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一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令受其赐。
    材料二:“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材为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管仲是怎样改革的?对当时各国的形势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这首诗称赞的是谁?他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他修建的水利工程起了什么样的历史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是什么时期的哪位诗人所写的诗句?其代表作是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期中题历史材料题难度极难 来源:王亚杰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令受其赐。材料二:“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材为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主要考查您对

春秋争霸

都江堰

屈原——爱国主义诗人(《离骚》),战国编钟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春秋争霸
  • 都江堰
  • 屈原——爱国主义诗人(《离骚》),战国编钟

春秋争霸:
春秋争霸(前770年—前476年)发生在奴隶社会瓦解时期,在王位衰落的同时,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几个大的诸侯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在争霸过程中,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先后做过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尊王攘夷:
齐桓公执政以来,在管仲的辅佐下,经过了内政、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服。
晋楚争霸:晋文公即位后,整顿内政,训练军队,很快成为中原强国,后通过与楚国的城濮之战,成为了中原的霸主,之后百年晋楚争霸不断,楚庄王时,晋楚发生邲之战,晋军大败,楚国获得了中原霸主。


春秋争霸战争的实质:
奴隶主之间相互掠夺人口与财富,争取诸侯间的领导权的战争。

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
1、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促进了新的经济,社会制度的产生。
2、初步实现了局部统一,加速了各区域的民族融合,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3、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春秋时期形势图:
 

春秋五霸的另一种说法: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此说法见于《史记》。


都江堰: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组成,它代表我国当时先进的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都江堰示意图:


知识拓展:
都江堰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区以西的岷江上游。
是在战国末年,由时任秦国蜀郡郡守的李冰及其子主持建造的。它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唯一以无坝引水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具有引水灌溉、防洪排沙以及水运、城市供水的多重效用。
整个工程可分为渠首和灌溉水网两大系统,渠首又由鱼嘴(分水堤坝)、飞沙堰(泄洪排沙道)和宝瓶口(引水口)等三项主体工程以及金刚堤、人字堤等附属建筑组成。
两千多年来,由于都江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屈原:
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的一位优秀的政治家,爱国诗人,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等,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流传下来的。

《离骚》:
《离骚》是屈原最成熟的作品,是我国古代最宏大的一篇抒情诗,诗人把自然现象,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合成一体,编织成瑰丽浪漫主义形象,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结合。

曾侯乙编钟:
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以造型宏大,音质齐全优美,被中外学者称为“稀世珍宝”,说明在春秋时代,中国音乐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代伟大的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吸收了楚地民歌的精华并融合古代神话传说,形式活泼多样,表达了丰富的思想感情,对我国的文学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屈原:

屈原其人: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名平,出身于楚国贵族,生活在楚国由强大走向破败的时期,曾官至左徒,是国王左右的近臣,参与国家政令的起草和外交工作。屈原鉴于秦国对楚国的威胁,主张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上官大夫靳尚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仅阻止楚怀王接受屈原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屈原。后来怀王被囚秦国至死。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谗害,并遭到放逐。公元278年,秦攻破楚国首都,屈原对楚国未来深感绝望,在这一年的五月初五,跳入汨罗江自杀。屈原的政治生涯十分坎坷,但正是这坎坷的政治命运,他那与黑暗势力做斗争的遭遇,特别是长期的流放生活,使他有机会体验人民的疾苦,充分吸收民歌的营养,创创作了《离骚》、《天问》等20多篇不朽的篇章。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