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物理

首页
  • 多选题
    一人看到闪电12.3s后又听到雷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30m/s~340m/s,光速为3×108m/s,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km.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  )
    A.这种估算方法是错误的,不可采用
    B.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与观察考间的距离
    C.尽管这种估算方法没有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结果误差不很大
    D.即使声速增大2倍以上,本题的估算结果依然正确

    本题信息:物理多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一人看到闪电12.3s后又听到雷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30m/s~340m/s,光速为3×108m/s,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km.根据你...” 主要考查您对

匀速直线运动

超声波和次声波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匀速直线运动
  • 超声波和次声波

定义:
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
加速度a=0,速度v=恒量。

位移公式:
S=vt。


知识点拨:

  1.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注意在此定义中所涉及的“相等时间内”应理解为任意相等的时间内,而非一些特定相等的时间内。
  2.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速度大小不随路程和时间变化;位移与路程的大小相等。
  3. 匀速直线运动是理想状态与实际的结合。匀速直线运动不常见,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不受外力或者所受的外力和为零,但是我们可以把一些运动近似地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如:滑冰运动员停止用力后的一段滑行、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的顾客的运动等等。我们可用公式v=s/t求得他们的运动速度。式中,s为位移,v为速度且为恒矢量,t为发生位移s所用的时间。由公式可以看出,位移是时间的正比例函数: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4. 当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力平衡。
  5.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是保持不变的,因此,如果知道了某一时刻(或某一距离)的运动速度,就知道了它在任意时间段内或任意运动点上的速度。

                             


超声波和次声波:

1、定义: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属于纵波),能够引起人耳感觉的声波频率范围是20~20000Hz。频率低于20 Hz的声波叫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波叫超声波。
2、应用:
①次声波波长比一般声波波长大,更易发生衍射,传播距离更远。利用次声波可以预报海啸、台风等。
②超声波波长短,不容易发生衍射,基本上能直线传播,因此可以使能量定向集中传播,穿透能力强。对超声波的利用:用声纳探测潜艇、鱼群,探察金属内部的缺陷;利用超声波碎石治疗胆结石、肾结石等;利用“B超”探察人体内病变。
发现相似题
与“一人看到闪电12.3s后又听到雷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30m/s...”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