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经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的新体制。
    材料二: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请回答:
    (1)请以英美内阁和议会的关系说明材料一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在选择和设计民主模式的思路方面,美国和中国有何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的美国领导人非常热衷于“输出(美国模式的)民主”,要求其他国家全盘接受美国民主模式。你对此如何评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上所述,你认为对世界各国不同的政治文明该持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3年同步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吴彤(高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经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的新体制。材料二: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 主要考查您对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美国的政治体制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 美国的政治体制

政治协商制度(政协制度):

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经常就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民主协商的一种制度。这是中国人民根据革命历史和现实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

1.我国的多党合作事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团结合作。
2.各民主党派是与共产党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这是因为我国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在政治目标和根本原则上具有一致性。
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与各民主党派作为亲密友党和参政党地位,决定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实质是团结合作,而不是多党竞争、轮流执政、互为对手、彼此倾轧的势不两立的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比较:

1.联系:
两者都是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不同之处:
(1)性质不同: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是我国的国家机构;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
(2)职能不同:
人民政协的职能主要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有权决定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物,而人民政协则是对上述问题进行协商。
(3)监督权不同:
人大监督是运用国家权力实行的监督,是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具有法律约束力;
而政协监督不具有国家权力的性质,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是一种民主监督。
(4)产生与组成方式不同:
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
政协委员由各方协商产生。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①形成: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职能的转变及定型: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它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③新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标志着这一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中共同民主党派的合作是政治合作。
政治合作就要有共同的政治纲领、政治原则,在重大问题上还要有共同的政治主张。没有这个政治基础,多党合作便无从谈起。
当前,这个政治基础包括我国的宪法、中共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些理论、纲领、原则和主张,往往是由中共首先提出并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等正确意见、达成协议的方式形成的。政治路线、方针、政策的决策者只能是一个,否则不能运作。到付诸实施时,组织指挥者只能是一个,否则也不能运作。好比交响乐团,在作曲时大家都可以提意见,各民主党派都应积极参与,这在中国叫做政治协商(当然政治协商并不限于决策之前),最后公认由共产党博采众议来定谱。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个决策者。多党合作这交响乐团里有许多诸如小提琴手、钢琴师等的演奏家,他们各有专长,甚至独具风格,但如果各行其是,乐团就无法奏出和谐、动听的交响乐章。关键是要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演奏多党合作这个“交响曲”的指挥者就是中国共产党,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政党,只有它才能担当中国人民领导核心的历史使命。这个领导核心地位不是中共自封的,而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在内的中国人民经过半个世纪以上胜利和失败的历史实践、经过欢乐和痛苦的反复比较做出的政治抉择。
在多党合作中,一党领导是前提,但多党合作对共产党的领导也是不可缺少的。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任何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民主党派成员虽然只有几十万,但他们正如毛泽东所说那样,是一根根头发,联系着一把把头发。共产党领导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善于从群众中吸取一切有益的养料,把群众中的正确意见集中起来,形成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智慧和力量。从一定意义上说,多党合作就是共产党贯彻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多党合作,共产党能够了解到不易得到的信息和呼声,听到不易听到的批评和建议,从而使共产党的决策更能与群众的脉搏合拍,改进工作,减少失误,更易于为各方面群众所接受,贯彻执行起来阻力小而助力多。这对于共产党领导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过程:
  (1)萌芽:
①16世纪初,枢密院正式成立,是代表英王权力的最高行政机关。             
②17世纪后期,英王在王宫的密室召集外交委员会的部分亲信,共商国是。            
③18世纪初,国王还有权根据自己的好恶来任免大臣。 
(2)开始形成:      
①自18世纪早期.英王乔治一世不再参加内阁会议,而是由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主持内阁会议。     
②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18世纪初期,辉格党因长期在议会下院占有多数,实际上掌握了政权。  
③国王的主要咨询机构逐渐发展成内阁,辉格党领袖华尔波尔实际上是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内阁制开始形成。   
(3)最终确立:
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完善,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2、主要职责:
 (1)内阁:对提交议会讨论的政策作出最后的决定,按照议会规定的政策行使最高行政权力,协调和确定政府各部的职权。   
(2)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内阁由议会产生,内阁阁员大都由议会议员兼任,集体对议会负责。
(3)首相:既是政府首脑,又是议会中多数党的领袖,但接受议会监督。 
3、组阁程序:    
(1)由英王任命在下院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政府首相。 
(2)再由首相根据国王授权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   
(3)最后呈请国王批准。
 4、内阁制原则:
(1)产生方式:下院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内阁成员由首相从下院多数党议员中挑选任命。 
(2)统治方式:全体一致,集体负责制。  
(3)去留方式:内阁失去下议院信任时,全体辞职或请求国王下令解散下院,重新进行大选。



美国的政治体制:

1、美国1787年宪法的组成:
(1)序言:阐述了联邦宪法的目的和宗旨。
(2)正文:共7条,分别对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加以说明和规定,并对其他问题进行了规定。
2、主要内容:
(1)确立代议共和制:以“主权在民”为宗旨,以代议制为基础。
(2)确立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联邦法院。
(3)确立了联邦制:对联邦和州的权利做了规定,联邦的地位高于各州
3、评价:
(1)历史意义:
①建立起总统制、联邦制、代议共和制相结合的国家制度。
②确立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原则,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多年问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③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仿。
(2)局限性:
①在奴隶制问题上,宪法间接承认了奴隶制的合法性。
②虽然阐明了主权在民原则,但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才有选举权。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