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一年级历史

首页
  • 辨析题
    学习完隋唐时期的历史后,小明写了一段总结: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隋文帝时,开凿了古代世界最长的大运河。唐太宗在位时,中国出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开元盛世”。唐太宗还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也居于世界前列,如唐朝的杰出工匠李春主持设计建造的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小明的这段总结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过来。
    (1)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
    (3)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
    (4)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同步题历史辨析题难度较难 来源:王千锁(初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学习完隋唐时期的历史后,小明写了一段总结: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隋文帝时,开凿了古代世界最长的大运河。唐太宗在位时...” 主要考查您对

南北方统一与隋朝的建立

赵州桥

开元之治(唐玄宗)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南北方统一与隋朝的建立
  • 赵州桥
  • 开元之治(唐玄宗)

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年号开皇,定都长安。杨坚即是隋文帝。589年,他派杨广率大军攻入建康灭陈,统一南北。

开皇之治:
隋文帝杨坚所统治的开皇年间,史称“开皇之治”。隋文帝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开国皇帝,他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完成了统一大业,并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巩固了统一,强化了中央集权。开创了一个繁荣安定的社会局面。他总结了历代帝王“未有奢华而得长久者”的教训,倡导并且力行节俭,使得节俭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

隋朝灭亡:
隋炀帝的暴政,使得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加之天灾严重,民不聊生。百姓被迫起而反抗。611年,山东长白山农民首先发动起义,各地农民纷纷响应。其中,最主要的是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在农民军的打击下,隋朝统治风雨飘摇。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隋朝的特点:
短暂而繁荣
 

秦朝和隋朝的对比:
1、相同点:
(1)结束了分裂,完成了国家的统一:隋灭陈完成统一,秦灭六国完成统一。
(2)开创了新的政治制度并被后世所沿用:秦代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度。
(3)都有大规模的工程建设:秦代万里长城,隋代的大运河。
(4)都因为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推翻,二世而亡。
(5)都为后继王朝提供了经验教训,奠定了后世王朝繁盛的基础。汉代统治者吸收秦亡教训,注重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政治上汉承秦制,汉武帝实现了大一统。唐代统治者吸收隋亡教训,认识到了人民的力量,与民休息,政治上继承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出现了“贞观之治”。
2、不同点:
(1)取得政权和统一的方式不同:秦始皇是王位继承取得政权,横扫六国而完成统一;隋朝是杨坚代周建立政权,灭陈完成统一。
(2)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秦朝是封建社会的初期,隋朝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期。
(3)治国的重点不同,影响不同。秦代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法家思想治国;隋朝学习儒家,以儒家为思想治国。
(4)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不同:秦代“焚书坑儒”,隋代“科举制”大量选拔庶族人才。


隋朝的政策:
 
隋朝的疆域:
 

隋朝对的封建社会发展的影响:
1.完成统一,结束分裂,为唐代和以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2.继承了均田制,租调制,为唐代沿用并且革新,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继承发展了府兵制,并为唐代做沿用完善。
3.开凿大运河,促进了后世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发展。
4.隋末暴政为后代王朝的统治者提供教训,为“贞观之治”奠定基础。
5.隋朝政治经济繁荣强盛,开启了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




赵州桥:
赵州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建于隋代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这座桥的设计科学,跨度很大,桥面平缓,便于交通,造型也很美观,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造智慧,比欧洲早了700多年。

赵州桥的特点:
1.石拱型桥石桥,桥的两端深入河堤下方,换句话说,只要河堤下方的土地有足够的支撑力,那么桥就有多大的支撑力;
2.没有桥墩,可以最大限度的过水;
3.除中间的大桥孔外,桥的两侧分别还有两个拱形的小桥孔,过水量大时,水流可以从小桥孔流过,进而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力;桥身结构为石砌,未用钢铁材料,减轻了桥的自重。


赵州桥:
 
世人对赵州桥的评价:
梁思成:“河北赵县安济桥……可称为中国工程界一绝”。
李约瑟:“在西方圆弧拱桥都被看作是伟大的杰作,而中国的杰出工匠李春,约在610年修筑了可与之辉映,甚至技艺更加超群的拱桥”。
桥梁专家福格·迈耶(H.Fugl-Meyer):“罗马拱桥属于巨大的砖石结构建筑……独特的中国拱桥是一种薄石壳体……中国拱桥建筑,最省材料,是理想的工程作品,满足了技术和工程双方面的要求”。
开元之治:
唐玄宗开元(715-741)年间,任命姚崇、宋璟等人为相,针对时弊进行了一些改革:裁汰冗官、整顿吏治。抑制食封贵族;压制佛教势力;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生产;限制土地兼并;重视文化教育和发展。这些措施是的开元年间的吏治清明;政局稳定,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教育的繁荣,成为了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
募兵制:
唐玄宗为了增强军事力量,巩固统治,实行募兵制。募兵制由国家招募丁男当兵,供给衣食,免除赋役。募兵制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对比府兵制和募兵制:
府兵制 募兵制
来源 农户服兵役 自由招募丁男
性质 兵农合一 职业士兵
武器粮食来源 自己准备 国家供给
兵将关系 兵将分离 兵将隶属
影响 加强中央集权 形成了割据局面

开元年间的改革与“开元之治”:
开元年间,唐玄宗先后任命正直干练的官员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为宰相,在他们的辅佐下,针对武则天时期的弊政,进行了一些改革。
1.裁汰冗官,整顿吏治。武周时即选官滥杂,造成了政府开支急剧增加。玄宗即位后,开始裁汰冗官,精简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在此基础上,玄宗比较严格地控制着地方官吏的铨选,对官员加以复试,不合格的就被淘汰。还颁布《大唐六典》行政法则。
2.抑制食封贵族。针对国家的租调被是封贵族私家侵吞,唐玄宗规定封家的组调统一由政府征收,禁止封家向自己的封户催索或者放高利贷。
3.压制佛教势力。武则天时期崇佛过度,佛教的势力得到了恶性发展,僧尼数量膨胀,而且僧尼不服役纳税,造成了政府税收流失。唐玄宗下令淘汰天下僧尼,禁止新造佛寺和民间铸造佛像和抄写佛经。这些措施抑制了佛教势力。
4.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生产。开元年间,全国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玄宗执政期间,全国共修建了56个农田水利工程。玄宗还在全国各地大兴屯田,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各地官府仓库了的粮食堆积如山。
5.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开元年间,学习得到发展。玄宗还命人进行了大规模的图书整理和编纂工作。


唐玄宗:
 

唐朝前期的繁盛局面的形成的原因和给人们带来的历史启示:
1、形成原因:
(1)隋朝开创性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繁荣为唐朝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经济创造了条件。
(2)唐初统治者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政治清明。如唐太宗在位时期,善于用人纳谏,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调整统治的政策和措施,为唐朝前期繁盛的局面打下了基础。
(3)唐初,几代帝王的励精图治以及发展生产的努力。
(4)人民安居乐业后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为唐朝前期的繁盛做出了重大贡献。
2、历史启示:
(1)必须正确认识人民力量的伟大,使之有效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2)清明的政治、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盛世的重要保证和必要前提。
(3)统治者的个人作为也十分重要。

发现相似题
与“学习完隋唐时期的历史后,小明写了一段总结:隋唐时期是我国...”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