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政治

首页
  • 简答题
    价值判断:下列各题的叙述中,都包含一定的价值标准或行为选择,请予以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1)一个学生因破坏性行为受到停乘校车一周的处罚,孩子只好每天步行上学。有人问他的母亲为什么不用家里的汽车送他去上学,孩子的母亲坚决地说:“不,他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是这样一件事情,有的家长也许会出面与学校交涉,请求撤销对孩子的处罚,或者家长自己亲自送孩子上学。
    你觉得家长应选择哪种做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三十年来我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我们要夺取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08年山东省中考真题政治简答题难度较难 来源:田颖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价值判断:下列各题的叙述中,都包含一定的价值标准或行为选择,请予以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1)一个学生因破坏性行为受到停乘校车一周的处罚,孩子只好每天...” 主要考查您对

对自己负责

党的基本路线及指导思想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对自己负责
  • 党的基本路线及指导思想
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对我们的成长非常有益。当我们长达成人后,暮然回首会发现,我们的茁壮成长,正是由往日这一串真诚美好的小事构成的。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需要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有时候我们做错了事是因为无知,有时候却是明知故犯。我们需要努力做好事,避免做明知是坏事的事,在各种环境中控制自己的言行,善于纠正自己的缺点。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①每个人都有行动的自由,但是自由必须以不损害他人的、集体的和社会的权利和自由为前提。任何人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作为公民,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
②人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承担责任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而且还会有损于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从而受到人们的谴责甚至法律的惩罚。
③一个勇于承担道德义务的人,会情不自禁去关爱别人,关心社会,以天下为已任,甘于承担重任,接受挑战,从而用自己的行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添光增彩。
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①信守承诺
②自觉认错

信守承诺的重要性。
①信守承诺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
②既然作出了承诺,就要兑现承诺。兑现承诺远比作出承诺重要得多,也要困难得多。无论多么困难,都要想方设法来兑现承诺,这样才是一个有诚信的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③信守承诺会获得回报,守诺使你在困难的时候得到真正的帮助,在孤独的时候得到友情和温暖;你诚实可靠的形象会使你获得别人的信任,赢得人们的尊重和社会的赞誉;在践诺的过程中,还会增强自信,使你的自尊得到满足,并有更多机会获得成功。
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①生活中人们都会做出一定的行为,人的行为有有意识和无意识之分,有善良动机下的行为和不道德行为之分,有合法行为和非法行为之分。
②在法律上,人的行为有作为和不作为两种。不作为,是指行为人的义务实施且可能实施而未实施的行为,其实质就在于应当履行义务而不履行。
③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行为和后果具有一致性,有行为就会有后果,某种后果一定是由某些行为引起的。有的行为会产生一个后果,而有些行为则会产生多个的后果,甚至是连锁的后果,有的后果是由一个行为造成的,而有的后果是由多个行为造成的。

三思而后行:
①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自我引导与调控的过程。
②对自己行为负责,就必须在行动前,对行为进行选择。
③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重视行为中的及时调控。
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集中体现在对行为后果的自省及自觉承担应负的责任上。

怎样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①要对自己行为的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
②要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努力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
③在做一件事前,预先对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尽量避免因做错事而给自己、他人和社会带来损害。

我做事我负责:
①增强责任意识,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
②如果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他人和社会带来损害,就要控制自己,坚决不做。
③如果自己的错误行为给他人或社会造成了损失,就要敢于承担责任,并及时改正。

学会承诺:
①学会承诺,就必须在作承诺时量力而行。
②学会承诺还要求在承诺之后尽力而为。(在我们践诺的过程中,由于当时许诺的环境条件变了,当初许下的诺言已无法实现,这时理解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许诺人或受诺人都要理解对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之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政治基石),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活力源泉)。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和根本出发点: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含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说,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
地位:兴国之要
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②只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地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国策。30年来的实践证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我国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社会文化事业大力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重要观点: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义: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地位:立国之本
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①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多民族国家,要把十几亿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不可能实现的;
②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意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
①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②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前提和政治保证;
④才能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地位和作用: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的内容: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
改革的历程: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改革全面推进。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标: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都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的目的:为了更好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改革是全面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存在着体制上的种种弊端,抑制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经济组织失去了应有的活力,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实践证明,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怎样理解改革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通过改革,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给我国社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地解放,国家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实践证明,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党的基本路线是一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路线,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集中体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路明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族、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十七大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指导思想: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1921年党诞生时(一大):马列主义;
1945年党的七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997年党的十五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2002年党的十六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07年党的十七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对待改革开放:
①我们每个人都应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待改革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正确对待改革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影响,争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②我们青少年应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参与我国对外开放事业做好充分准备。

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要把“一个中心”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要在实际工作中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党的基本路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党的基本路线的正确性、重要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它,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它。
一,党的基本路线正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适应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际就是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就从根本上坚持和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坚持改革开放,是为了建立起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政治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则是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政治保证,使生产力的发展不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基本路线三位一体的主要内容,都正确地反映和体现着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发现相似题
与“价值判断:下列各题的叙述中,都包含一定的价值标准或行为选...”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