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地理

首页
  • 综合读图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晋陕内蒙古区面积15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8310多万。本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也是中国自然环境脆弱、农牧业交错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图1为“晋陕内蒙古区侵蚀类型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2009年2月27日备受瞩目的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北干线开工。引黄入晋工程是跨流域的世界级大型引水工程,北干线引水工程是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2“引黄入晋工程线路示意图”。
    小题1:比较图1中I类侵蚀区与Ⅱ类侵蚀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差异;并说出Ⅲ类侵蚀区主要分布的地形区名称。
    小题2:简要说明图1所示地区主要存在的土地退化问题及其对华北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
    小题3:引黄入晋工程南干线已于5年前建成,据图2分析南干线调水的有利条件,并分析北干线在N处向南弯曲的原因。
    材料三 内蒙古地区正在建设的神华“煤制油”直接液化项目,年消化原煤1500万吨,产成品油500万吨。今后15年内,该项目计划投资2000亿,预计达到年产3000万吨油品的能力,形成新的产业链,效益比直接卖原煤可提高20倍。此外,在安徽、黑龙江、河南,甚至新疆,大小不等的“煤变油”项目都在“蠢蠢欲动”。图3为“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

    小题4:有人认为“煤变油”核心技术已经突破,可以建设。但也有人认为“煤变油”项目负面影响太大,不应该建设。你赞成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本题信息:地理综合读图题难度容易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晋陕内蒙古区面积15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8310多万。本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也是中国自然环境脆弱、农牧业交...” 主要考查您对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区域差异:


区域对比:

比较区域差异的目的在于找出区域典型要素,理解主要特征,探求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的措施。从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植被、矿产、水文等)和经济发展(工业、农业、人口)两个方面对比。
比较典型的区域如:
日本和英国;
我国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我国的三大经济地带(“中国的区域差异”处有详解);
我国三大自然区(“中国的区域差异”处有详解)。


日本与英国区域比较:

1、自然环境的比较:
(1)相似性:均是岛国、面积相差不大;中纬度,气候较湿润。
(2)区域差异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矿产资源

2、自然环境的差异:



3、经济发展的比较
(1)相似性: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发挥了岛国的优势。
(2)区域差异经济:发展特点、工业及其布局、农业、人口与城市


4、农业生产的比较
(1)相似性:农业在经济中均不占重要的地位,渔业资源都比较丰富。
(2)区域差异:


5、工业发展比较
(1)相似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都占重要地位,工业比较发达,都充分利用岛国多港湾的优势发展本国工业。
(2)区域差异: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晋陕内蒙古区面积150多万平...”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