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地理

首页
  • 单选题
    汶川县位于我国四川省的西北部山区,2008年5月12日这里发生了里氏8级的大地震。据此回答1—6题。

    1、汶川县发生大地震的原因是
    [     ]

    A、火山喷发
    B、人类活动
    C、地壳运动
    D、气候异常
    2、读地震构造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位于震源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3、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原因是我国处在了三大板块交界处
    [     ]

    A、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B、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C、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D、大西洋板块、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4、2009年4月4日为清明节,全球华人共祭地震遇难同胞。此时地球公转位置比较接近图中

    [     ]

    A、①
    B、②
    C、③
    D、④
    5、汶川县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

    A、水运
    B、铁路
    C、公路
    D、航空
    6、下列高原中,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
    [     ]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本题信息:2009年0103期中题地理单选题难度较难 来源:杨文静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汶川县位于我国四川省的西北部山区,2008年5月12日这里发生了里氏8级的大地震。据此回答1—6题。1、汶川县发生大地震的原因是[ ]A、火山喷发B、人类活动C、地...” 主要考查您对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中国的地质灾害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 中国的地质灾害
  •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地球自转的特点:

(1)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2)周期: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的时间。1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1太阳日为24小时。
如下图是恒星日和太阳日比较。地球在轨道上有三个不同位置:
第一个位置上E1,太阳和某恒在P地同时中天,这是一个恒星日和一个太阳日的共同起点。
在第二个位置上E2,地球完成自转一周,恒星再度在P地中天,一个恒星日终了,但正午尚未到来。
到第三个位置上E3时,太阳第二次在P地中天(SPE3在同一直线上),从而完成一个太阳日;那时恒星早已越过中天。
读这个图必须注意,在太阳系范围内,太阳是中心天体,它的光线是辐散的;恒星无比遥远,它的光线可看作平行的,图中所示三颗星,指的是同一颗恒星。太阳日是日常生活的周期,古人云:日出而作日没而息。

(3)速度:
线速度: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线速度最大(约为1670km/h),向高纬递减,两极为零。纬度为α°的某地其线速度约为1670km/h×cosα°
角速度: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地球各地角速度(两极为零)相等,为15°/小时。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

(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沿逆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
(2)轨道: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周期:一个回归年=365天5小时48分46秒,每年的365天是回归年的近似值,一年扔掉近6小时,故4年一润,闰年为366天。(太阳周年运动为参照)
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以恒星为参照物)
(4)地球公转速度
公转角速度:绕日公转一周360°,需时一年,大致每日向东推进1°。
公转线速度:平均每秒约为30千米。
1月初过近日点,7月初过远日点。
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有近日点、远日点之分。大约每年1月初过近日点,7月初过远日点。日地距离的远近对地球四季的变化并不重要,因为一年中日地距离最远是1.52亿千米,最近是1.47亿千米,这个变化引起一年中全球得到太阳热能的极小值与极大值之间仅相差7%。而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南北半球各自所得太阳的热能,最大可相差到57%。可见,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决定地球四季变化的重要原因。当地球过近日点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所获得的太阳热能超过北半球,因此,南半球正值夏季,北半球自然是处于冬季了。同样道理,地球过远日点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所获得的太阳热量超过南半球,所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处于冬季。此外,地球公转速度也有影响作用,地球过近日点时公转速度很快,过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慢。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1、地震
(1)我国地震的基本特点:分布范围广;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危害大。
(2)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处于地壳活跃地带
(3)我国地震的分布:


2、泥石流和滑坡灾害
(1)泥石流: 定义: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类型:
①暴雨泥石流:西部和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渡带
②冰川泥石流:102°E以西的高原
(3)泥石流发生的条件:
①地形:坡陡谷深的山区
②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③植被:缺乏,山坡表层缺少保护
④气候:暴雨或连续性降雨或冰雪融水汇集
(4)泥石流分布地区:
以燕山、太行山、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和乌蒙山一线为界——以西:呈带状或片状;以东:呈零星分布
(5)滑坡
①定义: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②我国滑坡的分布:
空间分布: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稀疏;西部:密集
时间分布:6-8月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成因上的关联性: 我国川、滇、黔地区

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发地质灾害。

交通运输:

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它是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四种交通工具的比较:

选择交通工具的原则——多快好省:


发现相似题
与“汶川县位于我国四川省的西北部山区,2008年5月12日这里发生了...”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