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地理

首页
  • 综合读图题
    读表1-1“1967-1997年太阳黑子的平均数量”、图1-5“1965-1995年发生磁暴的天数”回答:太阳黑子的某年平均数量与该年发生磁暴的天数呈________(正或负)相关,试解释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1-1    1967-1997年太阳黑子的平均数量
    年份
    1967
    1969
    1971
    1973
    1975
    1977
    1979
    1981
    太阳黑子平均数量
    93.8
    105.0
    66.6
    38.0
    15.5
    27.5
    155.4
    140.4
    年份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太阳黑子平均数量
    66.6
    17.9
    2
    本题信息:地理综合读图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 本试题 “读表1-1“1967-1997年太阳黑子的平均数量”、图1-5“1965-1995年发生磁暴的天数”回答:太阳黑子的某年平均数量与该年发生磁暴的天数呈________(正或负)相关,...” 主要考查您对

    地球的普通性

    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的行星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地球的普通性
    • 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的行星
    •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的普通性:

    太阳系有八大行星,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差异可将它们分为三大类即类地行星、巨行星及远日行星;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公转方向相同)、近圆性(公转轨道接近圆)及共面性(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三大特征。
    1、同向性:从北极上空看,各行星都按逆时针绕日旋转
    2、近圆性:运行的轨道都近似圆形
    3、共面性:各行星的轨道大体在同一平面上

    4、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与太阳系其他行星比并不特殊。

    :冥王星已经在2006年被剔除於九大行星之列,目前成为矮行星之一,太阳系仅剩下八大行星。


    地球的特殊性:

    1、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

    2、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有:
    外部条件:
    ①太阳光照稳定(太阳没有明显变化);
    ②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
    ③地表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
    ④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
    ⑤有液态水(地球内部热量产生水汽,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太阳辐射: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

    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太阳辐射的特点: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太阳辐射的意义:

    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1)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和风能、太阳能等常规能源。
    水能:是势位较高的水释放其势能转化成的动能。水分子向高处蒸发上升,来源于太阳给予的能量。
    风能:是地表大气受热不均产生的运动,其能量直接来于太阳辐射。
    煤、石油:是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生物体内固定的太阳能。
    太阳能:核聚变反应。
    (2)太阳常数: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在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平方厘米面积上,1分钟内接受到太阳辐射能量。春分、秋分时测太阳常数最佳。
    (3)我国年太阳能的地区分布及影响因素
    ①太阳能最丰富地区:青藏高原。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气少,尘埃少,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②太阳能贫乏地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原因:阴雨天多,云雾大,较多地削弱了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①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②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J-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④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是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能量来源。



    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布:

     1.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

    影响因素

    纬度

    地势

    天气

    日照时数

    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极圈以外地区夏季日照时数多于冬季 一般地势高的高原日照时数多于地势低的盆地 多阴雨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少,多晴朗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多
    年太阳辐射总量 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多 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 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2.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
    全球年太阳辐射量大体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因为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反之越少。

    3.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

    太阳常数:

     


    全球年太阳辐射的分布:

    全球年太阳辐射量大体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南、北半球纬度值相同的地区太阳辐射量随月份变化的规律相反,但不同季节表现出的结果并不相同。如图所示。
     

    我国太阳辐射的分布:

    我国太阳辐射分布的高值和低值中心均位于北纬 22~35之间;在北纬30~40地区,随纬度增高太阳辐射增加。具体分布如图所示。

    太阳活动的概念:

    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发生的大规模的运动,即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的不稳定状态的表现,但不影响太阳的基本稳定。
    其中黑子和耀斑是其主要标志。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如下图)

    ②对电离层的影响:扰动无线电短波通信。
    ③对地磁场的影响:磁针不能正确指向,即“磁暴”现象。
    太阳活动的表现:

    表现形式 概念 表现 平均周期 关系
    黑子 太阳表层温度较低的大气区域,看上去颜色暗一些,故称黑子 黑子的大小和多少,反映了太阳活动的强弱。一般黑子愈大、愈多,太阳活动越强 11年
    耀斑 太阳黑子活动的区域突然连在一起,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种能量把太阳上相应区域的气体加热到上百万摄氏度,会突然猛烈爆发并有增亮的现象 耀斑的出现与黑子的多少呈正相关,它总是以瞬时爆发为特征
    日冕 太阳表层经常有巨大的“火焰”喷射物向外伸展,叫做日珥 耀斑爆发后,飘忽不定的日珥增多、变大
    太阳风 太阳表面向外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 耀斑爆发后,太阳风的强度迅速增大

    太阳大气结构及太阳活动,由里到外(如图):

    光球层:黑子(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色球层:耀斑、日珥
    日冕层:太阳风(高能粒子吹向地球,在两极形成极光)


    发现相似题
    与“读表1-1“1967-1997年太阳黑子的平均数量”、图1-5“1965-1995年...”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