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下列事件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是
    [     ]

    A、十月革命
    B、巴黎和会召开
    C、五四运动爆发
    D、国际联盟成立
    本题信息:2010年0115期末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刘晓珊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下列事件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是[ ]A、十月革命B、巴黎和会召开C、五四运动爆发D、国际联盟成立” 主要考查您对

五四爱国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

十月革命

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

国际联盟的建立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五四爱国运动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
  • 十月革命
  • 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
  • 国际联盟的建立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于中国北京的一场爱国运动。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消息传来后,北京学生开展了集会、游行、罢课等活动。后来得到了各地学生以及各界的广泛支持,演变成了全国性的罢市、罢工还有学生罢课活动,从而形成了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并最终迫使北洋政府拒签和约。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二十一条”:
“二十一条”是一战时期日本强迫袁世凯签订的卖国条约。一战爆发后,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交换条件,于1915年向袁世凯秘密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主要内容:中国政府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并南满、安奉两铁路管理期限,均延展至99年为限;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等。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的目的是要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袁世凯于5月9日接受了除了第5号以外的全部要求,这就是“五九国耻”。由于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二十一条”最终未能付诸实施。
新旧民主革命的异同: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两个阶段。革命性质的确定主取决于革命领导者及其纲领、对象、任务、结果等因素。
1、相同点:
(1)社会性质: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革命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社会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者为主要矛盾;
(4)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6)革命主力:人民群众。
2、不同点:
(1)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
(2)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为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3)结果与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
(4)革命发展与群众发动的广度、深度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充分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核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5)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五四爱国运动
1、国际方面背景:
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2、国内方面背景:
阶级矛盾加深,工人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3、导火索: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4、时间:
1919年5月4日
5、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6、阶段:
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6月初,北京大学等校的三千名青年学生学生以罢课和游行示威的形式进行斗争。
第二阶段:1919年6月初~6月底,为支援学生的爱国运动,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运动中心从北京转到上海。工人阶段登上政治舞台。
7、结果:
取得了初步胜利。
(1)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2)免去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
(3)中国代表拒绝和合约上签字。

“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就是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是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精神,是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精神,是不畏强暴、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勇于抗争的精神。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实现的具体途径,而所有这些,最终都可以归结为振兴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泉源,也是五四精神的实质和内涵。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也曾指出:“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这次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3.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原因:
1.从时代特点和条件看,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其杰出历史意义,就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的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
2.从领导力量看,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中国工人阶级以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罢工参加运动,表现出高度自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坚定性和彻底性,对五四运动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从此,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
3.从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看,在五四时期,已涌现出一批拥护十月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成为运动的领导力量。如李大钊、陈独秀,他们指导运动的武器,已经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无限制潜艇战:
1917年开始,德国海军潜艇部队针对协约国和中立国的军事、民用各类船只的无限制攻击。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成为美国参战的主要借口之一。美军参战后,给与德国潜艇部队沉重的打击,打破了德国潜艇的海上封锁,无限制潜艇战宣告破产,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美国参战:
一战期间,美国供给协约国各种物资105亿美元,贷款100亿美元。俄国发生二月革命,俄与德单独议和,退出战争,如果同盟国战胜协约国,那么美国100亿美元贷款将一笔勾销,利害攸关,不得不参战。

德国十一月革命:

1918年11月,德国爆发的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广大革命群众参加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基尔港水兵起义拉开了11月革命的序幕,革命推翻了霍亨索伦王朝的统治,后建立了以艾伯特为总统的资产阶级民主政府,因首都定在德国魏玛,又称魏玛共和国。德国十一月革命的爆发,迫使德国宣布停战,一战结束。


美国参加一战带来的优势:
1.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影响,一大部分国家伴随美国加入协约国;
2.美国向协约国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在物质上保证战争的最终胜利;
3.美国军队直接参与一战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争夺世界资源支配权的争霸战争,虽然美国在政策上坚持中立,同时向双方出售武器,发了战争财。
2.美国在根本的利益关系上与英法集团较为贴近,而德国的扩张政策与美国的利益有根本性的冲突,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也威胁到了美国的大西洋航线,因此美国实质上是较为偏向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集团。
3.美国也是一个战争的投机主义者,随着战争在消耗战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美国总统威尔逊早已认识到协约国集团更具备进行长期消耗战的能力,也就是说协约国集团更能取得胜利,美国应该支持协约国赢得战争,通过这场世界大战的胜利来拿到在世界上的主导权。
4.美国担心协约国的失败会加强日本在远东的势力,影响其在远东的利益。

一战的影响:
1.造成了人力,财力巨大的损失和破坏,对欧洲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
2.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俄罗斯,奥匈,德意志帝国瓦解,英国法国地位下降,美日兴起;
3.战争导致一系列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爆发,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促进了半殖民地,殖民地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潮;
5.促进了一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军事科学技术;
6.战后成立了相关的国际联盟来维护全新的世界秩序。

一战中阵亡的德军的陵园:

历数一战后的主要民族解放运动:
1.中国“五四运动”
2.朝鲜“三一运动”
3.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4.土耳其“凯末尔资产阶级革命”
5.埃及“华夫脱运动”
6.拉美的反美斗争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是俄国1917年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这次革命导致了1918年至1920年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的成立。因为革命发生在俄历(儒略历)10月,故称为“十月革命”。

《四月提纲》:

二月革命后,俄国形成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即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国内人民内部有一定的骚动。正当人民不知道何去何从之时,列宁同志从芬兰回到彼得格勒,对人民作了及时的指导。在1917年4月17日(俄历四月四日)的塔夫利达宫布尔什维克会议上作《四月提纲》。
《四月提纲》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的手中,第二阶段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和计划。
十月革命的特点:
1.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小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2.十月革命采用的是武装暴力夺取政权并取得胜利的形式。
3.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4.十月革命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联、急剧发展的不同性质的阶段。
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的对比:

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
1.俄国二月革命以后,临时政府坚持参战,形式严峻;
2.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要求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并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3.“七月流血事件”后,形式更加严峻,无产阶级革命一触即发。

十月革命最早在俄国发起的原因:

1.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中最薄弱的一环;
2.俄国国内矛盾,特别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矛盾尖锐;
3.一战对俄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同时激化了社会矛盾。

十月革命的主要事件:
1.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确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2.1917年7月,在布尔什维克领导的大型示威活动中,临时政府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七月流血事件”革命形式变的越发严峻;
3.1917年11月,伴随着阿芙乐尔号上的炮声,俄国十月革命爆发,革命爆发后的次日凌晨,布尔什维克攻占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大本营,十月革命宣告胜利。


阿芙乐尔号:


攻占克里姆林宫:



巴黎和会:
1918年1月到6月,一战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在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英法美操纵了会议,会议签订了对德的《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加以限制,还签订了同其他战败国的条约。形成了凡尔赛体系,确定了一战后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是协约国一方的分赃会议。

《凡尔赛和约》:

《凡尔赛和约》,全称《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它的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协约国和同盟国于1918年11月11日宣布停火,经过巴黎和会长达6个月的谈判后,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条约,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中国因巴黎和会对于中日青岛问题无法解决,进而爆发全国反日的五四运动。


凡尔赛会议的实质:
帝国主义战后重新瓜分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赃会议。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欧洲各国:

凡尔赛体系确立后留下的主要矛盾:
1.战胜国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对德国的过分削弱导致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
2.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之间的分赃不均导致矛盾;
3.帝国主义国家和苏联的矛盾;
4.帝国主义国家和殖民地人民的矛盾。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
1.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不得设防;
2.承认波兰独立,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等国;
3.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
4.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
5.德国应支付大量战争赔款等。

巴黎和会的影响:

1.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严重破坏了德国的独立和完整,加重了德国人民的负担,激起了德国人民的仇视。
凡尔赛会议三巨头:

左起劳合·乔治,克里蒙梭,威尔逊
历时92年,德国终于将一战战争赔款全还清:
据德国《明镜周刊》2010年9月28日报道,2010年10月3日是东西德统一20周年纪念日,同时也是德国完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部赔款的日子。届时,德国政府将向法国政府交付6870万欧元(6.23亿人民币)的最后一笔战争赔款。 按照一战后签署的《凡尔赛和约》,德国政府需要支付2690亿金马克的赔款,相当于9.6万吨黄金。但到1929年,这笔赔款被减少到1120亿金马克,必须在59年内付清。从1924年到1930年间,德国被迫发行大量外国债券以筹集这笔巨额赔款。1929年发生全球金融危机,德国于1931年暂停了每年偿付的赔款。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德国拒绝恢复偿还赔款。但在1953年的伦敦国际大会上,西德同意承担德国二战前发行的国际债券偿还责任。
按照伦敦大会规定,可以待德国实现统一后开始偿还赔款,只是要先行支付一笔利息。柏林墙倒塌后,德国实现了国家统一,此后德国开始偿还这些国际赔款,直到2010年10月3日还清最后一笔赔款。自一战战败后,德国历时92年才完全还清赔款。
国际联盟:
国际联盟,是《凡尔赛条约》签订后组成的国际组织,于1934年9月28日至1935年2月23日的最高峰时期,联曾拥有58个会员国。宗旨是减少武器数量、平息国际纠纷及维持民众的生活水平。其存在的26年中,国联曾协助调解某些国际争端和处理某些国际问题。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更使国联丧失了坚定温和的支持力量,因此最终国联无从阻止国际纠纷,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为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二战结束以后,随着各国矛盾的发展和激化,国联走向破产的境地,最后被联合国取代。
国际联盟的实质:
英法操纵的,为维持战后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国际联盟成立的背景:
1.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条件下,各国交往日益紧密;
2.国际背景:一战后,范战争的和平思潮兴起,需要一个具有政治约束力的国际组织来维护战后秩序;
3.提出: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主张建立国际联盟。

国际联盟的作用:
1.为维护世界和平起到一定的作用;
2.开创了国际合作新形式,为联合国的建立提供了经验;
3.为战后初期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推进的作用;
4.国际联盟建立在凡尔赛体系之上,为英法所操纵;
5.苏美等大国没有加入,缺乏权威性和普遍性。
国际联盟总部万国宫:

国际联盟的历史地位:
1.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政治组织,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2.作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组成部分,国际联盟实际上被英法操纵,始终代表部分帝国主义利益。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事件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是[ ]A、十月革命B、巴黎...”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