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生物

首页
  • 单选题
    在探究活动中,有时为了避免偶然因素影响实验结果,需要进行重复实验,然后取平均值.下列探究活动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A.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B.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D.测定反应速度

    本题信息:2012年威海生物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在探究活动中,有时为了避免偶然因素影响实验结果,需要进行重复实验,然后取平均值.下列探究活动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B.探究...” 主要考查您对

探究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演示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探究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 演示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 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实验目的:
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
探究实验:
用具:

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盆栽天竺葵。

步骤: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3)几个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的变化。

结论:
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实际是淀粉遇碘液变蓝,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
实验目的:
为了让学生知道:植物在光照下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演示实验:
1、实验步骤:

2、注意事项:
(1)选用的玻璃杯应该是大型号的,漏斗的柄要短一些,注入的清水必须高出漏斗柄。
(2)试管应该选用较细的,试管一定要装满水,用手指堵住管口,倒插入水中,然后套在漏斗柄上。试管插好以后,如果发现试管底部留有空气,要重新做。这样,收集到的氧气才不致混有其他气体。
(3)所用的水生植物应该是生活旺盛的、带着顶芽的嫩枝,株数不要太多,以免拥挤,妨碍接受阳光。
(4)为了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可以在玻璃杯内加入少量碳酸氢钠(每100mL水放入0.1g碳酸氢钠),用玻璃棒搅一搅,以增加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5)玻璃杯内不要用太冷的水,要用温水。这样,光合作用进行得比较快,放出的氧气比较多。不能用煮沸过的凉开水,这是因为煮沸过的水中缺少二氧化碳,光合作用不能进行,也就不会有氧气产生。

3、实验现象和结论:
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竹签),遇到金鱼藻在光下释放出气体,立刻猛烈地燃烧起来,这就是说,金鱼藻在光下能够产生氧气,可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有机物外,还有氧气。

实验目的:
1、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结论。
2、通过实验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3、用实验来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知识的兴趣。并在以后的学习中使用已经学到的探究方法。
探究实验:
问题: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有关?

步骤:
(1)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3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的切碎,拌匀,C块不做任何处理。
(2)用凉开水将口漱净,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约1分后,用干净的镊子取出棉絮,将棉絮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
(3)取3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1.2.3号,然后做如下处理:

将这3支试管一起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
(4)5-10分后,取出这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然后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结论: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关系。
发现相似题
与“在探究活动中,有时为了避免偶然因素影响实验结果,需要进行...”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