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地理

首页
  • 综合读图题
    经济发展能源先行。人们把石油、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地命名为“石油心脏地带”,距油气来源较近的地区叫做“内需求月型地带”,距油气来源较远的地区叫做“外需求月型地带”。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下列各地区,位于图中“石油心脏地带”的是_______。(多项选择,填字母)
    A.中东(主要是波斯湾沿岸国家)
    B.拉美(墨西哥、委内瑞拉等)
    C.北非(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
    D.俄罗斯
    E.亚洲(中国、印尼等)
    F.北美(美国、加拿大等)
    G.西欧(英国、挪威等)
    (2)美国国内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但为什么还要将其列入“外需求月型地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虽然位于油气地缘经济格局的“内需型”及石油心脏地带内,但随着经济向前发展,国内油气供应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今后,我国将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这个矛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石油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对环境会产生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专项题地理综合读图题难度极难 来源:杨文静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经济发展能源先行。人们把石油、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地命名为“石油心脏地带”,距油气来源较近的地区叫做“内需求月型地带”,距油气来源较远的地区叫做“外需求月型...” 主要考查您对

主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表现

世界地理概况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主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表现
  • 世界地理概况

主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表现:

1、资源短缺
(1)产生: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2)表现: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及能源短缺。
(3)典型事例:华北平原用水紧张,非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

2、生态破坏:
(1)环境问题: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2)成因:自然植被遭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
(3)典型事例: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中国荒漠化趋势与沙尘暴,古巴比伦王国的小时;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等日益减少。

3、环境污染:

环境问题 成因 典型事例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坡污染 工业“三废”和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任意排放 泰晤士河的悲剧
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产、生活中大量的垃圾任意堆放 街道垃圾的任意堆放
嗓声污染 交通、工厂等 噪声—无形杀手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
海洋污染 各类污染物排人海洋 渤海湾赤潮、日本水误湾事件、墨西哥湾石油泄漏

世界的大洲和大洋:

1、七大洲

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
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
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

各大洲面积:亚洲4400非洲3000北美洲2400南美洲1800南极洲1400欧洲1000大洋州900

2、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最大海—珊瑚海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1、地形的概念: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




2、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

有的山地呈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方向延伸很长,叫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在成因上有联系的一系列山脉总称为山系,最突出的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和科迪勒拉山系。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分布的地区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叫山区

3、七大洲地形特色

地形特点:一般从海拔、起势起伏、地形的种类和分布等方面说明

 世界著名山脉、高原、平原:


世界居民和国家

1.世界的人口

(1)增长特点:速度加快,地区差异
(2)人口密度:
(3)分布及原因:稠密地区:亚洲东部、南部,欧洲及北美东部稠密地带:北半球中低纬近海地带原因: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历史悠久,工交、城市发达。稀疏地区:寒冷地带,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干旱荒漠、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
(4)人口问题增长过快——生态方面: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社会方面:粮食不足,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困难。停止或负增长:劳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龄化问题。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途径和目标:途径:控制人口数量,实行有计划地生育。目标: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5)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问题城市人口比重: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发达国家70%以上,发展中国家30%左右。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地面积少等。

2.人种、民族、语言、宗教

(1)人种:黄、白、黑
注意:印第安人、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均属于黄种人。
世界人种的分布:

 (2)民族:世界近2000个,人数最多汉族。
民族与种族的区别:
民族:是指生活在一个地区的人们,经过较长的历史时期,形成共同的生活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等。具有这些共同的特征的人们,就成为一个民族。
与种族的区别:
(1)同一人种可以分属不同的民族,且各民族人口多少不等;
(2)人种的不同是从外貌上加辩别的,民族的不同则从有无共同的生活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方面加以区别。
(3)世界上主要为3个种族,而民族却有2000多个。且各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很大。语言:世界上共有2000多种语言,有的有文字,有的无文字 

 (4)宗教


发现相似题
与“经济发展能源先行。人们把石油、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地命名为“石...”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