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地理

首页
  •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9年7月14日02:05在台湾花莲海域(24.1°N,122.2°E)发生6.7级地震,深度6公里。
    材料2:
    中央气象台消息,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于2009年8月7日23时45分在台湾花莲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3级。下图为“莫拉克”台风移动路径及影响范围示意图。

    (1)台风是_______________(天气系统)强烈发展的结果。受其影响,8月7日8时花莲县的主导风向是
    ___________。
    (2)“莫拉克”台风登陆给台湾花莲县带来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统计分析,台湾地震频繁发生,请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0112月考题地理材料分析题难度较难 来源:杨文静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1: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9年7月14日02:05在台湾花莲海域(24.1°N,122.2°E)发生6.7级地震,深度6公里。材料2:中...” 主要考查您对

中国的地质灾害

中国的气象灾害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中国的地质灾害
  • 中国的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1、地震
(1)我国地震的基本特点:分布范围广;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危害大。
(2)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处于地壳活跃地带
(3)我国地震的分布:


2、泥石流和滑坡灾害
(1)泥石流: 定义: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类型:
①暴雨泥石流:西部和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渡带
②冰川泥石流:102°E以西的高原
(3)泥石流发生的条件:
①地形:坡陡谷深的山区
②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③植被:缺乏,山坡表层缺少保护
④气候:暴雨或连续性降雨或冰雪融水汇集
(4)泥石流分布地区:
以燕山、太行山、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和乌蒙山一线为界——以西:呈带状或片状;以东:呈零星分布
(5)滑坡
①定义: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②我国滑坡的分布:
空间分布: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稀疏;西部:密集
时间分布:6-8月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成因上的关联性: 我国川、滇、黔地区

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发地质灾害。
中国的气象灾害——寒潮:

概念 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
形成原因 形成寒潮的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
发生日期 9月至次年5月,高峰期:3-4月和10-11月
路径 偏西路径、偏北路径、东北路径
天气特征 北方:大风、降温、雨雪、箱冻、暴风雨,有时还带来沙尘暴南方:降温、冻害、雨雪
影响地区 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影响。其中:东北(次数)最多、华北次之、西北、长江流域、华南最少
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 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
危害 强烈降溢造成冻害,大风能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冻雨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
防御措施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监渊和预报,采取防寒措施

 


寒潮的“功”与“过”:

寒潮产生时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但并不是“百害而无一利”,具体如下所示:

预防措施:

气象部门:发布准确的信息和警报。个人:做好防寒准备。

其他气象灾害: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其中气象灾害的发生比较频繁,危害比较严重,除寒潮外主要还有以下几种:

灾害 成因 我国的时空分布 危害 防御措施
台风 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烈发展的气旋 每年的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海南、福建、浙江等省区 给沿海地区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①加强监测和预报
②及时发布台风预报和警报
③建沿海防护林
暴雨洪涝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 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和我国东部地区。春季在珠江流域,夏秋季在江淮地区和北方 淹没工厂和农田,造成作物减产;影响交通;有的会危及人民的生命 ①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进行监测
②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
③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防洪
干旱 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 华北地区多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伏旱 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①改变农业结构
②种植耐旱作物 ③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④营造防护林

寒潮的产生原理: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1: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