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生物

首页
  • 解答题
    右图为人体部分器官、结构的血液循环及物质交换示意图,数字表示人体内的某些器官或结构,字母代表人体内的某些物质,虚线框分别表示肺部、部分消化道及肾小管的毛细血管网.请分析回答下了问题.
    (1)在人的血液循环中,保证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的结构,除了静脉瓣外,还有③内的______和动脉瓣.
    (2)血管⑤内的血液和血管④内的血液相比较,大分子物质的浓度会明显升高,这与______的______作用有关.
    (3)吴明同学在周末郊游时,由于食用了路边摊上的过期食品,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①去医院做了血常规检查,根据化验结果,医生诊断她患上了急性肠炎,诊断的依据是______.②医生在吴明的上肢部位进行静脉注射,药物到达发病部位经过______次心脏.
    魔方格

    本题信息:2013年天桥区三模生物解答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右图为人体部分器官、结构的血液循环及物质交换示意图,数字表示人体内的某些器官或结构,字母代表人体内的某些物质,虚线框分别表示肺部、部分消化道及肾小...” 主要考查您对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尿的形成和排出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 尿的形成和排出
流动的组织——血液
新鲜的血液加入抗凝剂(柠檬酸钠),静置一段时间,会出现分层的现象。上面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是血浆,约占55%,下面暗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约占45%。中间薄薄的一层白色物质是白细胞和血小板,不到1%。

特别提示:不加抗凝剂的血液很快就会凝成血块,在凝血块周围出现的淡黄色的透明液体是血清。血清和血液的主要区别是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能使血液凝固的物质)。
血浆:
(1)成分:主要成分是水,占91%~92%。血浆中含有多种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另外血浆中还含有一些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
(2)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液的功能:
运输氧气及少量的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起防御保护作用,调节体温。

静脉血和动脉血:
主要根据血液中含氧量的多少来区分。当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时,血液中含氧量高,呈鲜红色,此时的血叫动脉血;当血红蛋白与氧气分离后,血液中含氧量低,呈暗红色,此时的血叫静脉血。
动脉血和静脉血的主要区别是含氧量的多少和颜色的差别,与在什么血管中流动无关。
三种血细胞的比较:
比较项目 红细胞(RBC) 白细胞(WBC) 血小板(PLT)
形态结构 个体小,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
功能 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对人体起防御和保护作用,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正常值 男:(4.0——5.5)×1012个/升
女:(3.5——5.0)×1012个/升
 (4——10)×109个/升 (100~300)×109个/升
异常情况 人体在运动、饱食、缺氧等情况下,红细胞数会暂时增加。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会患贫血 过多,表明身体有炎症 过少,机体会异常出血;过多,易形成血栓
①红细胞里含有一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即血红蛋白(Hb),它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气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气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它在成年男子体内的含量是120~160克/升,成年女子体内的含量是110~150克/升。如果血红蛋白的数量过低,同样也会引起贫血,一般贫血的人可以注意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
②白细胞在血液中体积最大.但能变形。所以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间隙,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后,自己也会死亡,如伤口流出的脓液主要是由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组成的。当人体内有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会增加,临床上常以此作为判断体内是否有炎症的依据。
③自然止血:皮肤划破后流血,但不久就会自然止血,这是因为皮肤的血管受损后,血液中的血小板在伤口处聚集,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形成凝血块堵塞伤口而止血。

易错点:
1. 误认为动脉瓣位于动脉中
血液不能倒流的原因主要是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除此之外,在四肢静脉中还有静脉瓣。其他血管内则没有瓣膜。

2. 误认为动脉里流的一定是动脉血,静脉里流的一定是静脉血
(1)动脉和静脉是血管名称,动脉血和静脉血是血液名称,与血管名称无关。
(2)动脉血和静脉血是以血液中含氧量的多少和颜色的深浅来划分的,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叫动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叫静脉血。
(3)动脉血和静脉血与血液中所含养料或废物的多少无关。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梳理:

心脏的位置:
人的心脏在胸腔内两肺之间,心尖指向左下方。心脏的形状像个桃子,人小和本人的拳头差不多。

心脏的结构:
   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它有4个空腔,按照位置关系,这4个腔分别叫作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房在上,心室在下,而且左心房只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只和右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都是不相通的。在心脏的4个腔中,左心室的肌肉壁最厚。


与心脏四腔相连的血管:
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概括地说,心室与动脉相连通,心房与静脉相连通。

心脏的瓣膜:
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它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和相连的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这佯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心房→心室→动脉,而不能倒流。
心脏的功能:
    心脏的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心脏的肌肉发达,因而能够强有力地收缩,就像泵一样,能够将血液泵垒全身,上至大脑,下至手指和脚趾。它昼夜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即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的左右两个“泵”同时协同工作,两个“泵”之间由一层厚的肌肉壁隔开。左侧收集来自肺部的血液,并将血液泵至全身;右侧收集来自全身其他部分的血液,并将这些血液泵至肺。这样,体内的血液既经过全身又经过肺,在心脏处汇合。

心脏的工作原理:

(1)当左心房收缩时,心房内的压力高于心室内的压力,心房内的血液冲开房室瓣,分别进入左右心室。此时,两侧的动脉瓣是关闭的。
(2)接着,两个心房开始舒张,两个心室收缩,心室内压力超过心房内压力,这时,房室瓣被血液推动而关闭,使血液不能倒流入心房。随着心室的进一步收缩。心室内压力继续上升,当心室内压力超过动脉压时,血液就冲开动脉瓣射入动脉。
(3)随后,心室舒张,心室内压力迅速下降,当心室内压力低于动脉压时,动脉内的血液流入半月形的动脉瓣口袋中,而使动脉瓣关闭,阻止动脉内的血液倒流入心室。随着心室进一步舒张,心室内压力继续下降,当心室内压低于心房内压力时,心房内的血液冲开房室瓣进入心室,随后,心房和心室都处于舒张状态,此时,房室瓣开放着,而动脉瓣关闭着。这时.血液从静脉流入心房和心室。心脏就这样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
心脏4个腔的比较:
名称 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相连血管 肺静脉 主动脉 上下腔静脉 肺动脉
腔壁 最厚 较厚
瓣膜 与左心室之间有房室瓣 与左心房之间有房宰瓣
与主动脉之间有动脉瓣
与右心室之间有房室瓣 与右心房之间有房室瓣
与肺动脉之间有动脉瓣
所含血液 动脉血 动脉血 静脉血 静脉血

易错点:
误认为心脏的心房和心室可以同时舒张,同时收缩

   心肌的收缩和舒张表现为心脏的跳动。心脏跳动时,先是两个心房收缩,此时两个心室舒张;接着两个心房舒张。两个心室收缩;然后全心舒张。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心房和心室能一起舒张,但不能同时收缩。
尿的形成:
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尿的排出:
   肾脏形成的尿,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由输尿管流入膀胱。膀胱位于盆腔内,有暂时储尿的功能。它有一个出口,与尿道相通,出口处周围有环形的尿道括约肌。平时尿道括约肌收缩,出口呈关闭状态;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就要排尿。这时候,尿道括约肌舒张,出口开放,尿就从膀胱里流出,经过尿道排出体外。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肾小球的结构类似过滤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比较原尿和血浆的化学成分,可以证明原尿中除了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其他成分几乎都与血浆相同。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
综上所述,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一些成分被过滤到肾小囊腔而成为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球管时。其中一成分由肾小管重新吸收,最终形成了尿液。
特别提醒:
①尿的生成是连续的,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而且膀胱的储尿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一旦有了尿意,就应该及时排尿。如果膀胱积尿太多,会使膀胱过度膨胀而影响其功能。 ②一个正常的成年人一昼夜产生的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量仅为1——1.5升这主要是由于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对人体有用的一些物质如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


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的比较:
主要成分 血浆中(克/100毫升) 原尿中(克/100毫升) 尿液中(克/100毫升)
90 98 96
蛋白质 8.00 0.03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10
尿素 0.03 0.03 1.80

排尿的意义:
   人体内产生的废物必须及时排出,否则会影响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甚至危及生命。人体排出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特别提醒:
①一个人尿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人体每天摄入的水量和由其他途径(如排汗)排出的水量,若其他因素不变,刚摄入的水量多时,尿量增加;若由其他途径排出的水量增,如环境温度升高或制烈运动大量出汗时,套使尿量减少,
②肾能够自动调节尿液的成分。例如,大量饮水后,排出的尿液中水的含量较高;饮水量少时,排出的尿液中尿素的浓度就会升高。当一个人一天排出的尿液少于500毫升时,体内产生的废物就不能及时排到体外,而积累在体内,伤害身体。因此,每天应喝足量的水。

怎么看尿常规化验单: 
尿常规化验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尿蛋白和尿糖以及尿中段沉渣试验等。
   
     一些疾病可以使尿色改变。例如出现尿深黄如浓茶样,多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尿浑浊、尿少淋漓,多见于急性尿路感染、蜜月性膀胱炎;尿色红呈血样,提示可能患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结石、肾结核、尿路或肾肿瘤和泌尿系外伤等。
   
     在一张尿化验单上,如果一些项目后面写了“+”号(或“++”“+++”,表明程度不同),这在医学上叫作阳性结果;相反,“~”号就叫阴性结果。阳性结果通常是泌尿系统疾病的标志。报告单上报告验出大量白细胞(WBC++…+++)和上皮细胞,多提示泌尿系统感染。尿中有大量红细胞(RBC+…+++)。说明患有肾脏结石、肿瘤、急性肾炎、膀胱炎和泌尿外伤。如果尿糖试验是阳性,那敕很可能是糖尿病,因为正常人尿中只有微量的糖,一般化验不出来。大量吃糖或滴注葡萄糖时,会有短暂的尿糖出现。糖尿病患者不但尿糖阳性,而且血糖明显增高。

血尿:
    尿液中混有血细胞时称为血尿。血尿多呈鲜红色、洗肉水样或茶水样,用显微镜检查尿液,可以观察到血细胞的存在。
    泌尿系统及其邻近器官发生病变或某些全身性疾病,都可以引起血尿。
    泌尿系统病变引起血尿:由于泌尿系统邻近器官(如精囊、子宫)的炎症、肿瘤等疾患波及尿道,使尿道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可以造成血尿。
    全身性疾病引起血尿:由于感染、血液病、心血管病等疾患,使有关部位的血管受损或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因血小板异常或凝血因子缺乏,可以造成血尿。
    如果发现血尿,患者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确定发生病变的部位,根据造成血尿的不同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发现相似题
与“右图为人体部分器官、结构的血液循环及物质交换示意图,数字...”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