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在中西文化交流上,我国历史上从汉朝至清朝几个朝代都有不同表现。阅读下列几段话,回答问题。
    汉唐虽然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决不介怀。
    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传播到欧洲(“中学西传”),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清代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
    中国近代前期,西方科技文化不断涌入中国(“西学东渐”),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
    (1)汉唐与清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元时期,科技文化“中学西传”有哪些具体表现?分别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出现“西学东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3年同步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陆丹阳(高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在中西文化交流上,我国历史上从汉朝至清朝几个朝代都有不同表现。阅读下列几段话,回答问题。汉唐虽然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 主要考查您对

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海禁”与“闭关锁国”

四大发明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 “海禁”与“闭关锁国”
  • 四大发明
  •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

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①两汉时期,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曾多次派人赴汉,先后会见汉武帝和光武帝,加强了双方的联系。那时,中国与朝鲜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朝鲜特产檀弓、果下马等输入中国,中国的铜镜,漆器等工艺品,以及铁质生产工具等输出到朝鲜。
②中日隔海相望,很早就有密切联系。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东汉光武帝时,“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赐以印绶”。后来,倭国又“遣使奉献”。通过不断交往,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
③两汉时期,中越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越南的象牙、犀牛、珍珠等不断输往中国。中国的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也在越南推广。
④汉武帝以后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西沿海岸线、印之半岛南下,绕过今天的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
⑤与西亚、欧洲的往来,安息是西亚的大国,与汉朝交往频繁。安息利用路上丝绸之路与汉朝频繁交往,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在汉朝与大秦之间,进行丝绸转手贸易,大获其力。

丝绸之路:

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称于后世的“丝绸之路”。


两汉时期对外关系的主要特点:

①东亚文化圈的范围由中国大陆地区不断向整个东亚地区扩展,影响不断深入。
②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其影响突破了东亚范围开始走向世界,远及欧洲和非洲,开辟了东西文化交流的新纪元。
③以商贸为主,具有相当程度的单向性。
④中外交往以陆路为主,水陆并举。


两汉对外关系概况:

地区 国家 内容
政治互派使节互通友好 经济贸易往来互通有无 文化交流互补学习
东亚 朝鲜 三韩遣使赴汉 入:檀弓、果下马、
出:铁器、铜镜
日本 汉武通使光武赐印 出:铁器、铜器、丝帛
东南亚 越南 出:铁器牛耕技术、水利技术
入:象牙、犀牛、珍珠
西亚 安息 使臣往来 优越地理条件从事转手贸易
欧洲 大秦 甘英出使大秦大秦王安敦遣使

两汉时期对外关系活跃的原因和条件:

1、两汉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2、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3、文化繁荣,许多成就居世界领先地位,对周边各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4、交通发达,道路畅通,提供了便利条件; 
5、政府实行较开明的外交政策,与各国友好往来。 

丝绸之路开辟的背景与条件: 

1、国家的强盛与文化的发达;
2、张骞出使西域为中西交通沟通起了决定性作用;
3、政府的重视与保护。

海上丝绸之路路线:

广东沿海港口——沿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抵达印度半岛南端。

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

1、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还从海路沟通了东、西方外交圈。
2、它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扩大了秦汉文化对外的影响。


三韩:

三韩,即马韩、辰韩、弁韩,是朝鲜半岛南部的三国。据《后汉书·东夷传·三韩传》记载:“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韩。马韩在西,有五十四国(这里所谓“国”,指的是当时的部族)……南与倭接。辰韩在东,十有二国,其北与濊(wèi)貊(mò)接。弁韩在辰韩之南,亦十有二国,其南亦与倭接。凡七十八国,伯济(后来中国古代史书又把它译为百济)是其一国焉。大者万余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地合方四千余里,东西以海为限,皆古之辰国也。……(辰韩)国出铁,、倭、马韩并从市之,凡诸货(贸)易,皆以铁为货。”

倭:

中国古代称日本人及其国家为“倭”。据《后汉书·东夷传·倭国传》记载:“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其大倭王居邪马台国,建武中元二年(57),倭奴国……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东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倭国王帅升等……愿请见。桓灵间,倭国大乱,更相攻伐,历年无主。有一女子,名曰卑弥呼,长年不嫁,事鬼神道,能以妖惑群,于是共立为王。”  

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的西传:

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的铁器西传,以其优质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古罗马著名的自然科学家普林尼在他的著作中就指出,世界上没有一种钢铁制品能同中国的产品媲美。   
中国的丝绸驰名世界。随着丝绸贸易的发展,西方把中国叫做“丝国”,古希腊人把中国称为“赛里斯”,其字音就是由“丝”字派生而来的。2世纪时,希腊地理学家波桑尼阿在《希腊纪事》中写道:“赛里斯人制衣服的纤维材料则不是用植物外衣制造,而是另有如下不同的方法。赛里斯人国内有一种昆虫,希腊人称为‘赛尔’,但赛里斯人自己则给它别的名称。它的大小是最大甲虫的两倍,但在别的方面,它却像树下结网的蜘蛛……这种动物的产品是一条细丝,缠绕它的脚下。”6世纪时,东罗马(拜占廷)帝国史学家普罗科皮乌斯的《战争史》记载:“某些和尚从印度来,闻悉查士丁尼皇帝素怀夙愿,欲使罗马人不再向波斯人买丝……他们说,在印度各国的北方,有一个叫塞林达的国家,他们曾在那里度过漫长岁月,确实懂得可能在罗马人国土内产丝的办法。……于是他们又一次到塞林达去,把虫卵带回拜占廷来,并照上面说过的做法,使卵蜕变成虫,这种虫就饲养在桑叶上面,从此,在罗马人的土地上就能够生产蚕丝了。”

海上丝绸之路: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一说在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东北部,一说在今马来西亚的马来半岛西部);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今缅甸勃固附近);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今缅甸伊洛瓦底江沿岸);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今缅甸境内,一说卑谬附近,一说蒲甘城附近,一说曼德勒附近)。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今印度马德拉斯西南的康契普腊姆),民俗略与珠(今广东琼山)相类,其州广大,户口多,多异物。自武帝以来……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所至国皆禀食而耦。……又苦逢风波溺死,不者数年来还。大珠至围二寸以下。平帝元始中,王莽辅政……厚遗黄支王。……自黄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一说为今新加坡皮散岛,一说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东部的皮散岛,一说今马来半岛上),船行可二月,到日南、象林界云。黄支之南有已程不国(一说今斯里兰卡,一说在今印度南部),汉之译使,自此还矣。”



唐朝对外关系的特点:

1、交流频繁,盛况空前;
2、兼收并蓄,广泛吸纳外国先进新鲜事物。
3、隋唐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国际交流中心。

汉唐中外交往有不同的特点:

1、对外交通:汉陆路为主;唐水陆并举。
2、对外交往类型:汉以商贸为主;唐使臣、商贸交往、文化交往全面展开。汉基本没有使臣交往。唐与朝鲜、日本、印度等互有使臣。
3、贸易内容:汉以丝和丝织品为主;唐以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商贸物品大为增多。
4、汉商贸基本上单向性;唐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不仅传播唐的先进文化,也广泛吸收外来文化.


汉唐中外交往有不同的特点:

1、对外交通:汉陆路为主;唐水陆并举。
2、对外交往类型:汉以商贸为主;唐使臣、商贸交往、文化交往全面展开。汉基本没有使臣交往。唐与朝鲜、日本、印度等互有使臣。
3、贸易内容:汉以丝和丝织品为主;唐以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商贸物品大为增多。
4、汉商贸基本上单向性;唐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不仅传播唐的先进文化,也广泛吸收外来文化.


隋唐时期对外交通发达的原因:

1、隋唐时期,封建经济繁荣,文化先进,尤其是唐朝在国际上有很高的声望,对各国有很强的吸引力,来华的使者和商人日益增多。
2、唐政府鼓励外商来华的政策,给对外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
3、中外交往的日益频繁,需要对外交通的进一步发展。

唐朝对外关系盛况空前:

主要表现:
1、交通空前畅:陆路以长安为中心,向东到朝鲜,向西到印度,伊朗,阿拉伯和欧非等国;海路从登州扬州到日本韩国,从广州出发可到波斯湾。
2、范围空前广阔:除东亚日本新罗,西亚波斯大食,南亚印度外,和欧洲东罗马,甚至非洲也有联系交往。
3、交流空前密切、形式多样:不仅有政治遣使,经济相互交流,文化相互吸收,还有留学等。
4、影响空前深:中华文化圈形成和扩大,日本新罗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模仿唐朝制度,中国的造纸术外传,十进位等技术外传,中华文化圈扩大。

唐朝对外友好交往作用:
1、唐朝的对外关系发展使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在世界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2、同时通过对外交往,唐朝学习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进一步促使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也丰富了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

唐朝对外关系对我们今天的启迪:
1、我们也必须具备安定团结的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同时,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的经济文化达到一定的水平。这样才有条件投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
2、我们必须学习唐朝有着广博的胸怀,同其传播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善于吸收他国之长,为己所用,有容人之度量。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海禁”与“闭关政策”政策:

1、原因:
①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它使封建统治者自我满足,味于世界大势,盲目排外。
②封建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明朝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统治;清朝统治者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③倭寇骚扰与西方殖民者的扩张。明朝中期以后,日本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日益严重,西方殖民者向东方的殖民扩张日益疯狂,威胁中国沿海安全和清政府的统治,这是清政府实行此政策的客观原因。
从根本上看,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2、表现:
①明朝:实行海禁;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②清朝:海禁、迁界;闭关锁国,只留极少口岸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商行统一对外贸易。
3、影响:
①曾起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②严重阻碍了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交流,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 


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后果分析:

1、原因:
①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
②清初实行海禁主要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特别是要割断东南沿海人民同台湾郑氏政权的联系。后来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是担心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也受统治者盲目自大观念的影响。
③从根本上看,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是由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决定的。
2、后果:
①明代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封建自然经济,使之难以瓦解;
②“海禁”的后果:日本对中国的商品需求量扩大,“海禁”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造成中国落后于世界;
③清代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隔绝了中西文化交流,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四大发明:

1、内容:
纸、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
2、意义:
推动欧洲社会在文化、思想、航海及政治上的巨大进步;欧洲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推动全世界人类文明的进步。


中国古代科技的基本特点:

中国古代科技曾经走在世界前列,一度被称为“发明和发现的国度”。除四大发明之外,还有众多世界之最,例如东汉的《九章算术》,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这本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再如,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纵观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因此,中国文化具有强调实用技术,忽视抽象科学的倾向。中国传统学术中的实用之学如农学、医学、地学、天文历算之学等有比较突出的成就,就反映了这一特点。西方的亚里斯多德就以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自然界,创建了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同时,这些科技成就与农业及其人与自然的和谐密切关联,发达的应用数学、天文测量及其系统的农学都与农业文明息息相关,而发达的中医学及其中药学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正与儒家的“天行有常”“天人合一”契合。


四大发明概述:

(1)概况: 
①造纸术 
A.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
B.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 
C.魏晋南北朝,造纸技术进步明显。(普及) 
D.唐宋时期,造纸工匠被俘,造纸术被传入阿拉伯。(欧洲和北非) 
②印刷术 
A唐,中国出现雕版印刷。 
B.宋代,雕版印刷黄金时期,彩色套印技术。 
C.北宋,毕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 
③火药:     
A.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B.宋代,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④指南针 
A.战国,发明“司南”。
B.北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2)影响: 
A.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 
B.火药传入欧洲,推动火药武器的发展,靠冷兵器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C.指南针,促进了航海,迎来了地理大发现。 
D.印刷时,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四大发明对欧洲由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起了重要作用,推动欧洲率先迈入近代社会。

四大发明的外传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4世纪起,造纸术传到朝鲜和日本,8世纪经阿拉伯传到非洲与欧洲。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传入欧洲;元朝时,火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中国印刷术由波斯传到西方。14世纪欧洲出现木版雕印的印刷品。1450年前后,德意志出现受中国活字印刷影响的金属活字印刷书籍。
1、纸的广泛使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打开了欧洲“知识普及”的道路。
2、指南针应用于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如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3、火药推动军事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促成了西欧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4、印刷术为欧洲走出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中国的四大发明极大地推动了欧洲迈向近代社会的进程,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造纸术: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在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纸的质量和产量不断得到提高,唐代时传入阿拉伯帝国,后来,随着阿拉伯帝国对北非和欧洲的战争,造纸术传入北非和欧洲。
1、发明:
①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造纸术发明之前,甲骨、竹简和绢帛是古代用来供书写、记载的材料。但是甲骨、竹简都比较笨重,秦始皇一天光阅读奏章,就要整整一车;有些书是用丝绸做的,代价昂贵,得不到普及。在西方,纸未引进以前的大多数书是用牛皮纸和羊皮纸制成的,这两种纸就是经过特殊加工的羊皮和小牛皮。牛羊皮纸和纸莎草纸都是稀罕之物,而且造价昂贵,不便于普及。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根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我国已经有了麻质纤维纸。
②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
汉和帝时,蔡伦(?—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入宫做皇帝的侍从,后来升任“尚方令”,负责管理皇室工场,监造各种器械。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在洛阳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纸技术明显进步——白度增加,质地细腻,产量大增,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书写材料。
④唐宋时期,竹纸、皮纸成为主要品种。
2、外传:
向东,由朝鲜传入日本;向西,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造纸术在公元七世纪经过朝鲜传入日本,八世纪中叶经中亚传到阿拉伯。
在阿拉伯(古时称“大食”)的报达(今伊拉克的巴格达)、大马色(今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和撒马尔罕等地组织第一批造纸工场的时候,还是我国造纸工人亲自传授技术以后兴建的。
阿拉伯最初造的麻纸,用破布做原料,采用的是我国的技术和设备。阿拉伯纸大批生产以后,就不断向欧洲各国输出,于是造纸术也随后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公元十二世纪,欧洲最先在西班牙和法国设立了纸厂,十三世纪在意大利和德国也相继设厂造纸。到十六世纪,纸张已经流行于全欧洲,终于彻底取代了传统的羊皮和埃及纸莎草纸等,此后纸便逐步流传到全世界。

印刷术:

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1、发明:
①隋唐出现雕版。
印刷术至迟到东汉末年的熹平年间(公元172-178年),出现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的隋朝,人们从刻印章中得到启发,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印章在先秦时就有,一般只有几个字,表示姓名,官职或机构。印文均刻成反体,有阴文、阳文之别。在纸没有出现之前,公文或书信都写在简牍上,写好之后,用绳扎好,在结扎处放粘性泥封结,将印章盖在泥上,称为泥封,泥封就是在泥上印刷,这是当时保密的一种手段。纸张出现之后,泥封演变为纸封,在几张公文纸的接缝处或公文纸袋的封口处盖印。雕版印刷的起源时间在公元590~640年之间,也就是隋朝至唐初。唐初已有印刷品出土。
②北宋时期,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毕升(1000-1051),北宋布衣,淮南路蕲州蕲水县直河乡(今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墩村)人。初为印刷铺工人,专事手工印刷。他在印刷实践中,深知雕版印刷的艰难,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在唐代发明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于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平民毕升创造了胶泥活字印刷术。毕升还试验过木活字印刷,由于木料纹理疏密不匀,刻制困难,木活字沾水后变形,以及和药剂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等原因,所以毕升没有采用。毕升的胶泥活字版印书方法,如果只印二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升份,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比雕版印刷要优越得多。现代的凸版铅印,虽然在设备和技术条件上是宋朝毕升的活字印刷术所无法比拟的,但是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完全相同的。
③活字印刷术的推陈出新。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以后,朝鲜人民又开始用泥活字等方法印书,后来又采用木活字印书。到了十三世纪,他们首先发明用铜活字印书。我国使用铜活字印书比朝鲜稍晚。朝鲜人民还创造了铅活字、铁活字等。
然而,真正利用油印技术印刷文件的人是旅居英国的匈牙利人盖斯特泰纳。1881年左右,他用涂蜡的纤维纸作为模版,用铁笔把要印刷的资料刻于其上,铁笔刻写之处,纤维便出现微孔,然后将油墨刷于版上,用滚筒压紧推动,使油墨透过蜡版,粘附在下面的纸上。
发明家爱迪生在20世纪初也对孔版印刷进行过研究,他把铁笔与马达配合起来,通过控制马达来使铁笔在纸上刻划,制成油印版。虽然这处方法当时未得以广泛重视,未能投入实用,但其原理却启发了后人。1888年,盖斯特泰纳用打字机代替铁笔,他将打字机上的色带卸下,使字直接打在蜡纸上,字迹在蜡纸上留下痕迹。卸下蜡纸,铺于纸上,涂墨压印,获得了成功。10余年后,奥地利人克拉博发明了旋转式油印机,使得油印的速度大大地提高。
2、外传:
毕升的胶泥活字首先传到朝鲜,称为“陶活字”。后来又由朝鲜传到日本、越南、菲律宾。十五世纪,活字板传到欧洲。
公元1456年,德国的戈登堡用活字印《戈登堡圣经》,这是欧洲第一部活字印刷品,比中国的活字印刷史晚四百年。活字印刷术经过德国而声速传到其他的十多个国家,促使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十六世纪,活字印刷术传到非洲、美洲、俄国的莫斯科,十九世纪传入澳洲。从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传遍全世界。全世界人民称毕升是印刷史上的伟大革命家。


西学东渐:

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其虽然亦可以泛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在这段时期中,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藉由来华西人、出洋华人、各种报刊、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作为媒介,以澳门、香港、其它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作为重要窗口,西方的哲学、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地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应用科技、史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于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重大影响。


西学东渐阶段:

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①鸦片战争之前的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
②鸦片战争期间直到五四运动前后。

西学东渐的传入过程:

1、中西交往由来已久,有记载的直接往来最早可追溯到东汉,以后几乎历代不竭。16—18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中,耶稣会传士发挥了主要作用。其中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最为突出。
2、来华的传教士为了取得合法的传教地位,尽力地结交士大夫,讨好皇帝。在此过程中,把西方的一些科学文明成果带到了中国。1601年,利玛窦向明神宗万历皇帝进献了《坤舆万国全图》,这使他引进的西方世界地图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利玛窦是第一个将世界地图传入中国的人,同时也就将西方先进的地理学知识和测绘技术介绍进来,为我国近代地理学、制图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开明士大夫如徐光启等人,积极引进西学,为中国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3、传教士客观上在当时承担起了西学东渐的历史使命。他们具有开拓性的工作,构建了中国近代科学基础的主要方面。于是,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的专家李约瑟指出,中国的经验科学不再明确地划分为西方的或中国的,而是已成为“近代科学”。传教士们还把中国的儒学和道家学说介绍到了西方,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也作出了贡献。
4、综上所述,文化的进步与发展需要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没有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就很难有文化的创新。


发现相似题
与“在中西文化交流上,我国历史上从汉朝至清朝几个朝代都有不同...”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