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在平等和互利的基础上,与各外国的政府和人民恢复并发展通商贸易关系。
    ——摘自《共同纲领》

    材料二:艾奇逊在预测中国时局发展时说:“如果森林里有一颗大树倒下来,飞扬的尘埃降落以前,人们是无法看清它损害程度的。
    ——1949年2月艾奇逊向美国国会议员解释对华政策的发言

    材料三:“即使没有苏联的威胁,我们也有必要在世界上两个最强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之间架起新的友谊桥梁。原因之一是,这种友好关系将会给双方带来明显的经济和文化利益。原因之二在于原子时代这一严峻的现实。……但无论我们还是中国,都再也承受不起为意识形态所付出的昂贵代价了。
    ——尼克松

    材料四:下图,2009年4月1日,是中美关系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在英国伦敦第一次握手,第一次面晤。

    材料五: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美关系的典型的大国关系,总体定位非常重要。双方虽然在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认识到不同后再去看彼此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这就体现了“积极”。
    ——新华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所述的“等尘埃落定”的比喻和联系解放初期的史实,指出美国政府对新中国推行怎样的对华政策?
                                                                                                                                                             
                                                                                                                                                             
    (3)根据材料三概括尼克松认为改善中美关系的理由有那几点?(请不要照搬原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4)你知道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吗?
                                                                                                                                                               
    (5)材料五与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什么倡议精神是一致的?
                                                                                                                                                               
    (6)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美关系今非昔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知道当前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吗?
                                                                                                                                                               
                                                                                                                                                               
    本题信息:2010年广东省期末题历史材料题难度极难 来源:马春荣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 主要考查您对

“另起炉灶”与“一边倒”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

中美关系正常化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另起炉灶”与“一边倒”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万隆会议
  •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一边倒”:
所谓“一边倒”,是指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其实质就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它完全是一条政治路线。它既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

“另起炉灶”:
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的外交方针之一,“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另起炉灶”的主张,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有助于促使欧洲各个资本主义国家清醒认识中国,改变自己的立场。 “另起炉灶”方针的提出,经过谈判再看能否建交的做法,打破了长期因循相传的所谓国际惯例,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独立自主精神和新风格,使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建立在更稳定的基础上 。


新中国为什么要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1)1948年6月,铁托事件的发生对中国共产党产生重要的影响,斯大林掀起的反铁托时间对毛泽东和中共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所以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明确提出了“一边倒”的政策。
(2)当时美苏正处于冷战时期,中共要在美苏之间保持中立,并同美国和解,是有巨大风险的,可能会引起斯大林的强烈不满,导致严重后果产生。
(3)美国对华外交的失误和苏联态度的逐渐明朗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政府提出,并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的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半个世纪以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
(1)新中国建国的第一年我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的外交政策。
2、提出:
(1)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印度、缅甸时与两国总理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万隆会议:
1954年12月底,印度尼西亚政府首先提议,并获得缅甸、锡兰、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大力支持,决定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召开一次亚非国家的国际会议(万隆会议)来讨论世界局势,并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协调立场,以制订一个团结反帝反殖的共同纲领。亚非会议也是亚非两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万隆会议的性质:
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1、时间:
1955年 
2、地点:
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3、内容:
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问题。 
4、“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周恩来的外交贡献: 
1、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同周边国家的联系;
2、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了中国同亚洲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使中国赢得与会国的理解和尊重。  
3、出席日内瓦会议,促成越南问题的和平解决。
万隆会议:

尼克松访华:
文革后期,中共开始考虑缓和与西方的关系,中美之间展开秘密谈判。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的欢迎。2月28日,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宣布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来中国访问于2月28日中美双方签订的友好声明,内容是:1.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的;2.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3.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4.任何一方不同对方达成针对其他国家的协议和谅解。台湾问题:中国重申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必须从台湾撤走,中国反对“两个中国”。美国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为以后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中美关系:
1、建国后----60年代:敌对。

原因:
(1)企图变中国为自己的殖民地野心不死,在中国扶植的代理人蒋介石被打倒,亲自干涉中国内政。
(2)杜鲁门主义和冷战的影响,敌视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企图将社会主义政权扼杀在摇篮内。
表现:
(1)1950年发动朝鲜战争,意图与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并且派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公然干涉我国内政。
(2)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代表地位,并且实施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的阴谋。
(3)发动了侵略越南的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

2、70年代:逐步缓和

原因:
(1)美国方面:美国孤立中国的计划失败,美苏争霸在70年代美国处于守势,并且中苏关系破裂,美国开始考虑改善通中国的关系。
(2)中国方面:苏联陈兵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威胁,美国在亚洲地区属于战略收缩和保守的倾向,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国际地位,对付苏联的威胁,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用作用。
过程:
(1)1971年,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2)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结束了20多年代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的一部分。
尼克松访华: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