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上谕称,“叠据中外臣工条陈时务,详加披览,采择施行,如修铁路、铸钞币、造机器、开矿山”,要“以恤商惠工为本源”。
    材料二 清廷上谕:“马关商约于我华民生计,大有关碍,亟宜设法补救以保利权。…振兴商务,为富强至计,必须讲求工艺,设厂制造,始足以保我利权。”
    材料三 盛宣怀于光绪二十二年,向朝廷条陈自强大计, “必兴商务,然后可以扩利源”,同时提出“广制造、兴矿政,以开源也”。清延上谕表示:“自来求治之道,必当因时制宜,况当国事艰难,尤应上下一心,图自强而弭隐患。”
    材料四 “卡若栉比(如梳子齿),法若凝脂,一局多卡,一卡多人,只鸡尺布,并计起捐,碎物零星,任意扣罚。”……张謇指出:“各省农工商务诸事创办之始,率以重税困之,虽商民之破家堕业而有所不顾,至令民间动色相戒,视国家兴利之说为陷阱之尤。”
    ——以上材料引自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

    材料五 甲午战争前后中国的近代企业

    (1)从材料一看,清政府在经济政策方面有何变化?从材料五看,这种政策变化有何成效?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导致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3)材料四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所反映的本质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的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本题信息:2012年同步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苑爽娜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上谕称,“叠据中外臣工条陈时务,详加披览,采择施行,如修铁路、铸钞币、造机器、开矿山”,要“以恤商惠工为本源”。...” 主要考查您对

《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张謇和大生纱厂)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 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张謇和大生纱厂)
  •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

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1、原因:
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要求清政府增加偿还借款的本息;从1896年起,清政府每年要偿还外债本息2000万两白银,到1898年又增加到2500万两白银。
②各地的自然灾害,不得不增加经费兴修水利和赈灾等,引发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2、措施:节支增收
(1)增额度:增加地丁银等旧税的征收额度;
(2)降薪俸:降低官员薪俸;
(3)裁军节支:裁减军队,节省军费开支;
(4)增税收:加强鸦片税的征收,增加商税;扩大纳官等。
3、结果:
①遭到官员的抵制,成效甚微;
②封建官僚转嫁负担,使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1)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使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甲午战争后,资本输出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列强掠夺中国的主要形式,同时也为列强的商品输出开辟了道路,这使得在甲午战争前已经逐渐解体的自然经济,在许多地区已经是面临崩溃瓦解的境地,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中国贫穷落后的同时,也冲击了中国落后的政治经济制度,传播先进生产方式和思想。
(2)一些爱国人士把发展工业当作挽救民族危亡的手段,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
(3)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后允许外资在华设厂,无法再禁止中国人设厂,又为了利于增加税收,便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表现:出现兴办民族工业的浪潮。
3、困难:举步维艰
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由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而不是资产阶级领导),从军事工业起家(而不是从民用工业起家),直到甲午战后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才成为中国近代化主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造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弱、人才缺等不足,导致竞争性不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产生的,资本家又多是官僚地主、贵族商人转化而来,对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必不可免地具有一定的依赖性,造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只能在某些轻工业部门艰难成长,重工业几乎为零。而且,中国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分布不平衡。这种畸形的民族工业,不可能使中国走上近代化正常发展道路。
4、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掀起拯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经济力量的增长,不仅要求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制度,建立一个符合自己阶级利益的政权,在中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挽救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从此,掀起拯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

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状况:

甲午战争后商办企业在总资本额上占中国产业资本总数的70%,而官督商办、官办企业仅占30%。说明当时出现了一个兴办民族工业的浪潮,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但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艰辛而缓慢的。随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加深,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下,依然举步维艰。


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戊戌变法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

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发展资本主义的条件逐渐形成。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发生了洋务运动,七十年代,出现了商办的近代工业,这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甲午战争前,洋务官僚腐败,已有一些洋务企业转为商办。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不得不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减少阻挠和限制。一些爱国的地主、官绅、富商、士人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决心创办实业,振兴经济,抵制洋商,以拯救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1895~1898年间新创办的厂矿企业共六十二家,总投资额一千二百四十多万元。不仅原先基础较好的沿海、沿江和东南地区的上海、广州、天津、青岛、武汉、苏州、杭州、无锡等地的工厂企业有所发展,就是像内地一些地方也都出现了近代工业和机器采煤业。尽管这六十多家新兴工矿企业有百分之八十属于轻工业,最大的投资额也只有八十多万元。但是,中国近代工矿企业这几年的发展,无论就速度之快和地区之广来看,都是前所未有的。
当时资本雄厚的企业大体上都是官僚、地主、有功名的士人以及买办创办的。这些人跟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具有较多联系,他们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而那些占资金总额不到百分之八的小企业,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中下层。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这种阶层差别,构成了他们对清末政局持改良或革命的不同态度的社会基础。尽管1894~1895年间,既发生了改良派领导的上书请愿,也出现了革命派准备发动的武装起义,但就全国范围说,改良主义思潮还占据主导地位。
改良主义思潮的出现正是资本主义进入中国并在中国开始发展的结果,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出现的早期改良主义思想。这种思想的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马建忠等,都是出身洋务官僚和跟洋务派上层有密切关系的人士。他们并没有最终摆脱洋务思想的束缚,但都从自己的亲身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仅仅靠学习西洋制炮造船绝不能达到真正富强的目的。因此,他们在政治上提出了新的主张,有的人宣扬君民共主,推崇英国君主立宪政体。有的人向清廷上书,请开议院。有的人鼓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成立股份公司,跟帝国主义列强展开商战。他们的这些政治思想,直接间接给予关心国事的康有为等改良派以影响。由此可见,甲午战争失败后,改良主义思想逐渐演进成为带有一定群众性的政治运动,是有其历史和社会渊源的。正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才出现了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的呼声,才出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言人──维新派,也才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时代发生了以富国强兵为目的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



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

1、变法失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2)具体原因:
①领导无力: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
②缺乏群众基础:脱离人民群众;
③存在依赖幻想:只是寄希望于没有掌握实权的光绪皇帝和极少数帝党官僚,甚至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的幻想;
④新政无法落实:地方官员的阳奉阴违;
⑤变法手段单一:采取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和平”“合法”方式。
2、失败的教训:
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又曲折。
3、历史意义:
(1)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
(2)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①政治: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因而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
②经济:维新派在经济上提倡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③思想: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具有启蒙性。
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感情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同时,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文化展开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百日维新中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设立新式学堂,也为改革封建教育制度打开了缺口,促进了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
④社会生活:维新派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如主张男子剪辫子、妇女不缠足)等,对促进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也起了重要作用。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维新运动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兴起,具有强烈的时代紧迫感和感染力,引起社会的巨大震动。尚未成熟的民族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充当历史的主角,导演了一场生气勃勃的
政治改革和社会启蒙运动,从而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这次改革虽然很快失败了,但并不意味着社会变革的停顿和历史潮流的逆转,而是预示着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维新运动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批判其理论体系,揭露君主专制政体的黑暗、腐朽,猛烈冲击封建统治,使封建地主阶级不能照旧下去。事隔几年,镇压这场改革的封建顽固派也不得不仿效维新派,宣布实行所谓新政和预备立宪,以对抗革命,这也是戊戌维新运动使统治者不能照旧统治下去的一个侧证。
例如,新政改革废八股、兴学堂的措施,曾引起社会的极大反响。当时京师大学堂仍然保存,各地私立学堂也“纷纷见”,已经纳入资本主义轨道的教育改革,不可能再回复到科举八股时代那种窒息、沉寂的状况了。因此,仅仅三年,统治者便不得不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于1901年再度变革科举,废除八股。至1906年,连科举制也正式废除了。中国奉行千年的科举制的废除,资产阶级新式教育制度的确立,不能不归功于戊戌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再如,百日维新时期设立农工商总局的措施,是对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专制主义上层建筑的重大突破,对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积极作用。戊戌政变后也将这项改革废除了。然而,资本主义经济的增长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是行政手段所能扼制的。因此,统治者不得不在1903年重新设立商部,并制定《奖励公司章程》,1906年又将商部改为农工商部,对民族资本主义作出了让步。这项措施也确实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方便条件。在民族工业的兴起、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情况下,统治者不得不在政治上作出让步,这就是“预备立宪”的原由之一。
维新运动作为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和辛亥革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没有维新运动的兴起,就不会有辛亥革命的早日到来。维新运动尽管主张君主立宪制,但它批判封建专制和君权神授的理论,提倡民权,使人们的思想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观念的熏陶下,从君主立宪制的限制而继续前进,走上推翻专制统治的革命道路。后来的形势表明,自上而下的改革虽然失败了,自下而上的革命却从此迅速展开。维新运动是辛亥革命中的两大派别立宪派和革命派的思想先驱。民主革命时期抵制外货运动、收回利权运动以至立宪运动都是立宪派发动和领导的。20世纪初年的立宪运动可以说是戊戌变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深入和发展。
戊戌维新作为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既是一次影响极大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又是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的开端。维新派广泛介绍和宣传西方培根、笛卡尔、康德、孟德斯鸠、霍布士、边沁、达尔文、斯宾塞、马尔萨斯、亚当·斯密的学说,将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学、生物进化论、庸俗进化论、科学的方法论、天赋人权说,以及自由、平等思想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这对于年轻的中国资产阶级无疑是个法宝。他们紧握这个武器向封建统治冲击,使古老的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社会思想从此发生了重大变化。可以说,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维新派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厄运,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是,尽管他们作出了种种努力,最终还是失败了。
戊戌维新之所以失败,从主张改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方面考察,显然政治上不成熟,并且十分软弱。这首先表现在他们提不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在对待帝国主义的问题上,维新派在造成民族危机的原因和怎样才能挽救这个危机的问题上陷入了困境。他们虽然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的严重性,却以为这是中国积弱的结果,甚至认为贫弱的国势不足以抵抗侵略,只有等中国富强起来才可以自然地“消除外患”。他们认为帝国主义之所以侵略中国,关键在于中国不能自强。如何解决民族危机呢?不在于反帝,而在于变法图存。这说明他们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认识并没有发展成为反帝的思想,而是导致要变法自强的结论,这是他们不敢向帝国主义作斗争的软弱性的表现。这种在不反帝的前提下进行改革的主张,只能是不现实的幻想。
维新派的软弱和政治上的不成熟也表现在新政改革中急躁,分不清轻重缓急,措置失当。一百零三天的新政,所颁发的上谕竟有一百多道,改革的内容从政治、经济到军事、文化教育各个方面。问题在于究竟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应该有轻重缓急。新政上谕纷至沓来,却缺乏强有力的行政组织措施。官僚机构的臃肿庞杂是君主专制政治的一大特点,变革这些机构当然是新政的内容之一,至于怎么变,却必须稳步地进行。康有为曾主张不必裁减旧衙门,只需添置新衙门;又主张官爵分离,给予耆耄冗员以爵位,使之享有荣誉和优厚的物质待遇。这种措置是比较稳妥的。可惜年轻的光绪皇帝缺乏政治经验,他一次就下令裁撤了詹事府等十多个衙门,引起很大震动。由于某些新政改革操之过急,触犯了大批官员的特权和利益地位,他们便群起攻击变法,使矛盾骤然激化。再如,光绪皇帝因礼部堂官阻挠部员上书,便一次罢免了全堂的六名尚书、侍郎。有的侍郎并未参与其事,也被革了职。这种不问青红皂白的处置,不仅给守旧派提供了攻击的口实,也引起局外人的不平。
维新派对敌对阵营没有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没有最大限度地孤立敌人,也反映他们政治上的不成熟。总的来看,构成敌对阵营的是洋务派和顽固派,他们在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个根本点上相一致,但两派之间也有矛盾。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和科学技术,但为顽固派所不容,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就曾有过激烈的争论。维新派在低层次的改革主张上,如废八股、兴学堂、重整军备等,和洋务派并非绝对对立,两派之间多少有商讨的余地,但维新派很少做争取、瓦解的工作。
显然,维新派不论在政治主张、方针策略,还是在组织程度上,都表现出软弱无力和政治上的不成熟,这些都是导致变法失败的原因。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上谕称,“叠据中外...”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