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历史

首页
  •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由于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对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
    材料二毛泽东在论证苏联的工业化时说:“苏联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材料三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说:“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脑,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每公斤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国家售价比购价高出5—6倍。结果,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几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农业危机。……苏联全国大约饿死了1000万人。”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苏联工业化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2)简要指出苏联工业化的方针和措施。
    (3)你认为苏联工业化带来了什么后果?

    本题信息:历史综合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由于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 主要考查您对

斯大林模式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

1、形成过程: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渐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2、主要特征(表现):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评价:
(1)积极影响:
在这种体制下,国家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是它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
(2)消极影响:
在经济建设中,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长期僵化的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对其他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会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种经济模式。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