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地理

首页
  • 综合读图题
    小课题研究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常见形式。下面是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案例。请你帮助完成。课题研究思路:

    Ⅰ确定课题:我国沙尘暴形成的原因研究。
    Ⅱ提出设想:①沙尘暴多发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沙尘暴形成的重要基础。②天气、气候因素对沙尘暴的形成影响很大。
    Ⅲ处理获取的材料并形成结论。
    材料1:2010年4月10日中午前后沙尘暴区域(阴影部分)图。

    结论:(1)说出图示沙尘暴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
    (2)分析图中天气系统对沙尘暴形成所起的作用。
    材料2:华北地区某地多年气候资料统计表。
    月份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风力>8级的日数
    1.5
    1.9
    3.7
    5.6
    3.6
    1.0
    0.6
    0.3
    0.4
    0.8
    1.4
    0.6
    平均气温(℃)
    -3.2
    本题信息:地理综合读图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本试题 “小课题研究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常见形式。下面是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案例。请你帮助完成。课题研究思路:Ⅰ确定课题:我国沙尘暴形成的...” 主要考查您对

    土地荒漠化及其防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土地荒漠化及其防治
    土地荒漠化及其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
    (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范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大部
    干旱原因:远离海洋,加上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导致本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时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景观特征:水分条件自东向逐渐变干,自然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要特征
    荒漠改造:地质时期自然过程形成的原生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水资源比较缺陷乏,改造难度大。人类活动形成的荒漠,其实质是类似于荒漠景观的严重的土地退化,表现为土地下伏沙层裸露,原因固定的半固定的沙丘活化,例如乌兰布和沙漠、科尔沁沙地等。这些荒漠的水分和植物条件相对较好,容易治理和利用
    (2)荒漠化的发展
    移民开垦一方面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也带来荒漠化问题,其中与毛乌素沙地和科尔沁沙地最为严重
    在半干旱的旱农耕区周围,如科尔沁沙地和内蒙古后山地区,沙质草原遭到过度农垦,或者固定沙丘在被开垦后活化,土地荒漠化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
    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在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等地,常常可以见到这种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圈
    在干旱的绿洲边缘地区,主要是过度樵柴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造成沙丘活化,例如塔里木盆地边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和河西走廊等地区的绿洲周围
    在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当,使得河流下游或者扇缘植被缺乏水原而生长衰退,加上樵柴破绿洲周围的固定沙丘,导致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例如塔里木河下游和石羊河下游等地
    近年来,在工矿开展、居成点和道路等基本建设中,不重视环境保护破坏植被、污染水源、弃土弃渣等造成荒漠化发展迅速。这种荒漠化土地呈点、线状、邻过城镇或者在矿开发区,面积小而分散,但对人类生活和生存环境危害较大。相参集中分布的地区如内蒙古的东胜和准格尔煤田等

    2.荒漠化的原因与防治
    (1)荒漠化的成因
    从自然因素看,西北地区的地表除山丘陵外,平地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加上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这就为风沙活动提供条件
    气候因素特别是年降雨量的变化,往往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多雨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相反,持续干旱则促进荒漠化的进程,但并非决定性作用
    人类不仅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也是荒漠化的受害者。人为因至素主要表现为过度樵柴、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交通不注意环保等方面
    (2)荒漠化的防治
    核心:人与自然的协调
    内容:一是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二是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三是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整治模式:
    首先有明确的整治目标,即贯彻国家环境和资源法规,建立既防治荒漠化,又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防治体系,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
    其次,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
    第三,要有健全而完善的治理实施系统。这是因地制宜实施治理措施,完成荒漠化防治目标的基本保证
    建立早期预警系统,是预防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3)治理措施和经验
    干旱、半干旱流沙地区飞机播种、设置沙障固沙、钻孔深栽等造林技术世界领先
    宁夏中卫沙坡头采用草方格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荒漠植物一般具有强大的耐旱力,有的根系和地下茎特别发达,以便从土壤和岩隙间吸收水分;有的茎叶具有毛或细刺;或者退化无叶,以减少蒸腾;有的具有耐盐特性
    “三北”防护林被称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发现相似题
    与“小课题研究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常见形式。下面是某校地理...”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