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一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下列史实与汉武帝有关的是
    ①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②颁布“推恩令” ③强化监察制度 ④设置西域都护
    [     ]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本题信息:2011年同步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刘晓珊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下列史实与汉武帝有关的是①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②颁布“推恩令” ③强化监察制度 ④设置西域都护[ ]A.①③④B.①②④C....” 主要考查您对

汉武帝的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封国势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班超经营西域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汉武帝的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封国势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班超经营西域

中朝:
中朝又叫内朝,由皇帝左右亲信近臣构成,汉武帝时为加强皇权,提拔了一批有才干的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中朝实际上是在宫廷内逐渐形成的新决策机构。由侍中、常侍、给事组成中朝之职。

外朝:
以丞相为首组成的官僚机构处理一般政务的机关。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董仲舒为了适应汉武帝时期的大一统,他不但首倡儒学独尊,而且把孔子的学说宗教化,把封建专制制度理论系统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他宣扬“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念;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的实质是相同的:
秦朝的“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是确立的思想不同,但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的需要。
比较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大一统的政策:
1、政治方面:
(1)改革官职,组成内朝和外朝,加强皇权。
(2)大量选拔人才,重视官吏的任用与考核;实行刺史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官僚的控制。
(3)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4)强化完善封建法治,打击豪强地主势力,维护封建社会秩序。
(5)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和皇族的不法行为。在地方设刺史,负责监督地方官员。
2、军事方面:
三次反击匈奴,改变了汉朝与匈奴的关系中的被动地位;进军西南地区,征服东越南越,设置南海等九郡。
3、经济方面:
改革币制,铸造五铢钱,作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盐铁官营,由国君垄断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均输平准”平抑物价,征收大商人,高利贷者的财产税。
4、思想方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提倡大一统,儒学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汉武帝还创建了中央太学与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确立了封建官学制度。此外还崇尚法治。尊儒尚法是他实行统治的根本思想。
汉武帝:
 

如何评价汉武帝:
汉武帝时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的五十多年里,西汉国力最为强盛。他破格任用的人才,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的大一统逐渐巩固,加强了中央集权,使西汉出现了封建大一统的鼎盛局面。但是到汉武帝后期,他连年征战,迷信奢侈,重用酷吏,导致了社会动荡,农民暴动。在这种状况下,汉武帝主动颁布承认暴政的《罪己诏》,着手于恢复民力,避免了一场严重的社会危机,汉武帝时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班超出使西域:
东汉初年无力顾及西域,西域各国重新被匈奴控制。公元73年,为攻击北匈奴,协助东汉重建西域都护,恢复对西域的管辖,班超出使西域,以智慧和勇敢以少数人袭杀匈奴使臣。迫使鄯善、于阗两国归服汉朝。公元91年,班超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再度将西域隶属于东汉的统治之下。
班超出使西域的意义:
班超出使西域30年。恢复了东汉朝廷对西域的控制和中西交通,使得东汉和西域的经济文化得以继续发展。班超依靠东汉王朝的强大军事力量和西域人民希望摆脱匈奴残暴统治对他的支持,凭借这军事外交的卓越的才能和坚强不屈的勇气,取得出使西域的成功。他还派甘英出使大秦,虽然未到大秦,但是公元166年,大秦派使臣访问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

班超:


传奇人物班超:
班超为东汉立下了汗马功劳,功绩封候,是与他年轻时期的志向,他的智慧和勇敢是分不开的。年轻时,班超为官府抄写文书养家,曾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遂投笔从戎,这就是成语”投笔从戎”的典故。
后来班超出使西域的鄯善国,鄯善国王开始对班超到来“礼敬甚备”,但不久就冷淡下来,班超立刻判断出了匈奴使者来了,在危难时刻,班超鼓动随性人员“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遂以36人晚间火攻杀匈奴使者以及随行护卫上百人。班超将匈奴使者之首掷于鄯善王之前,迫使动摇不定的鄯善王归附东汉。这就是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典故。
发现相似题
与“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下列史实与汉武帝有关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