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9年我国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材料二: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的地位

    材料三:1989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的地位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1956年我国所有制经济成分有何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照材料二,指出材料三中我国的所有制经济成分又有什么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建国后我国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专项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李倩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9年我国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材料二: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的地位材料三:1989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的地位请...” 主要考查您对

三大改造

建国初期工商业的调整(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好转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三大改造
  • 建国初期工商业的调整(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
  •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好转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是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农业合作化:

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

赎买政策:

赎买政策是指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通过和平方式并采取有偿办法实行国有化的政策。马克思、列宁、恩格斯都曾提出过在一定条件下对资本进行赎买的思想。中国共产党根据对我国政治经济条件和民族资本特点的分析,以及历史上同民族资产阶级有过统一战线的关系,确定了通过对私人资本主义赎买的方式,逐步把资本主义企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企业。在全行业公私合营后采取定息制度,即按合营时的资本家股份资产,由国家在一定年限内,每年付给资本家一般为资产总额百分之五的利息,同时对资方从业人员保留高薪。“赎买政策”的实行,不但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而且有利于逐步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
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方式:
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征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转变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对手工业的改造:
手工业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政策:“赎买”政策
2、策略:利用、限制和改造。
3、方式: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
4、意义:社会主义历史上第一次有效地实现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创造。


三大改造的实质:

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和不足: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的缺点。

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原因:

1、革命性质:三大改造之前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三大改造后,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任务。
2、经济基础:三大改造前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三大改造后,以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为主要形式的社会之一公有制成为我国唯一的经济基础。
3、生产关系:三大改造之前,生产资料私有制大量存在,我国存在着民族资本家剥削工人等多多种剥削关系;在三大改造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社会各阶级都成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总之,社会主义最典型的标志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通过三大改造,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在劳动分配制度上,基本实现了按劳分配原则;在阶级关系上,消灭了剥削阶级。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三大改造:




合理调整工商业:

1、原因:
新中国成立初期,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重要地位,能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恢复发展国民经济至关重要。
2、重点:
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
3、政策:
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以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 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农村: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开展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
城市: 民主改革: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生产改革:废除了不合理的生产管理制度和技术管理制度。
4、在恢复和发展生产中,两个杰出人物:
鞍钢工人孟泰,农业劳动模范耿长锁。



建国初期的时代特征:


国民经济严峻的原因:

1、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例如:据不完全统计,一百多年来,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殖民贸易、非法走私和控制关税等手段,从中国掠夺的资财有一千亿两白银以上,人均达二百多两。
2、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
例如: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仅在解放战争期间,他们从人民身上搜刮的财富就达二百亿美元以上。
3、长期战争的严重破坏。
例如:仅从1937年到1945年的八年抗日战争中,我国军民死伤就达三千五百多万人,财产损失达六千亿美元。

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

1、农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兴修水利,发展生产
2、工矿企业: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结果: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意义:为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国民经济恢复:



国有企业改革:

(1)背景: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2)重要性: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始终要依靠和发挥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
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最重要的是使国有企业形式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
(3)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4)目标: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5)结果:
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78):

1、原因:计划经济使企业失去活力
2、内容:

阶段 项目 改革前 改革措施
第一阶段政策性调整阶段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管理体制 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
所有制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分配制度 平均主义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
第二阶段制度创新阶段 产权制度 国有制 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3、意义: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城市企业是工业生产、建设和商品流通的主要的直接的承担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现在我国城市企业,包括工业、建筑业、交通业、商业和服务业的企业,有一百多万个,职工共达八千多万人。仅城市工业企业提供的税收和利润,就在全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这些情况表明,城市企业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否充分发挥,八千多万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否充分发挥,就是说城市企业是否具有强大的活力,对于我国经济的全局和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具有决定性意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应该是企业有充分活力的社会主义。而现有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端,恰恰集中表现在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所以,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9年我国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