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化学

首页
  • 填空题
    (8分)某澄清溶液,可能含有NH4+、Na+、K+、Cl、CO32、SO42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后,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体生成。
    ②用铂丝蘸取少量该溶液置于无色酒精灯火焰中灼烧,火焰呈黄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未见紫色火焰。
    ③另取少量该溶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无颜色变化。
     (1)第①步可以检验出的离子是             
    (2)第②③步说明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3)从以上操作中,不能判断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为了检验该离子是否存在,请你写出进一步检验的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                    

    本题信息:化学填空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8分)某澄清溶液,可能含有NH4+、Na+、K+、Cl-、CO32-、SO42-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①取少量该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 主要考查您对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电解质、非电解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 电解质、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全部电离的化合物。包括:强酸、强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等;完全电离、不可逆、不存在电离平衡;电离方程式用“=”表示。

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全部电离的化合物。包括:弱酸、弱碱、少数盐等;部分电离、可逆、存在电离平衡,电离方程式用“”表示。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依据:

 1.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下,与强电解质做导电性对比实验.
2.浓度与pH的关系。如溶液的pH>1,则证明是弱电解质。
3.测定对应盐溶液的酸碱性。如溶液呈碱性,则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4.稀释前后的pH变化与稀释倍数的关系。例如,将pH=2的酸溶液稀释1000倍,若pH<5,则证明该酸为弱电解质;若pH=5,则证明该酸为强电解质。
5.采用实验证明电离平衡。如向醋酸溶液中滴人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再加入醋酸钠晶体,颜色变浅。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比较

说明(1)电解质、非电解质均是化合物。
(2)电解质导电必须有外界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CO2、SO2、SO3、NH3溶于水后也导电,但是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电离而导电的,不是本身电离而导电的,故属于非电解质。
(4)电解质的强弱由物质的内部结构决定,与其溶解度无关。某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AgCl,虽然溶解度很小,但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是强电解质。
(5)电解质不一定导电,非电解质一定不导电;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