投资方提供资金配套、低息贷款;四是免除或降低相关方面税收,纳税额达到标准的返还部分缴纳税款;五是为引进或开发高新技术的项目及企业提供补助及相关优惠;六是改善人才待遇,对来支持特区发展的人才给予户籍、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便利等。
(二)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商贸物流业喀什与周边国家风俗习惯相似之处甚多,经贸往来历史悠久,同时也是我国东部及西部与中亚、西亚、南亚乃至欧洲交流的重要门户。因此,要完善并扩大现有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发达的交通运输业是其他产业的发展基础。一是推动完善铁路网与公路网建设,实现重要地区的直通;二是改造扩大原有机场,建设新机场,增加热点地区航班和航线,提高空港等级和营运能力,提高空中运输能力等。同时,利用区位优势和交通运输,发展商贸物流业。区位和交通是发展商贸物流业的关键,区位越近、交通越完善,商贸物流就越方便快捷、成本就越低。要加强与中国内地及周边国家的合作,赋予“东联西出,西进东销”更丰富的内涵,力争建设成出口加工基地和商品中转集散地、开拓国际市场的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据点。
(三)重点发展农业、采掘业、原材料业、旅游业、纺织业
1.发展农业。尤其要注重对诸如瓜果及棉花种植业、牛羊畜牧业等传统特色产业的发展,推动农业机械化、产业化、生态化。一是增加政府投入资金,支持农业机械生产企业,补贴和奖励农业机械购买者,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大幅度推动农业生产设备机械化。二是积极推进农业生产企业化,以专业化的规模经营为标准改造小规模经营,形成健全发达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同时,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建立品牌保护机制,促进品牌发展,增加品牌附加值。再就是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改善产品的工艺和质量,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三是支持生产绿色无污染、营养价值丰富的农产品,发展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生态农业。
2.发展采掘业。一方面改造传统矿产利用状况,提高石油、天然气、金属产品质量和增加新品种,采选冶采用新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非金属则着力发展环保建材,发展精深加工技术。另一方面,开发清洁能源矿产。
海西经济区:
2007年1月,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纲要中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洲,西连内陆,涵盖周边,具有自身特点、独特优势、辐射集聚、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两个先行区: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
四个基本:福建新一轮发展的总体布局,即:基本构想,就是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基本思路,就是“四个三”、“四个二”、“九大支撑体系”、“一项根本建设”;基本态势,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一线、两岸三地,纵深推进、连片发展,和谐平安、服务全局;基本格局,就是准确定位、主动融入,整合优势、合理布局,外延拓展、内涵深化,互动联动、统筹协调。
四个推进:福建新一轮发展的指导思想,即:推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四个关键:福建新一轮发展的工作要求,即:关键在“活”、关键在“和”、关键在“实”、关键在“人”。以“活”开拓发展之源,创新体制机制,鼓励创新创造,激发各种活力,激活各种要素,让所有活力竞相涌流;以“和”提升发展之势,增强发展合力,在合力推进中求和谐,围绕发展求和谐;以“实”打牢发展之基,注重实际、实干、实效,从实际出发,求实求效,促进发展取得实效,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以“人”构筑发展之本,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形成选人用人公正导向,树立推动工作的形象、对人民负责的形象和公正廉洁的形象。
四谋发展:是海西建设的实践主题,是在海西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经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成果,也是今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要求。四个重在:福建建设的实践要领,即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作、重在实效。四求先行:
——解放思想求先行。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8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历史。什么时候解放思想,什么时候就实事求是,什么时候就能创造辉煌。我们讲的解放思想,就是要围绕科学发展观来展开,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错误和教条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形形色色的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方法。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提出,是改革开放30年实践的成果、福建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的成果、全省上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果。建设两个先行区,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要求,仍然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仍然需要创新的激情、创新的气魄、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举措,仍然需要营造解放思想的氛围、激发解放思想的活力、凝聚解放思想的合力、推进解放思想的实践。
——以人为本求先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突出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的内在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在新时期执政理念的新发展、新跃升。以人为本求先行,就是始终要明确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着力点。以人为本与发展是第一要务、第一要义辩证统一,完整表述了发展的前提、发展的基础、发展的动力、发展的目的。我们讲发展为了人民,就要用发展的先行来带动成果的共享,以发展的先行来带动民心的凝聚;我们讲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在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方面,在依靠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方面,在调动人的积极性方面能够很好地体现以人为本,以民心的凝聚来推动发展的先行。
——好字当头求先行。好字当头、好字优先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和本质要求。好字当头求先行就是在推动发展中强化好的意识、好的观念、好的要求、好的标准。好的基础是发展,好字要在发展中来体现,质量、效应、层次要在发展中提升,结构调整要在发展中来进行;好的方法是统筹,要统筹发展、统筹兼顾、统筹协调,整体推进、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我们要更多地关心质量、效应、生态,更多地关心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更多地关心社会稳定、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问题,努力在实际工作中运作好、体现好。
——持续运作求先行。持续运作是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经验。持续,就是持之以恒、一如既往、一以贯之,这是先行的保障,是先行的基础;运作,体现贯彻落实,体现能力水平,更多的是研究怎么去做,怎么来落实。我们讲解放思想求先行、以人为本求先行、好字当头求先行,最后都要落实在持续运作上。持续运作是实践要领,也是领导方法;是工作要求,也是作风能力;是一种突破,也是一种目标。我们要围绕全局持续运作、准确站位持续运作、依法依规持续运作、注重实效持续运作,以持续运作的实效来保证先行。
四个意义: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福建发展的战略选择,具有四个重大意义:有利于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布局的完善;有利于加快东部发展中发挥福建后发优势;有利于形成服务中西部发展的东南沿海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有利于构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
五缘六求:福建用来定义闽台关系的特定词语。“五缘”指闽台之间历史上存在着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的亲密关系,它们都是割不断的;“六求”指闽台之间今后进一步拓展关系、推进交流合作的六个方面,即经贸、交通、旅游、农业、文化交流和载体建设。八项举措:实施项目带动、发展县域经济、加快产业集聚、壮大中心城市、提升民营经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和建设文化强省。
九大支撑:构建竞争力强的产业支撑体系、构建统筹协调的城乡支撑体系、构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构建优势独特的闽台交流合作支撑体系、构建互利共赢的开放支撑体系、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支撑体系、构建全面发展的社会事业支撑体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撑体系、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支撑体系。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区港联动:是指进一步整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和港口的区位优势,将保税区的特殊政策覆盖到港区,实现区域联动、功能联动、信息联动、营运联动,拓展和提升保税区和港口的功能,形成保税区与港口良性互动发展的局面。区港联动是发展自由贸易区的国际通行模式。2004年国家批准我省厦门的象屿保税区与东渡港区实行“区港联动”试点,2006年3月正式封关运作。
循环农业:是指按照循环经济学的原理,运用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农业资源、环境、经济有机融为一体、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全新农业经济和生产形式。循环农业有着一般循环经济的三个共同特征:一是减量化,尽量减少进入农业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节约水、土地资源和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二是再利用,提高服务农业的生产资料产品利用效率,减少一次性用品的污染;三是资源化,农业产品和废弃物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西三角经济圈
在由城市节点、城市群带动国家非均衡发展的区域战略指导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迅猛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的迅速崛起,我国经济的三大增长极已浮出水面,这三大城市群,就是三个巨大的增长极,集聚、辐射效应十分明显。但这三个增长极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梯度推进,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需要也必然会形成一个与之相应的增长极,那么,第四增长极在哪里?
2009年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提出“西三角经济圈”概念,标志着“西三角”从学者讨论的范畴正在变成政府行为,并有可能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西三角”的战略意义何在,其能否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相对于其他潜在竞争对手,“西三角”具有哪些优势和劣势,需要进行从理论到实证的分析。
一、方向确定格局:“西三角经济圈”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进入新世纪,随着发展重心从东部沿海逐步向中西部内陆地区推进,国家更加重视区域均衡,东(上海浦东)西(成渝)南(粤港澳)北(天津滨海)中(武汉和长株潭)兼顾的国家改革试点版图初步建立,博弈中的各方也展开合纵连横,经济要素跨行政区域关联,城市群内产业互补,极核作用不断强化,各方都期望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成渝地区作为我国西部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区,经过近年来的融合与发展,已经产生了“双核共振”的效果。但是,相对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已形成的增长极来说,仅靠成渝联手还难以形成带动整个西部地区发展的有效载体,成渝还需要寻找另外的经济伙伴,共同构筑西部地区稳固的战略支撑极点。从地理分布上看,第一个“西三角”实质是“中西三角”,因为湖北宜昌地区为中部,第二个“西三角”则为“西南三角”,第三个“西三角”则是贯穿南北、涵盖成渝经济带和关中经济区的“大西三角”。
从战略上来看,3个“三角”都有一定的战略指向,而“大西三角”的战略高度最高、格局最大:“西南三角”是成渝经济带的扩展,有利于整个西南地区经济的梯度推进;“中南三角”立足三峡库区发展,使长江中上游逐步联成一片;“大西三角”则将整个西部最具战略地位和经济实力的区域联在一起,以此推动整个西部地区的开发、发展。
从地理距离和受益地区看,“西南三角”直接受益地区是重庆和贵州,四川受益相对较小;“中南三角”直接受益地区涵盖重庆东北部和湖北西部的使长江中上游地区,四川受益相对较小;“大西三角”横跨西北和西南,直接受益地区包括川东、川北、陕南、渝东北等地区。由此可见,“大西三角”使各方都能够在其中收益,受益面较广,能够产生更强的经济激励。从经济增量上看,“西南三角”经济圈相比成渝经济带所产生的人口增幅最大,但所产生的资本累加效应(包括:一般预算收入、一般预算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等)和总量扩大效应(包括:GDP、人均GDP等)并不明显,相反,人均GDP反而下降10%,因而,“成渝+贵州”并不是第三“极点”的最佳选择;相比之下,“中西三角”经济圈所能带来的财富效应和总量效应则相对优于“西南三角”,人均GDP、财政收入、居民储蓄余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等项指标均高于“西南三角”;不过,无论“西南三角”经济圈还是“中西三角”经济圈,在经济总量的提升、财富效应的扩大、人才资源的聚集等方面,都远逊于渝川陕组成的纵跨整个西部“西三角”经济圈,成渝经济带与关中经济带加起来所形成的经济规模和财富效应足以与任何潜在的“第四极”竞争者抗衡。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虽然西三角经济圈在经济总量(GDP)、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方面略逊于大东北经济圈和大中南经济圈,但总体上三个“准第四极”在GDP、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城乡居民储蓄余额、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等指标上差距不大,可以说势均力敌,旗鼓相当,都有潜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
综上所述,重庆、成都、西安组成的“西三角”在战略上突破了秦岭屏障,由局限于西南向西南西北联手的视野拓展,使成渝经济带和关中经济带贯通,便于联合起来进行经济的整合和提升,为西部大开发打造出引擎和龙头,使整个西部地区有了战略上的最佳支撑。
二、实力决定地位:“西三角”成为经济“第四极”的实证比较
“经济圈”概念起源于1957年法国经济学家戈特曼(Cottman)提出的“大城市群”学说,他认为经济圈是指在具备特定条件地区出现的、沿着特定轴线发展的巨大的核心城市系统,其本质特征是高度密集性。“增长极”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他在著名论文《略论增长极概念》中写道:“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经济圈都能成为经济“增长极”,也不是经济规模越大就越有可能成为经济增长极。成为经济增长极的关键是看该区域中心地区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程度,即:核心区域的辐射力、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协调、具备凝聚和扩散效应的区域发展环境等各方面的条件。
(一)极点的辐射强度。极点即辐射源,是指在区域经济中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极点的经济辐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一种“溢出”效应,一方面是当极点的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一部分产业和技术就会向周边地区转移;另一方面极点的经济规模越大,其对周边地区的产品的吸纳消化能力也就越强。因此极点经济规模越大辐射强度也越强,带动周边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也越强。
通过对比,重庆-成都-西安形成的西三角经济“极点”,在12项评价指标中,“极点”经济总量排第一的有7项(人口数、客运量、货运量、一般预算收入、一般预算支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而在“占本经济圈比重”中,有10项排名第一,这充分表明重庆—成都—西安在整个西三角经济圈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相对于其他经济圈“极点”的比较优势。
(二)极点间的紧密程度。经济圈的范围大小和发展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极点”间的亲密程度,这包括:一是极点间的交通距离:极点间建立起发达的公路、铁路网,可以尽可能地缩小极点与周边地区的距离,减少辐射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提高辐射效率;二是极点间彼此的协作程度:极点间的向心力和彼此协作有力于增强整个经济圈的产业聚集和经济合作。从极点间的地理距离看,三个经济圈极点间的距离都在“8小时经济圈”以内;按照航空上的经济半径计算,三个经济圈极点间都在1小时半径内。可以说,三个经济圈都具备成为大的经济增长极的交通条件,相比之下,西三角相对薄弱,建立贯通南北的大动脉,使成渝到西安的铁路3小时通达是当务之急。
从极点间的向心力来看,三个经济圈内中心城市间的向心力差别很大:(1)东北经济圈:同室操戈。虽然均为老工业基地,彼此之间的经济联系远没有那么密切,仅辽宁就形成了两个经济中心,一是以沈阳为中心的中部城市群经济区,由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6个城市组成;二是以大连为龙头,丹东和营口为两翼的辽南沿海经济区。(2)西南经济圈:离心离德。除武汉外,另外2座城市的目光已经被其他经济圈所吸引,南昌向着长三角经济圈,而长沙向着珠三角经济圈,正如一位学者指出的那样,“比之1980年代的武汉经济协作圈,大圈的认同感已是大打折扣”,武汉成为中国的第四极,眼下我们还看不出任何曙光。(3)西三角经济圈:渐行渐近。成渝经济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产业的互补性强,但成渝与西安的经济联系与合作相对薄弱,加强成渝与西安的合作成为“西三角”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三)地区之间的产业联系。产业相似系数是衡量地区间产业联系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征了地区间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定量测度表明:大东北经济圈内,辽宁与吉林之间的产业结构具有密切的联系和一定的互补性,而辽宁与黑龙江、黑龙江与吉林之间产业联系并不密切,产业整合整体上任重而道远;大中南经济圈之间的产业联系过于密切,甚至产业结构高度趋同,使其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免会出现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现象,因而大西南经济圈的产业结构同样存在大规模整合的必要;相比之下,西三角经济圈的产业相似系数较为合理,西安、成都和重庆均是我国三线军工企业较集中地区,产业之间有着历史性地紧密联系,例如飞机制造业、机械制造等等产业实力雄厚,建成“西三角”经济圈的产业链即进行新的产业整合与分工已具备了基础条件。宝成、西康和襄渝铁路承接了作为西南两大中心——成都和重庆与西北经济重心西安间的经济联系,三大城市的融合,不仅聚集了西部经济最优质的资源和优势,而且,可以成为引领西部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不过,西三角三大“极点”的产业结构也存在一定的重合(表7)。当前在重庆、成都和西安的发展战略中,重庆是全国重要重工业基地和西南最大的商业中心,以汽车、摩托车,化工医药和冶金三大支柱产业,此外有电子信息、金融和商贸等重要产业,著名企业有重钢集团、特钢集团和西南铝厂等;成都是西南地区的金融、科技和商贸中心,以航空、机电、冶金、化学、轻纺为支柱产业,此外还有电子信息、石油化工、酒业、中药业等;西安是西北最大的中心城市,以能源、机械、电子、纺织、航空、航天、食品、烟草、医药和化工等为产业支柱。三地许多支柱或重要产业是重合的,这其实是不利于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如化工和电子被三地同时列为支柱产业或重要产业,为此三地应结合自身优势和发展潜力,制定互不相同的支柱产业以错位发展。
(四)圈层结构和经济纵深。以经济地理学的角度看,经济增长极需要有梯度渐次推进的圈层结构和广阔的战略纵深。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图2),大东北经济圈的第一圈层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西部,第二圈层为中俄边境、中朝边境等东北亚地区;大中南经济圈的第一圈层为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第二圈层为安徽、河南;西三角经济圈第一圈层为重庆、四川、陕西三省,第二圈层为整个西部12省,第三圈层有可能向南亚、东南亚、中亚地区适当延伸。相比之下,西三角经济圈的战略纵深最为广阔。综上所述,在三个“准第四极”中,“西三角经济圈”的总体优势和相对劣势并存。在“极点”的经济辐射强度、向心力、产业联系等方面,“西三角”相对于其它经济圈都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最具备成为经济增长极的条件。同时,“西三角”在区域经济总量方面、成渝与西安的交通和经济联系、区域内产业整合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整合创造未来:构建西三角经济圈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西三角经济圈”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必然要赋予它改革发展的新内涵,进行整合、统筹、协调与创新。
(一)整合:加强跨行政区整合力度,形成推动区域发展的合力整合,包括政策整合、基础设施整合、产业整合、资源整合和市场整合。整合是西三角能量聚合、优势互补、形成合理分工与协作的内在要求,是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和带动整个西部地区发展的源泉所在,也是区域合作和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一,建立跨省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平台,绘就区域一体化时间表。区域一体化的关键在于政府间政策上的整合与行动上的协同。实施“西三角”经济圈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个能够带动整个西部经济发展的区域动力新机制,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合力,使其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成为推动西部经济增长的催化剂,成为引领西部经济稳定、高速、持续发展的领头羊。从政府层面的整合功能来看,关键是要构建整个经济圈层面的合作、协调与整合平台,如:可以设立“西三角经济圈政府协调中心”,使其不仅具有论坛、沟通功能,还必须赋予其规划和执行功能。其成员可考虑包括经济圈内的省级、市级成员,地点可以设置在经济圈的首位中心城市重庆,在职能定位上具有都市经济圈公共权力协调机构的性质,对于涉及共同利益的一些地方重大决策具有协调、建议和否决权。在此基础上,逐步创新一般城市各级政府公共管理协调制度。一般城市各级政府在分立的行政区基础上,随着一体化的进程,及时地、相应地逐步创建起适应一体化进程要求的公共行政管理的内在机制,通过公共行政管理的制度创新,制定出适合都市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的共同政策和制度规范,最终实现经济圈组织体系内的超越行政区的协调和管理。
第二,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南北联动、相互衔接的一体化网络。“西三角”经济圈的崛起不同于东部沿海地区三大经济增长极,它是在一个相对低发展阶段和收入水平的起点上开始经济一体化的,它的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城市群的基础相对薄弱,区域内部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当务之急就是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突破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地理性障碍。同时,“西三角”经济圈要作为经济“增长极”必然要承担辐射带动的功能,即:以重庆、成都、西安三座城市为“极点”,以渝、川、陕三省份为腹地,而产生一个强大的辐射区,其首先辐射的是甘肃、贵州、湖北和湖南,其次辐射的是云南、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和西藏,要发挥这些作用,必须借助于交通建设。
为此,在对经济圈基础设施系统特别是交通运输系统、能源供应系统、市政设施系统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凝聚经济圈基础设施一体化目标,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建立相互衔接并服务于各方的管理体制。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来说,首先,建立3个“极点”之间的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城际铁路网络;其次,建立江海联动、横贯东西的立体化交通体系,将西安地处欧亚大陆桥节点的铁路优势与重庆居于长江上游的水运优势有效结合起来,形成通过重庆沿长江实现与长三角经济区互动,向东南方与“泛珠三角”互动,通过西安向东北延伸实现与环渤海经济圈互动的交通体系。再次,建设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第三座欧亚大陆桥,实现东西部的高效连接。
第三,进一步加强经济区内的产业整合,促进生产力布局合理化。各个城市间要根据各地区的区位特点和比较优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区内的协调,鼓励和引导要素流动,促进生产力布局的合理化,加快区域性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协同整合产业优势,培育若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及合理分工和梯度互补的产业体系,实现大跨度、宽范围的生产力重组和整合,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第四,着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经济圈的形成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都市经济圈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2个到3个的核心城市;二是要有一系列与核心城市相联系的次核心城市;三是中心城市与次核心城市之间存在密切的经济联系,特别是企业、产业和市场的密切联系。为此,要根据“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态势,结合成都、重庆和西安产业发展特点,一方面使其内部三大都市之间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加快辅助产业转化基础。另一方面三大都市与次级城市之间经济功能定位要相互补充,尤其是城市产业间产业链整体的有效配置,使生产、科研和销售在区域形成最佳的配置。如次级城市中重庆的万州、江津、长寿,四川的绵阳、德阳、南充,陕西的宝鸡、杨凌、汉中等各城市间形成向重庆、成都和西安核心城市研发创新服务的试验推广基地和生产服务基地,实现“西三角”经济圈的生产、研究开发和销售良性体系。
(二)创新:构建内生性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增长极创新,包括制度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产业创新、科技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创新是西三角培育活力、动力和衍生能力,进而提升区域和国际竞争力的前提。西三角地区“三线”企业比重较高,体制和行政壁垒较多,市场化程度偏低,尽管这一地区聚集着厚重的优质资源,但能量远没有充分释放,经济运行和某些社会经济活动还主要靠政府动员,要素配置及流动性较弱。要实现西三角经济的全面腾飞,必须构建内生性的区域创新体系。
第一,启动和释放民间和市场的动力和活力,促进地区制度变迁。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民营经济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西三角的崛起首先要启动民营经济的活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沿海经济圈相比,西三角的经济总量、增长幅度、涉足领域及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均存在较大的差距。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要发挥本区域的比较优势,探索一条民营企业、民间资本支持区域创新的新路子,充分利用西三角优质资源和产业组织优势,通过制度创新、市场创新和创新能力整合启动内生性的创新之路。
第二,创新区域内部的城乡统筹模式,推动区域全面协调发展。“西三角”经济圈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大城市带大农村”,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建设分布不均、贫困面大、城市化水平低、整体环境闭塞等方面的因素,使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日益增大。2007年6月,重庆、成都共同被命名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主要任务就是推进以“加快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城乡一体化步伐”为核心内容的“城乡管理制度改革”。“西三角”经济圈的建立,就是要以市场化为先导,大力发展工业化,从而推动城市化,多方面、多渠道分流过剩劳动力,使丧失了自己过去的生存空间的人们(退耕还林后的剩余农民、裁军后的军转干部、国企下岗职工、库区移民)重新找到出路。目前,重庆为解决此问题,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定位为“第一经济”,并推出了“一圈两翼”战略,要求“两翼”每年转移30~40万青壮年农民到“一圈”中去工作,未来5年将实施200万农村人口的转移,而留下来的少数农民通过农业产业化,有望和城里人一样享受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待遇,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这种将“小马拉大车”转化为“大马拉大车”的方式值得川陕借鉴。
第三,进行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转型与创新。经济圈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发展,更要有适合本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机制。长三角经济圈以高科技—知识密集型产业为特色,珠三角经济圈是以轻纺—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特色,环渤海经济圈则是以重化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特点。在经济增长的源泉上,长三角经济圈属投资拉动型,珠三角经济圈是出口拉动型,环渤海经济圈则属内需拉动型。在动力机制方面,长三角经济圈显示了民资主导型,珠三角经济圈以外资推动型为主导,环渤海经济圈则是国资主导型。“西三角”都市经济圈的产业选择应以机械制造为重点,以能源、资源产业为主导,以新材料产业为突破来构建“西三角”经济圈产业新型结构。在能源、资源产业中,重点是煤、气、电、油产业的系列深度开发和产业链的延长以及绿色生态产业的大力发展。在机械产业中,充分发挥“西三角”机械产业基础好,军工产业实力强优势,形成“西三角”经济圈机械产业集群。在新材料产业中重点发展钒钛、稀土等资源和新功能材料的开发利用,着力培育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而在增长源泉和动力机制方面,“西三角”经济圈应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基础,以投资拉动和内需拉动为主导,以出口拉动为突破口。在动力机制上则要将民资、外资和国资推动型相结合。
第四,进行科技和产业创新,打造西部地区“创新极”。西三角区域内云集了众多国家和部属高等院校和国家科研机构,是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力量最集中地区。若能将三大都市的科技力量联合起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和高效协作,其科技力量并不在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区域之下,从而为区域科技引领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同时,军工出身使西三角拥有深厚的制造传统和制造能力,产业创新应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发挥西安、重庆、成都科技资源雄厚的优势,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速创建复合创新集群,进行产业组织再造,培育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