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探究题
    1929~1933年,从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危机期间,美国失业人口达到1700万人。为了解决失业人口的生存和就业,罗斯福在实施的,一是“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即以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开发矿藏而增加就业岗位来代替对失业人口的直接钱粮赈济(救济);二是成立“劳动营”,把失业人口集中起来种树、修路、疏沟,付给他们劳动报酬。通过这些积极措施,解决了几百万人的生存与就业。
    阅读材料后思考:为了解决城镇和农村贫困、失业人口的生存和就业问题,我国政府想尽了各种办法,其中之一就是给城乡贫困、失业人口发放救济金和救济粮。这一办法虽一时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但也使一些本有劳动能力的人养成了等靠要和好吃懒做的坏习惯。从上面材料中罗斯福解决失业人口生存和就业的办法中,你认为我国应如何解决城乡贫困、失业人口的生存、就业问题?用简练的语言分层写出3条办法或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同步题历史探究题难度较难 来源:王志齐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1929~1933年,从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危机期间,美国失业人口达到1700万人。为了解决失业人口的生存和就业,罗斯福在实施的,一是“以工代赈、...” 主要考查您对

罗斯福新政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是指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所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新政以增加政府对经济直接或间接干预的方式大大缓解了大萧条所带来的经济危机与社会矛盾。通过国会制定了《紧急银行法令》、《国家产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社会保障法案》等法案。直到二战之前,美国已经很恢复到经济危机之前的水平。

3R政策:

罗斯福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被称为“新政”,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改革(Reform)。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罗斯福新政的核心:

最大限度的保护中小资产阶级和下层群众的利益,使社会秩序逐渐稳定。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1.采用新的理论知道——凯恩斯主义指导经济;
2.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同时采取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借鉴和继承,促使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进入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1.1929经济危机导致社会生产力严重下降,金融业濒临崩溃,各大企业破产;
2.美国失业率极高,民众没有收入,生活困难。

罗斯福新政的意义:

1.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2.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3.促使美国从经济危机中走了出来,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4.促使美国改变原有外交政策,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5.遏制了美国滋生的法西斯主义。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发现相似题
与“1929~1933年,从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危机期...”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