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物理

首页
  • 探究题
    带电粒子的荷质比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电场和磁场对电子运动轨迹的影响,以求得电子的荷质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他们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首先在两极板M1M2之间不加任何电场、磁场,开启阴极射线管电源,发射的电子从两极板中央通过,在荧幕的正中心处观察到一个亮点;
    B.在M1M2两极板间加合适的电场:加极性如图所示的电压,并逐步调节增大,使荧幕上的亮点逐渐向荧幕下方偏移,直到荧幕上恰好看不见亮点为止,记下此时外加电压为U。请问本步骤目的是什么?
    C.保持步骤B中的电压U不变,对M1M2区域加一个大小、方向合适的磁场B,使荧幕正中心重现亮点,试问外加磁场的方向如何?
    (2)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同学们正确推算处电子的荷质比与外加电场、磁场及其他相关量的关系为。一位同学说,这表明电子的荷质比将由外加电压决定,外加电压越大则电子的荷质比越大,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本题信息:2007年广东省高考真题物理探究题难度较难 来源:马凤霞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带电粒子的荷质比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电场和磁场对电子运动轨迹的影响,以求得电子的荷质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 主要考查您对

电荷、元电荷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电荷、元电荷

电荷、电荷守恒定律:

 1.涉及电荷的基本概念
(1)电荷自然界中存在着两种电荷,它们分别为正电荷和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电荷量电荷量是指物体带电的多少。电荷量是电荷的定量量度。正电荷的电荷量为正值,负电荷的电荷量为负值。尽管电荷量有正、负值(正号一般省略),但要知道这里的“+”、“-”号代表电荷的性质(种类),与数学中的正、负号的含义不同。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c。
(3)元电荷电子和质子带有等量的异种电荷,其电荷量e: 1.60×10-19C,称为元电荷,用e表示。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e的整数倍,这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无电荷不是电荷,它是指电荷的电荷量,电荷量1.60×10-19C称为元电荷。元电荷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等于元电荷或者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质子、电子都不叫元电荷,它们电荷量的绝对值才叫元电荷。
(4)点电荷形状和大小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的带电体称为点电荷。
①点电荷是无大小、无形状、只有电荷量的一个理想化模型。在实际问题中,只有当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至于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带电体才可以被视为点电荷。
②一个带电体能否被视为点电荷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几何形状、大小与其他带电体之间的距离的比较。即带电体很小,不一定可被视为点电荷,带电体很大,也不一定不能被视为点电荷。
(5)感应电荷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南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由于静电感应而使导体两端出现的等量异号电荷通常叫做感应电荷。其特点是:不带电导体靠近带电体时,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出现与带电体电性相反的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出现与带电体电性相同的电荷。
(6)场源电荷电场是由电荷产生的,我们把产生电场的电荷叫做场源电荷。
(7)试探电荷研究电场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在电场中放入一带电荷量很小的点电荷,分析其受力和能量情况,借以研究电场的性质,这样的电荷称为试探电荷。作为试探电荷的带电体,基本要求是体积要小,能研究电场中每一点的性质,还要求带电体所带电荷量要少.以放入试探电荷后试探电荷对原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为原则。
(8)净电荷物体带电实质是得到或失去了电子,讨论物体带何种电荷,所带电荷量是多少,是指物体的净电荷是正还是负,物体所具有的总电荷中正、负电荷的差值是多少,电荷量是物体中净电荷的多少。
(9)比荷带电体所带电荷量与其质量之比叫做该带电体的比荷。比荷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常用来描述微观粒子的性质,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为库仑每千克,符号 C/kg。


发现相似题
与“带电粒子的荷质比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设...”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