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从解构走向重构。 20世纪是世界体系经历裂变和重组、向全球统一的世界市场过渡的时代,奠定了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结构。……以战争与革命为基本特征的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进程,也就是世界体系初级形态的解构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体系从解构走向重构的转折点,世界主导力量的转移和殖民体系的瓦解为世界体系的重新整合准备了条件。但是,二战后出现的东西方冷战格局延缓了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冷战后,世界市场的全球性得到了充分展示,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也得到了普遍认同。世界体系的发展所提供的结构性要素与科技革命所提供的技术性要素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的深刻根源。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前言》第5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问题:
    (1)列举20世纪上半叶的“战争与革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述20世纪以来“世界体系从解构走向重构”的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上海期末题历史材料题难度极难 来源:李晶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从解构走向重构。 20世纪是世界体系经历裂变和重组、向全球统一的世界市场过渡的时代,奠定了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结构。……以战争与革命为基本特征的20世纪上半叶...” 主要考查您对

十月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

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华盛顿会议

1929~1933年危机的爆发

希特勒上台和德国的扩军备战

日本法西斯势力的膨胀和对外扩张

第二次世界大战

雅尔塔体系

二战后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

美苏盟友关系的破裂

美苏争霸

冷战的结束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十月革命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 华盛顿会议
  • 1929~1933年危机的爆发
  • 希特勒上台和德国的扩军备战
  • 日本法西斯势力的膨胀和对外扩张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雅尔塔体系
  • 二战后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
  • 美苏盟友关系的破裂
  • 美苏争霸
  • 冷战的结束

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①客观条件:

a.俄国已进人了帝国主义阶段,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条件

b.俄国国内各种矛盾尖锐,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c.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大多卷入战争,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②主观条件:
俄国无产阶级的组织性和战斗性强,有比较成熟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的根本原因:

当时在俄国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既包括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也包括因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连连战败而激化了的各种社会矛盾。随着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不仅下层群众要求改变现状,就连俄国的资产阶级也想通过推翻沙皇制度,发展资本主义。这使得发生一场政治变革的条件日益成熟。俄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俄国旧有的生产关系已经完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沙皇制度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障碍。
尽管“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权,但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没有解决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原因在于“二月革命”后,掌握实际权力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原有的国内政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俄国革命的前进方向,就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进程(和平夺权──武装夺权):

(1)“四月提纲”:列宁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争取以和平方式夺权。
(2)七月事件:临时政府镇压了示威的工人和士兵,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3)武装起义: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也相继取得成功。
(4)国家诞生:1917年11月,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达标大会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选举产生了人民委员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1)十月革命走的是通过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全国政权革命道路。
(2)十月革命采用的是武装暴力夺取政权并取得胜利的形式。
(3)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4)十月革命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联、急剧发展的不同性质的阶段。


中俄两国革命道路:

1.同: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武装(暴力)夺取政权。异:俄国是城市暴动道路;中国是农村保卫城市道路。
2.俄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队伍力量相对强大;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家,农民阶级力量强大,而无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
3.认识:无产阶级革命是以暴力为基础。走什么道路须按国情决定,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能照搬外国经验。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意义:

(1)国内:
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劳动人民开始实现“当家做主”的美好愿望,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2)国际:
①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打开一个缺口,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②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③开创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俄国革命的道路:

通过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全国政权,是俄国十月革命道路。这是由当时俄国特有的国情决定的:
①革命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比较成熟,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革命的客观条件主要是指俄国国内的各种矛盾,而革命的主观条件则是指领导俄国十月革命的布尔什维克党有指导革命的正确方针,俄国的无产阶级力量比较集中以及它拥有革命的同盟军──贫苦农民;
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革命力量,致使革命不可能和平发展,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只能采取武装夺权的方式;
③彼得格勒的革命武装力量强于反革命的武装力量;
④在组织和发动起义方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抓住了起义的有利时机。
因此,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比较顺利地取得胜利,布尔什维克迅速掌握国家政权。而且这一行动很快辐射到莫斯科等其他中心城市,布尔什维克党人和革命力量很快掌握了各地政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简称一战,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而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原因:
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
1、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2、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3、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二、过程:
1、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战役。
2、第二阶段:1915~1916年,三次陆战和一次海战,即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大战的主动权开始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3、第二阶段:1917~1918年,美国参战,俄国革命,德国投降。
三、性质:
总体上是帝国主义战争,塞尔维亚为独立而战,具体有民族解放性质,但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由各交战国的参战目的决定的。而各帝国主义参战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四、影响:
1、导致世界格局变化:西欧相对衰落和美日崛起 
(1)西欧的相对衰落体现在:
①经济受重创:曾经领先世界的西欧,生产水平远低于战前,相对衰落,中心地位受挑战;         
②精神遭打击: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 
③英国更衰落:战前已丧失工业第一强国地位 
(2)美日的崛起体现在:
①美国:战后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转向纽约  ②日本: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由债务国变债权国 
2、战争引起革命与独立的浪潮: 
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①原因:列强的奴役与掠夺,激化民族矛盾;宗主国放松控制引起的本国新兴阶级力量的壮大;  
②影响:奠定了二战后摧毁殖民体系的基础; 
3、战争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① 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飞机进入实用阶段、汽车取代马车、缺乏原料国家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等等; 
② 一战促使政府机构改变职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职能加强; 
③ 一战改变的人们的思想观念:人民要求和平的反战运动高涨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社会主义理想和观念的影响。


凡尔赛体系含义:

是指帝国主义在宰割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安排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凡尔赛和约》签订以后,协约国又相继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再分割的体系。由于《凡尔赛和约》是其中的主要条约,因此由这些条约共同构成的体系被冠之以凡尔赛体系。


协约国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土耳其签订的和约与对德国签订的和约相似之处:

①都对这些战败国的军备进行了极其严格的控制;
②都要求它们支付大量的战争赔款;
③都将它们的领土不同程度地分割给周边邻国,结果使这些战败国的领土面积不同程度地缩小;
④对其中的一些国家,为了保证这些国家能顺利支付赔款,还对它们实行了财政监督(如对奥地利和土耳其)。


对其他战败国的和约:

1、《圣日耳曼和约》:
它使奥地利丧失了约75%的领土面积,还失去了出海口。协约国为保证奥地利能正常支付巨额赔款,对其财政进行监督,使奥地利丧失了国家的经济主权。这一切,最终使奥地利丧失了欧洲大国的地位,沦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国。关于不得与德国合并的规定,建议教师解释:奥匈帝国解体后,由于奥地利人口不占优势,感到势单力薄,曾希望借助于当时在欧洲流行的民族自决精神,实现与德国的合并,但由于协约国对德国军国主义的战争能力十分惧怕,担心同属日耳曼民族的奥地利与德国合并会形成一个大德意志国家,这会大大加强德意志的军事能力,所以,它们一致反对德奥合并。 关于《纳伊和约》:它使保加利亚丧失了部分领土,特别是丧失了颇为重要的爱琴海出海口。促使保加利亚对协约国极为不满,以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投向轴心国的怀抱。
2、《特里亚农和约》:
虽然匈牙利实现了建立单独民族国家的愿望,但是这个新独立的国家,却由于在一战中跟随奥地利参加了同盟国而被当作战败国处置,使它丧失了应该拥有的大片领土,成为巴尔干的一个小国,并埋下了它与邻国间的领土争端的种子,造成了匈牙利对协约国的极大不满,促使二战爆发后,匈牙利也加入了轴心国集团。 
3、《色佛尔条约》:
它不仅使土耳其丧失了全部属地,领土缩小了大约4/5,而且还丧失了对土耳其海峡的实际控制权。特别是对土耳其的财政监督和在土耳其恢复领事裁判权,把土耳其置于类似殖民地的地位,使土耳其资产阶级和全体人民难以接受。废除《色佛尔条约》成为土耳其当时由凯末尔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


 


华盛顿会议含义:

是指1921年11月11日至1922年2月6日,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葡萄牙、中国九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国际会议,华盛顿会议的主要成果包括三个重要条约:四国公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九国公约。这三个公约统称“华盛顿条约”。华盛顿会议解决了一些巴黎和会未能解决的问题,调整了日、美、英等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一次大战后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的新体系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华盛顿会议:

1、背景:  
①巴黎和会美国攫取世界霸权计划失败。 
②帝国主义国家战后在亚太地区矛盾尖锐。 
③为争夺霸权,美、英、日在该地区进行军事竞赛。 
④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人民反帝斗争进入新的时期。 
⑤战后各国都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希望通过外交途径来缓和矛盾。 
2、发起国:美国 
3、目的:为了缓和它们之间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平息中国反帝怒潮。 
4、时间:1921年11月—1922年2月。 
5、参加国:美、英、日、中、法、意、比、荷、葡九个国家。 
6、操纵国:美、英、日。 
7、主要议题:英日同盟问题、海军军备竞赛问题、中国问题。
8、 内容:《四国》;《五国》;《山东》;《九国公约》 
9、影响:
(1)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补充和继续,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华盛顿体系。 
(2)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它的海军力量同英国的海军力量并驾齐驱,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又达到抑制日本势力膨胀的目的。 
(3)日本,英等国受到抑制。 
(4)中国是最大的受害国。 
(5)最终形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即凡—华体系。


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取得的成果:

由于美国主导了这次会议,所以美国收获颇多。
在《四国条约》方面,美国成功地拆散了英日同盟,扫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扩张的重大障碍。
在《五国条约》方面,美国一方面取得了与英国海军平起平坐的地位,另一方面又制约了自己的最危险的竞争对手日本海军,可谓是一箭双雕。
在中国问题方面,成功地打击了日本在中国的侵略利益,而使自己多年追求的“门户开放”政策得以实现,从这一政策中,使它可以利用自己的强大经济优势,争得更多的利益。所以可以说华盛顿会议是美国外交在亚太地区的全面胜利。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
具体原因:资本主义固有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2、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市股价暴跌
3、经济危机的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影响大
4、经济危机的影响:
(1)在经济危机中,普通民众遭受到深重的苦难,渴望改变现状,法西斯势力乘机活跃起来;
(2)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危机,围绕世界市场展开激烈的斗争,大大激化了相互之间的矛盾;
(3)德国和日本的统治阶级转而支持法西斯,企图用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方法摆脱危机。



希特勒上台和德国的扩军备战:

1、建立原因:
(1)历史原因:
①缺乏民主传统;
②《凡尔赛和约》对德制裁激发了德意志民族复仇情绪;
(2)现实原因:
①经济危机的打击;
②垄断资本家的选择;
③纳粹党的兴风作浪 
2、重大事件:
(1)1932年,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成为德国第一大党。 
(2)1933年1月,德国总统兴登堡正式任命希特勒为政府总理 
(3)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4)1936年,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3、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标志:
1933.1.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兴登堡任命仪式)  
4、影响: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纳粹党上台的原因:

从历史上看,德国是一个封建残余浓厚、军国主义盛行的国家。1918年十一月革命推翻了霍亨索伦王朝,之后建立了魏玛共和国,但封建残余意识、军国主义传统并没有被肃清,一有机会就顽强地表现出来。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德国实行了严厉的惩罚,激化了德国国内的狭隘民族沙文主义意识和复仇主义情绪。
30年代大危机沉重地打击了德国,使完全丧失殖民地、金融力量薄弱而又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德国濒于总崩溃的边缘,中下层民众和统治阶级对魏玛政府的无能日益不满,魏玛共和国丧失了其存在的基础。
纳粹党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在蛊惑人心的欺诈宣传下,到上台前已经是一个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政党,得到中下层群众的支持,到1932年已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在议会选举中,是惟一能够战胜共产党和社会党、维护资本主义秩序的有组织的力量。所以,垄断资产阶级、容克地主和国防军均认可纳粹党,从各方面支持纳粹党当权。与此同时,各资产阶级政党对群众的影响已严重削弱,缺乏有能力、有远见、能够吸引群众的政治领导人。
工人运动的分裂大大削弱了阻止纳粹党上台的力量。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互相仇视,由来已久。而且,双方均低估了纳粹党上台的可能性,认为在具有悠久的工人运动传统的德国,法西斯主义不会取得胜利。他们对德国工会分裂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社会民主党工会、保守党工会、共产党工会、基督教工会,没能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因而也就未能阻止纳粹分子攫取政权。 这样,在1932年的政府危机中,骗取了中下层民众支持的纳粹党,被统治阶级推上了权力中心,得以上台执政。



比较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

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是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的道路取得政权而建立起来的。而日本从来没有形成一个像德国那样全国性的法西斯党,只有一些民间法西斯小团体,所以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主要是军部取代政党内阁的过程,建立了以军部为主体的法西斯政体,具有军国主义色彩。
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是在激烈的阶级斗争中进行的,是通过取缔共产党、社会民主党等一切政党而建立起来的法西斯一党专政。而日本法西斯政权主要是在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中形成的,是在军部与政党内阁以及军部内部的斗争中实现的。
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其首先针对的目标是国内的革命力量。法西斯政权建立起来以后,才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而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主要是为了适应对外扩张的需求而建立的,日本是首先发动侵略战争,并在战争不断扩大的基础上,自上而下地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日本法西斯势力的膨胀和对外扩张: 

1、建立原因:
 ⑴历史原因:
①缺乏民主传统;  
②华盛顿体系压制 
⑵现实原因:
①经济危机的打击;
②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 
2、重大事件:
(1)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2)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3、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标志:广田弘毅组阁。
影响——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4、统治政策; 
(1)对内:政治:禁止罢工,限制人民自由军事:加紧扩军备战; 
(2)对外: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军部确定“南进”的目标;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3)“北进派”:陆军以对抗远东苏军为目标,主张同德国夹击苏联; 
(4)“南进派”:海军以对抗美国,确保太平洋的制海权为目标。 
(5)基本国策:“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之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 
1937年,近卫文麿上台组阁,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二次世界大战含义:

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的全球性战争。战争最高潮时全球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有19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组成的轴心国集团。战火遍及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1945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概况:

1、原因:
①根源:由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的。
②经济危机是加速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隐含的矛盾的激化是二战爆发的诱因。
④法西斯侵略扩张势力,是二战的罪魁祸首。
⑤绥靖主义政府的影响:绥靖主义者充当了二战的帮凶。
⑥苏联客观上的绥靖主义作用。
⑦30年代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没有能够阻止世界局势朝着新的世界大战的方向发展。
2、战争:
(1)局部:
①对日本制造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国际联盟没有采取真正的制裁措施。
②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英法控制的国联不把石油等战略物资列入对意大利的禁运范围;英国掌控下的苏伊士运河照旧供意军使用;美国推行“中立政策”,禁止美国船只向交战双方运送武器。
③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英法采取所谓的不干涉政策;拒绝援助西班牙人民的政策;美国执行《中立法》,利利于叛军。
④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⑤二战爆发后:英法没有对德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史称“奇怪战争”。
(2)全面:
①爆发: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二战爆发。
②扩大: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1941年12月,日军突袭珍珠港。
③转折:中途岛海战、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
④胜利:1943~1945年,意、德、日先后投降。
3、影响:
①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②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③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④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⑤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4、启示:
①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高于一切。
②对邪恶势力不能姑息养奸。
③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④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应该和平共处、进行合作。
⑤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任何形式的侵略扩张昌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要求。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原因:
①法西斯的侵略战争不仅威胁到被法西斯侵略的国家的安全,而且也威胁到英、美资本主义大国的利益,法西斯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敌人。
②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将苏、美两个大国卷入反法西斯战争,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2、过程:
大战爆发后,随着法西斯势力的不断放大。美国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改变以往的“中立”态度,加强对英国等国的援助。
1941年秋,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联合宣言——《大西洋宪章》,提出尊重各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
同时,美、英加强了对苏联的援助。
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齐集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3、主要活动:
①为打败法西斯侵略者,美、英、苏、中四大国经常进行双边或多边的高级会谈,在政治上互相协作。
②为了发挥同盟国家的经济优势,保证战争的顺利进行,四大盟国在经济上互相支持。
③以中国为中心的亚太战场,以苏联为中心的苏德战场和美苏盟军支持的北非战场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共同打击法西斯势力。
4、意义:
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过程。


雅尔塔体系:

因美苏双方联盟基础消失,两者成为战后实力彼此能够抗衡的强国,从而在战后初期逐渐形成以美苏为主导的新的国际关系体系──雅尔塔体系。



对比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各自的特点。

1、相同点: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的。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体现了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破坏。
2、各自的特点是: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
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
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
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之上,必然随德国的崛起而破产;
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对侵略战争的制裁无具体措施,故不能制止战争。
(2)雅尔塔体系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是资本主义大国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反映了欧洲地位的下降;
是两个战胜国的妥协、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专门建立了旨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且对制止战争有非常具体有效的措施,避免了世界大战的再度发生。


雅尔塔体系:

1、含义: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通过对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重新进行划分而建立的以美苏两强为首的新国际关系体系的习惯性称谓。 
2、形成历史背景:
这个新的国际关系体系是在二战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召开的雅尔塔等多个会议上通过的一系列协议逐步形成的。
3、形成过程:
从1943年11月的开罗会议及德黑兰会议到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和7月的波茨坦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关于战后惩办法西斯、重划欧洲边界、对战败国实行分区占领、建立国际性组织等内容的协议。这些协议突出反映了美苏为首的两大国在未来世界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雅尔塔会议上还通过秘密协定等方式划分了美苏控制下的势力范围,为战后形成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奠定了基础。
4、内容: 
①惩治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 
②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 
③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所占领地区的疆界。 
④建立联合国。
5、评价:
积极:雅尔塔体系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对世界各国的和平运动和政治民主化进程起了推动作用,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消极:但是,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之上的,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因此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改变了传统国际关系格局。


关于雅尔塔体系:

在近现代史上,每次大的国际战争之后,战胜国都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实力对比召开国际会议,缔结国际协议,重新划分边界和势力范围,安排战后世界秩序,建立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如维也纳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盟国在胜利在望时即意大利投降后就把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举行了一系列国际会议,达成了许多协议;其中最重要的是雅尔塔会议及在这次会议上通过的公报、协定和密约。雅尔塔体系的具体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点:
(1)如何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如何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
(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日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占领地区的归属和边界;
(3)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
(4)对德、日的殖民地以及国际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标志着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和维持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主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现代国际关系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
雅尔塔体系倡导和平民主的原则,把苏联和美英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这是一个进步。但是,它也有局限性。因为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战时实力均势基础上的,是苏联与美英相互妥协的结果,打上强权政治的烙印,如对蒙古独立和中国东北问题的处理都是背着中国政府进行的。雅尔塔体系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由于美苏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方针都有很大差异,双方的国家利益又有矛盾冲突,最终促使世界分裂,导致两大阵营的形成。



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霸主:

1、表现:
(1)经济:经济实力急剧膨胀(工农业、黄金储备);
(2)政治:资民主国家典范、反法西斯大国,拥有巨大影响力;
(3)军事:军队庞大、装备先进、核武垄断、广泛驻军。
2、原因:
(1)美国自身:基础雄厚;本土未受破坏;战争刺激经济增长“民主国家兵工厂” 
(2)世界:法西斯强国被打倒、西欧普遍衰落。

西欧的衰落:

战争使法国经济损失1.4万亿法郎,相当于战前三年的全部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指数只剩1938年的20%,法郎价值是战前的1/6。人民生活非常困苦,每人每天只配给200克面包,还要掺入20%—30%的玉米面。全国有60万失业大军在忍饥挨饿。
战争给英国带来的是“胜利与悲剧”。大量的军事开支和战争破坏使之失去了以往的富有和在世界经济中的显赫地位。战后,英国国债高达237.4亿英镑。国民财富减少了1/4,外贸削减2/3,工业生产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日益降低。



盟友关系的破裂: 

1、原因: 
①意识形态的对立、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对立  
②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2、表现:  
①美国制定“遏制战略”; 
②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冷战的序幕(宣言书)1946年3月;



美苏争霸:

1、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至60年代初
①特点:表面上的短暂“和解”,实际上是争夺世界霸权最为剑拔弩张的时期。 
②重大事件:
A、和解:戴维营会谈。
B、争夺:第二次柏林危机和柏林墙的修建;激烈的核军备竞赛;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③结局:重点在欧洲;美国处攻势;战争未发生。 
2、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 
①特点:双方以“缓和”为主,也有对抗。 
②重大事件:
A、“缓和”:1972年的尼克松访苏(缓和的高潮)和1975年欧安会的召开。
B、对抗: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提出“卡特主义”和“星球大战计划”,美苏关系紧张。 
③结局:长期缓和;苏联处攻势;美苏关系重陷低谷。 
3、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 
①特点:美苏的第二次“缓和”时期;苏联开始转攻为守。 
②重大事件: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理论;1987年12月戈尔巴乔夫与里根签署“中导条约”。 
③结局:1989年的东欧剧变;1991年12月苏联的正式解体;“冷战”格局结束。



冷战结束——苏联解体:

1、背景:
美国布什政府对苏政策:强调“谨慎、考验、渐变”;支持苏联的国内改革;提供经济援助左右苏联改革。
苏联:经济政治改革,经济下滑、社会动荡。
2、经过:
1991.12.8,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签署明斯克协定,宣布成立“独立体”。(初步解体)
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独联体扩大到苏联绝大部分加盟共和国。苏联作为国际法一个主体停止存在。苏联完全解体。 
3、东欧剧变原因: 
(1)内因:历史原因:袭用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经济政治原因:改革成效不大——经济政治危机 
(2)外因:苏联因素: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影响 西方因素;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 
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战略,其目标是使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私有化、政治多元化、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西方化,最终使社会主义国家演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以美国为领导的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 
4、苏联剧变和最终解体的原因: 
(1)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 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3)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两极格局结束的原因: 

1、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2、美苏关系的重大转折(主要因素) ;
3、日本和西欧的崛起; 
4、社会主义阵营解体; 
5、第三世界的兴起和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发现相似题
与“从解构走向重构。 20世纪是世界体系经历裂变和重组、向全球统...”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