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政治

首页
  • 单选题
    当今世界石油资源日益紧缺,寻找其他可再生资源代替石油已是大势所趋。南京工业大学两位在读的博士生李恒和孙鹏经过无数次试验,最终在秸秆、薯干、甘蔗等价格低廉的植物中找到了石油的替代品。这说明

    [     ]


    ①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本题信息:2011年湖南省期中题政治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吴珊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当今世界石油资源日益紧缺,寻找其他可再生资源代替石油已是大势所趋。南京工业大学两位在读的博士生李恒和孙鹏经过无数次试验,最终在秸秆、薯干、甘蔗等价...” 主要考查您对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正确理解 认识误区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主体(即人)对客体(即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 把间接经验作为认识的来源。把认识的来源与获得认识的途径等同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把认识绝对化、思想僵化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能够检验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把科学理论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脱离实践、纸上谈兵,认识不为实践服务

提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2)方法论: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又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发现相似题
与“当今世界石油资源日益紧缺,寻找其他可再生资源代替石油已是...”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