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物理

首页
  • 单选题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0级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造成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其中,放射性污染物主要有碘—131、铯—137和锶—90等。3月29日,在我国部分地区空气中也监测到来自日本核事故释放出的极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关于这些放射性物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131的半衰期是8天,铯—137和锶—90的半衰期是30年左右,相比之下碘—131的危害更严重
    B.碘—131、铯—137等放射性尘埃会污染空气、食物和水,通过呼吸和饮食进入人体,其射线会伤害人体组织,甚至诱发癌变
    C.碘—131进入人体会蓄积在甲状腺,锶—90会进入骨骼,它们与其非放射性同位素化学性质有所不同
    D.碘—131发生一次β衰变后,生成的新核为氙—132

    本题信息:物理单选题难度容易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0级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造成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其中,放射性污染物主要有碘—131、铯—137和锶—90等。3月29日...” 主要考查您对

α衰变

β衰变

半衰期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α衰变
  • β衰变
  • 半衰期
α衰变:

1、衰变: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后,变成新的原子核。原子核衰变满足的规律:核电荷数守恒,质量数(核子数)守恒(不是质量守恒,但也不否认质量守恒)。
2、α衰变方程:(核内)。

衰变:



β衰变:

β衰变方程:(核内)。

衰变:



半衰期:

1、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叫半衰期。
2、计算式为:,N表示核的个数,此式也可以演变成,式中m表示放射性物质的质量,n表示单位时间内放出的射线粒子数。以上各式左边的量都表示时间t后的剩余量。
3、半衰期由核内部本身的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

衰变次数的计算方法:

(1)根据β衰变不改变质量数,首先由质量数改变确定α衰变次数,然后根据核电荷数守恒确定β衰变次数。
(2)设放射性元素经过n次α衰变和m次β衰变后,变成稳定的新元素,则表示该核反应的方程为
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列方程:

以上两式联立,解得:

由此可见,确定衰变次数可归结为解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发现相似题
与“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0级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