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题 “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艰辛探索,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民国初期,陈嘉庚说:“今日国势危如累...” 主要考查您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
第一个五年计划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中共八大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八字方针的提出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
从1840年到1949年统称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中1840年到1919年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此间所有的革命不是小资产阶级领导就是资产阶级领导。1919年到1949年此间的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可见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的最根本标志是领导权掌握在谁的手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说它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旧民主革命的异同:
1、同:
(1)社会性质相同: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革命任务相同:都以反帝反封建作为革命的任务;
(3)革命性质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斗争对象相同:都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2、异:
(1)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基本上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2)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3)群众基础不同:资产阶级没有充分发动群众;无产阶级广泛发动群众;
(4)革命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走资本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为目标,走社会主义道路;
(5)结果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革命没有成功;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社会主义革命作了必要的准备;
(6)所属时代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以后,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新“的表现:
1、领导阶级:中国无产阶级这是以前革命中所没有的;
2、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与以前指导中国革命的资产阶级思想理论相比,是全新的,是最革命的,是最科学的;
3、历史时代: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社会上义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部分;
4、群众基础: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参加五四运动的有学生、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为革命力量的团结做了一次成功的准备和预演;
5、革命前途:此前的资产阶级民主节命是要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社会,由于领导力量的局限性,革命失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要把中国引向社会主义社会,革命在经过艰难曲折后走向胜利
五四运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从领导阶级看: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主力军,显示了巨大的力量,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将承担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责任。
(2)从群众基础看:五四运动启发广大人民觉悟,准备了革命力量的联合,因此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3)从革命指导思想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使更多的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社会主义者,并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准备了条件。
(4)从革命的前途看:工人阶级不仅为了砸碎一个和旧世界,而且是为了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政权的新社会。
(5)从革命范畴看: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这样,五四运动后,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以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基础的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三大战役简况:
战役 | 部队和指挥 | 时间 | 歼敌和改编 | 解放地区 | 俘虏或毙敌指挥 |
辽沈 | 东北解放军林彪罗荣桓 | 1948年9月--11月 | 47万多 | 东北全境 | 范汉杰廖耀湘 |
淮海 | 中原、华东解放军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 |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 55万多 | 长江以北中下游地区 | 杜聿明黄百韬黄维等 |
平津 | 东北、华北解放军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 52万多 | 华北全境 | 陈长捷等 |
党中央关于战略决战的正确决策:
1、战略决战前的形势:
第一,敌我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新变化。
第二,从敌我双方的政治经济形势看,也是日益有利于人民而不利于国民党反动派。
2、正确选择决战的初战方向:
敌对于东北是撤是守,正举棋不定;东北对我有利;东北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
战略决战的胜利:
决战序幕:济南战役
(1)辽沈战役歼敌47万,我军已有300万,敌290万,我军第一次从质量数量上均超过敌人
(2)淮海战役歼敌55万
(3)平津战役
战略决战胜利原因:
一、主观原因:
1、中央毛泽东英明决策
2、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3、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
4、国统区中共地下党和民主运动的有力配合
二、客观原因:
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丧失民心
首战东北战场的有利条件:
中共中央决定将战略决战的方向首先指向东北战场,对解放军最有利。
第一,在兵力对比上解放军占优势。我军的正规军70万,地方军30万,合计百万人,是全国五大战场上兵力超过蒋军的唯一战场。
第二,东北敌军孤立分散,所占地区十分狭小,补给非常困难。而且敌军战略意图或撤或守,还举棋不定。
第三,解放军后方巩固,支援战争的物质力量雄厚。
由于这些条件,首战东北卫立煌集团,就可以将初战的胜利放在稳妥可靠的基础上。
人民解放军歼灭了东北敌军,还可以挥师入关,有利于华北、华东战场的作战;
还能以东北的工业支援全国战争,使人民解放军获得战略总后方。假如首战华北战场,就会受到敌华北、东北两大集团的夹击而陷入被动;
首先指向华东战场,则又会使东北敌军迅速撤退,实现其战略收缩企图。因此,首先打好东北战场的决战,就成了全国战局发展的关键。
辽沈战役: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解放军主力突然奔袭北宁线,连克昌黎、滦县、北戴河、绥中、义县,包围于锦州、锦西、山海关。战役的关键在于攻克锦州。为此,东北解放军在塔山、高桥地区阻击敌人的东进援军,从10月10日至15日,我塔山阵地前打得敌兵尸横遍地,使敌11个师的兵力不能前进一步。从沈阳西进援锦州的国民党廖耀湘兵团,被解放军钳制在彰武、新立屯一带。10月14日,东北解放军对锦州发起总攻,经31个小时激战,全歼守敌十万余人,俘敌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部主任范汉杰。锦州的解放,关上了东北的大门。在解放军的威慑与争取下,长春守敌曾泽生率部起义,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郑洞国投降。19日,长春解放。对于西进援锦的廖耀湘兵团,解放军一部在黑山、大虎山一带进行阻击。主力从20日夜起由锦州地区秘密迅速向东北方向回师。26日,将行进中的廖耀湘兵团包围在黑山、大虎山及其以东地区。经两天一夜的激战,至28日晨,全歼该敌十万余人,俘获兵团司令廖耀湘。我军乘胜前进,于11月2日解放沈阳、营口,歼敌十四万九千余人。至此,辽沈战役结束。辽沈战役历时52天,共歼敌四十七万二千人,包括号称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的两大主力新一军和新六军,完全解放了东北。这一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军队人数下降为290万,我军增加到300万人。从此,我军在人数上取得了优势。
淮海战役:
中央军委指示华东解放军和中原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至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内,发动淮海战役。为统筹领导,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刘、陈、邓为常委,邓小平为书记,委以“临机处置一切”的权力。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开始。第一阶段的重心是歼灭黄百韬兵团,打掉徐州东翼的劲旅。华东解放军分三路南下,向黄百韬兵团发起总攻。黄沿陇海线由东向西收缩,企图靠拢徐州。解放军的一路越过陇海线,南下宿迁、睢宁,迂回黄的南侧。8日,敌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中共地下党员何基沣和张克侠率三个半师二万三千余人在贾汪、台儿庄起义,解放军当即穿过该部防地,直插徐州东侧,切断了黄百韬的退路。11日,将黄百韬兵团包围于徐州以东的碾庄地区。22日,将该敌全部歼灭,黄本人被击毙。此间,中原解放军攻克战略枢纽宿县,截断了徐州、蚌埠间的联系,完成了对徐州的战略包围。11月23日至12月15日为战役的第二阶段。黄百韬被围困于碾庄时,蒋介石命令黄维兵团从河南南部平汉线出发,向徐州、宿县前进。11月25日,中原解放军在宿县西南双堆集地区完成了对黄维兵团的合围。12月1日,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弃守徐州,率三个兵团共27万人马向西南逃跑。华东解放军猛追三天,将该敌全部合围在河南的陈官庄地区。敌十六兵团企图突围,被全歼。12月6日,中原解放军向黄维兵团发起总攻,至15日,将该敌十余万人全部歼灭,包括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第十八军,兵团司令黄维被生俘。为配合平津战役,以免傅作义部撤逃江南,中央决定对杜聿明残部在两周内不作最后歼灭,解放军进行战场休整。到1949年初,平津诸敌已无逃跑可能,淮海战役进入最后阶段。1月6日,解放军向杜聿明部发起总攻,10日,全歼残敌,活捉杜聿明。至此,历时65天、规模巨大的淮海战役全部结束。是役共歼敌五十五万五千余人,包括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的两大主力第五军、第十八军,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29日,华北解放军一部(杨成武、李井泉的第二十兵团)包围了张家口的敌人,平津战役开始。12月8日,新保安之敌又被我军包围。这样,华北敌人的西窜之路被断绝。由山海关、喜峰口、冷口三路入关的东北解放军,动作神速,出敌意外,于12月12日至21日完成了对北平、天津、塘沽之敌的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这样,华北敌人已无南逃之路了。华北解放军和东北解放军合力完成了围而不打、隔而不围的战略部署后,就要先打两头、后取中间了。12月22日,一举歼灭新保安之敌。24日,解放张家口。这时,解放军向平津守敌发动和平攻势。天津守敌陈长捷部负隅顽抗。1949年1月14日,解放军发起猛攻,经29小时激战,次日解放天津,全歼守敌十三万余人,活捉警备司令陈长捷。17日,解放塘沽。上述四地的解放,北平已陷入解放军百万大军的严密包围。经中共努力争取和一系列谈判,傅作义将军接受了中共条件,同意和平改编。1月31日,解放军先头部队进入北平,接收防务,北平和平解放。2月3日,解放军举行了隆重的入城仪式。平津战役的胜利结束,歼灭和改编敌军五十二万余人,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渡江战役:
又称京沪杭战役,是1949年4月21日至6月2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为占领当时中华民国处于长江中下游流域政治、经济中心,强渡长江并向中华民国国军发起大规模战略进攻之战役。此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和苏、浙、赣、皖、闽、鄂广大地区。最终中国共产党占领中华民国首都南京,以及经济中心、当时世界四大都市之一上海。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这一胜利,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解放南京: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重庆谈判与北平谈判:
①从形式上看,都是国民党主动提出和谈,其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维护国民党的统治地位。但重庆谈判是在国民党军事力量处于优势的情况下为其军事部署准备时间,另外给中国人民造成和平民主的假象,将战争的罪责嫁祸于共产党;北平谈判是在国民党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国民党主动求和的,目的是为了延缓时间,通过缓兵之计达到卷土重来或“划江而治”的目的。
②从结果来看,中共都通过和谈挫败了国民党的阴谋。重庆谈判迫使蒋介石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中共获得了制止战争的主动权;北平谈判使国民党的缓兵之计破产,人民解放军迅速发起了渡江战役,推翻了南京国民党政权。两次和谈都存在结束内战、实现民主政治的可能性,但都因国民党缺乏诚意而致使这种希望完全破灭。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1、中国人民彻底翻了身: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2、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3、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
百万雄师过大江: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下进军令后,等候在长江北岸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在“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下,从江苏江阴到江西湖口的500千米战线上,奋勇渡江作战。
渡江作战是分东、中、西三个集团军进军。20日晚,中集团军在巢湖、无为一带的姚王庙、大套沟地段,利用敌二十军与八十八军换防这个弱点发起登渡,给敌人一个致命的打击。敌人苦心经营的所谓“天险防线”、“立体防线”,解放军只用了30分钟就给撕开了一个长达10千米宽的口子,先头部队向敌纵深勇猛地插进去。21日拂晓,七个主力团渡过了长江,占领铜陵、繁昌地区,并向纵深发展。中集团军登渡首战告捷。西集团军在贵池、湖口间突破敌人的防线,占领东流、彭泽、至德、殷家汇、贵池等南岸阵地。东集团军也在镇江、江阴间向敌的防线猛攻,在打退了英帝国主义兵舰紫石英号的挑衅后,争取了江阴守敌7000人起义,控制了江阴要塞,封锁了长江。解放军连克扬中、江阴、镇江等地。三路大军胜利渡江,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率25艘舰艇在南京以东江面起义,另一部23艘舰艇在镇江江面向解放军投降。国民党反动派的长江防线彻底崩溃。一侦察队划一只小船偷渡过江,得知敌人防守南京的卫戍部队──暂编第四师已弃城逃跑。在南京地下党的帮助下,侦察队便从下关码头搞回一只渡轮。原包围两浦的解放军,于23日傍晚,分批从浦口渡江,南岸许多民船也划过来接应解放军渡江。当晚,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南京,红旗插上了伪总统府。
5月14日,解放军的先遣部队,在九江至武汉地段,也进行了胜利的渡江作战。16、17日解放武汉三镇。
第一个五年计划含义:
简称“一五计划”,是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也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它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基本任务是: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第一个五年计划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国的强烈愿望。第一个五年计划制订后,对三大改造、基本建设、工农业发展和交通便捷做出了突出贡献,使得中国的近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第一个一五年计划:
一五计划中,重工业在东北地区发展迅速的原因:
1.历史因素:东北地区的工业在民国就有发展,并且受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波及较少,工业基础好。
2.地理因素:东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有着优质的煤、铁资源。
3.政策因素:中共的制订的正确的方针。 4.外国因素:苏联对中国援助,由于苏联离东北地区最近,便于交流的展开。
党的过渡时期:
1、过渡时期的概念:
a.从时间上看,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历史阶段;
b.从任务上看,前三年(1949~1952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后四年(1953~1956年)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其实质是将生产资料私有私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过渡时期总路线:
a.提出时间:1953年
b.内容:“一化三改造”
c.实质: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中国唯一经济基础。
3、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是根据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制定的,它是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一个重大步骤。“一五”计划主要提出两个方面的任务: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国家对农业的改造:
1、必要性:
土改以后,我国农村是个体经济的大海,建立在生产资料私自有制基础上的个体经济,是分散落后的,有很大的局限性。广大农民从实践中体会到,要脱离贫困,只有联合起来走社会主义大道。
2、农业合作化的方针、原则:
a.方针:积极发展稳步前进;
b.原则:自愿互利。 农业合作化的过程: 从临时的农业互助组发展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互助级是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组织,初级社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是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
3、具体方法:掌握不同典型,点面结合,创造和推广结合,普及和提高结合。即“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国家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改造的必要性:
我国所进行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指对民族资本进行改造。在国民经济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相比,是先进的经济成分,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相比,却是落后的成分。社会主义经济越发展,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同生产力发展的矛盾就越尖锐。因此在过渡时期不可能长期保存资本主义经济。
2.改造的形式:
“国家资本主义”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经之路,它经历了由低级(统购包销、加工订货)到高级(公私合营)的发展过程。公私合营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是过渡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的最好形式。最后产生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即按行业将公私合营、私营企业统管起来。
3、实施的政策:
和平赎买政策。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创举。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①时间:1956年底
②标志:三大改造的完成,国家基础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中共八大:
中共八大于1956年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大会完全肯定了党中央从“七大”以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大会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为此,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大会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中共八大概况:
1、背景:
(1)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
(2)1956年苏共二十大次代表大会,批判了斯大林的严重错误和对他的个人崇拜,中国共产党不同意全盘否定斯大林,也由此破除了苏联经验和教条的迷信,更加注意结合本国建设实际。
2、时间:
1956年北京
3、主要内容:
(1)指出了国内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4、意义: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探索。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这是我们党在建国以后第一次举行的全国代表大会。
这次代表大会的历史任务是,总结七大以来的历史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
这次代表大会从党的指导思想上提出的重要观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1、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国开始进入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
2、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
3、八大继续坚持1956年5月党中央提出的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周恩来在大会上的报告详尽地论述了这个方针。他指出:“应该根据需要和可能,合理地规定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把计划放在既积极又稳妥可靠的基础上,以保证国民经济比较均衡地发展。”
4、关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陈云在这次代表大会上的发言中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情况将是这样: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
5、在国家工作方面,八大要求进一步地扩大国家的民主生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继续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逐步地制定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
6、在党的建设上,八大强调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
总之,八大的路线、方针是正确的,是党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的运用,也是毛泽东思想的新的发展,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经验不足,八大在有些重要问题上也还有不足之处。例如,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虽然指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这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但是对于这一科学论断所要求的党的指导方针和全部工作的深刻转变,对于如何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变化中坚持这一科学论断,还缺乏充分的认识。又如,正确地提出了反对个人崇拜的问题,但是在这次代表大会上对这个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制定更有效的防备和制止个人崇拜发展的措施,没有形成完备而牢固的党内民主制度。八大以后,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上发生了“左”的错误,八大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的方针、意见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引自《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
大跃进运动:
1958-1960年全国范围里试图在工业和农业上“跃进”的社会主义建设运动。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后在全国展开。8月北戴河政治局扩大会议以后达到高潮、“大跃进”的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大跃进的后果使得这场运动最终难以为继,钢、铁合格率低下,大量资源遭到浪费,从1950年冬开始,这场脱离实际运动逐渐停止。
人民公社制度:
“大跃进”期间创造出的一套政治和社会管理组织形式。1958年,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将高级社合并为大社,受到毛泽东肯定,后来被统一称为人民公社。其特点是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实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由于缺乏激励机制,人民公社制度没有推动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大跃进运动的特点:
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地提高修改指标。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质: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大跃进”在农村的扩大与翻版的,是一场生产关系的“大跃进”,这是企图通过人民公社,使中国早日过渡到共产主义。
但是由于严重脱离了中国历史发展阶段,不但没有达到它预期的目标,反而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严重挫折,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灾难。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
1、一“大”二“公”规模大,在全国农村盛行,把农民的一切全部收归公社所有。
2、把农、工、商、学、兵结合在一起,实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3、强化自给型经济。
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的区别:
农业合作社是把农民土地所有制改为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农村建立的标志;
人民公社的特点为“一大二公”,实际上是追求平均主义,它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失误,其实质是“大跃进”在农村的翻版和扩大。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比较:
1、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来后,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对当时的形势认识错误,片面强调“快”,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导致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左”倾错误的泛滥,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在经济建设中发动了以高指标为主要标志的大跃进运动;
在政治领域则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严重失误。
2、大跃进运动是八大二次会议后开始的,是在经济领域追求高速度、高指标。在农业领域表现为“以粮为纲”,浮夸成风,在工业领域表现为“以钢为纲”,全民大炼钢铁运动。核心是全民大炼钢铁。先从农业领域开始再发展到工业领域。这次运动违背客观规律,拔苗助长,结果造成资源浪费,冲击正常生产,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到重大损失,人民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3、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上通过的决议,由原来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过渡到人民公社,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可以说是大跃进的产物。是农村所有制形式的变革,属于政治范畴,是生产关系的变革,表现为大刮共产风、“一大二公”。此次生产关系的变革,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群众觉悟的思想水平,不切合实际,搞平均主义,实际了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利益,最终造成生产混乱、生产力水平下降,破坏了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它实际是大跃进在农村的翻版和扩大。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都说明当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都忽视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助长了浮夸、蛮干的风气,二者是独立的两个历史事件,都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探索活动,都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严重失误。二者共同的表象是追求高速度、高指标,实质是一个体现在经济领域,一个体现在政治领域。
左倾错误:
1、表现: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
2、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以大炼钢铁为中心)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一大二公”为特点)
(1)特征: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2)危害: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挫伤人民的生产积极性;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大跃进运动:
1、形成原因:
(1)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
(2)人民迫切要求改变落后的经济文化状况。
(3)党的领导人急于求成,忽视客观规律。
(4)国内反“右倾”斗争扩大化后,开明人士不敢提出反对意见。
2、表现:
(1)农业方面,提出了不切合实际的计划指标,并开始大办人民公社,有的虚报水稻亩产65127公斤。
(2)工业方面,工业方面的大跃进以全民“大炼钢铁”运动为中心。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破坏了环境,国家财政出现了赤字。
3、影响:
“大跃进”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是前进中遭遇的重大挫折。“大跃进”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到重大损失,使人民生活遭到了极大的影响。
人民公社化的影响:
人民公社造成的严重后果大办人民公社超出当时的生产力和群众觉悟的水平,搞平均主义,实际上损害了群众利益,最终造成了生产混乱、生产力下降。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教训:
1、“大跃进”的经验教训在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还缺乏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对冒进思想在建设中所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必须注意处理好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关系,否则会严重挫伤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2、“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教训在于:要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不能混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不同历史阶段,不能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
二者共同说明:
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生产力的变革,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生产关系的变革,要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不能超越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要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建设方针、有计划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纠“左”举措:
(1)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核心内容是“调整”——调整工农业和轻重工业的比例和经济发展速度
(2)结果: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开始好转
(3)实质;纠正“左”倾错误
“八字方针”的提出:
1、调整政策首先从矛盾最突出、最尖锐的农村开始。1960年10月开始,党中央已部署在农村进行整风整社,以肃清五风:“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生产瞎指挥风和干部特殊化风,并以纠“共产”风为重点。这些对调动农民积极性,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起了积极作用。
2、“八字方针”是对整个国民经济而言的,是以调整为中心,整个工业、农业、商业以及科学、教育、文化等方面都要贯彻执行。“八字方针”的提出是党在这个阶段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指导方针的一次重要转变。它是在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下,为战胜困难而采取的重大战略决策。
七千人大会:
1、背景:七千人大会是党在经济上贯彻“八字方针”的同时,在政治上采取的积极措施。目的是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统一认识、增强团结,动员全党更坚决地执行调整方针、为战胜困难而奋斗。
2、大会的主要成就:
①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
②毛泽东等人带头做了自我批评。可结合教材中文献材料及小字内容作一讲解。
③会议前后为“反右倾”斗争中被错误批判的大多数人平反。
3、作用:
这次会议虽然未能从根本上纠正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对所谓“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错案也未予以平反。但是,这次会议发扬了民主,统一了大多数同志的认识,在具体工作上纠正了“左”倾错误,对全面贯彻“八字方针”,动员全党团结一致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起了积极作用。从1962年起,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调整任务胜利完成。
八字方针的提出:
时间:1962-1965年
内容:“调整、巩同。充实、提高”,其中核心为.‘调整”,即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
原因:面对屯年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
结果:1962年起,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I整任务基木完成
“七千人大会”:
1、概况: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了扩大的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及地委、县委、重要厂矿企业和部队的负责干部七千多人,因此又称“七千人大会”。这次会议由毛泽东主持。会上,刘少奇代表党中央提出一个书面报告并讲了话,总结了建国以来12年,特别是1958年以来四年的经验,提出了今后的工作方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在大会上讲了话。
2、目的:
总结经验,统一认识,加强团结,加强民主集中制,以便进一步纠正“大跃进”以来工作中的错误,切实做好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工作。
3、提出问题:
书面报告在肯定成就的前提下指出,这几年来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主要有四条:
(1)工农业生产的计划指标过高,基本建设的战线过长,使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消费和积累的比例关系,发生了严重不协调的现象。
(2)在农村人民公社的实际工作中,许多地区,在一个时期内,曾经混淆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的界线,曾经对集体所有制的内部关系进行不适当的、过多过急的变动,这样,就违反了按劳分配和等价交换的原则,犯了刮‘共产’风和其他平均主义的错误。在手工业和商业方面,也犯了急于把集体所有制改变为全民所有制的错误。
(3)不适当地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许多完整的工业体系,权力下放过多,分散主义的倾向有了严重的滋长。
(4)对农业增产的速度估计过高,对建设事业的发展要求过急,因而使城市人口不适当地大量增加,造成了城乡人口的比例同当前农业生产水平极不适应的状况,加重了城市供应的困难,也加重了农业生产的困难。”
报告认为,产生上述缺点和错误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们在建设工作中的经验还很不够;另一方面,是由于几年来党内不少领导同志不够谦虚谨慎,违反了党的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传统作风,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党内生活、国家生活和群众组织生活中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而指标过高、要求过急等缺点、错误,又助长了这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民主的错误作风。这样,就妨碍了我们党及时地、尽早地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
报告还指出:“1959年和1960年农业的严重减产,1961年工业产量的被迫下降,以及目前的许多困难,一方面,是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上述工作上和作风上的错误所引起的。”
这次大会一开始就贯彻了发扬党内民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
4、讲话:
1月30日,毛泽东在大会上讲话,突出地强调和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实行民主集中制和在党内、党外发扬民主的问题。在讲话中,毛泽东对几年来工作中发生的缺点、错误承担了责任。他说:“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我不是要别人推卸责任,其他一些同志也有责任,但是第一个负责的应当是我。”
2月6日,邓小平在大会上讲话。他就这几年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代表中央书记处作了自我批评。
中央领导同志的自我批评精神,极大地教育了到会同志。在会上,中央一些部委的负责人,各大区、各省的负责人也纷纷作了自我批评,听取了地县同志的批评意见。
5、意义和影响:
这次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是八大以后我党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它对于统一全党思想,纠正“大跃进”以来经济工作中“左”的错误,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全党和全国人民全面贯彻八字方针,克服经济困难,起了积极的作用。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大会还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认识“左”的指导思想的错误,因而对实际工作中的错误不可能彻底纠正,对阶级斗争扩大化和对某些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错误观点,也没有能够进行认真的清理。
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基本完成: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贯彻执行,对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1、农业生产1962年开始恢复。农业总产值1962年比1961年增长6.2%,1963年比1962年增长11.6%,1964年又比1963年增长13.5%。棉花、烤烟、甘蔗、猪、羊等主要农畜产品产量,都超过1957年的水平。工业生产从1963年开始恢复。
2、工业总产值1963年比1962年增长8.5%,1964年又比1963年增长19.6%。1961年至1964年,主要工业品的品种大约增加了二万四千多种,产品质量普遍提高。
调整时期,还对石油、化纤等一些急需的工业部门进行了充实。
3、国民经济的主要比例关系在新的基础上趋于协调。降低了积累率,保证人民生活需要。市场供应情况显著好转,物价渐趋稳定。财政收支平衡,略有节余。
4、对外贸易有较大增长。
5、文化教育和体育卫生事业也有新的发展。城乡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6、此外,还清了对苏联的全部债款(主要是抗美援朝中的军火债款)14.06亿新卢布。对外援助达66.7亿元。
基于上述事实,周恩来在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宣布:“现在,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已经全面高涨,整个国民经济已经全面好转,并且将要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与“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艰辛探...”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