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政治

首页
  • 单选题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古语表明,
    [     ]

    A.是不能被人认知的东西
    B.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
    C.是由各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
    D.是个别的、多变的东西
    2.人们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
    [     ]

    ①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②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次完成认识的飞跃④既要勇于实践,又要善于思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本题信息:2010年河北省期末题政治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王曼丽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据此回答1-2题。1.上述古语表明,[ ]A.是不能被人认知的东西B.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C.是...” 主要考查您对

物质的运动有规律

认识的根本任务

联系的普遍性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物质的运动有规律
  • 认识的根本任务
  • 联系的普遍性

运动和静止的含义:

①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②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关系

理解

强调

误区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侧重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 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者叫载体。离开物质载体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侧重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 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

静止

区别 含义 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性质 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联系 ①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提示:辩证法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运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相对主义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全面认识相对静止:
①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特殊的运动。
②是事物处于量变状态。
③是构成事物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发生易位。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正确认识

错误倾向

启发

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认为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在做选择题的过程中,凡是看到选项中出现“人可以改变规律”、“人可以创造规律”、“人可以消灭规律”、“人可以凌驾于规律之上”、“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只能任规律摆布”等说法,都可以直接排除
人的能动性 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认为人可以凌驾于规律之上

规律的概念: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提醒: 
(1)规律不等于规律现象,后者是前者的表现。
(2)规律的客观性,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
(3)规则、规定、守则、定律、定理、公式、公理、法律等都不是规律,它们是主观的,是规律的反映,但不是规律。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为它是不可抗拒的。
(2)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是普遍的,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能够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造福人类。人们对规律的利用体现在两方面:
①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
②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


探究世界的本质:


认识的根本任务:

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感性认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首先从现象和本质的区别看,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其次,从认识的水平和程度上看,理性认识较感性认识更深刻;
第三,从认识的作用上看:理性认识较感性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尤其是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怎样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1)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实现飞跃的两个条件:
第一:占有大量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种感性材料必须全面、真实。这是实现飞跃的前提条件。它要求我们要勇于、勤于实践。
第二: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综合,这是实现飞跃的关键。它要求我们要善于、勤于思考。所以,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2)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推移认识。

区分认识的根本任务和认识的根本目的: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这是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认识的根本目的:是用认识指导实践,改造世界,这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两者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不同过程。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现象

本质

规律

区别 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 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 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是事物的个别的东西 同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  
是多变的 是相对稳定的
能够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 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联系 现象是本质的表现。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而任何本质总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因此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借助于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真相与假象的区别:

比较 真相 假象
区别 它是指那些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 它是指那些以否定方式或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
联系 两者都属于客观范畴的问题,都是一种客观的东西,都是本质的表现形式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区别 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 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是以感觉、知觉、表象等具体形象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 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的形式反映事物
具体、生动、形象 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
联系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它们都是人的认识,其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理解的四个误区:

(1) 感性认识就是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就是事物的本质。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只是认识过程两个不同的阶段。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属主观认识范畴,是第二性的东西。现象和本质及其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客观的第一性的东西。两者是反映被反映、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2)感性认识是不可靠、不正确的,理性认识才是可靠、正确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认识,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必然都存在着如实反映和歪曲反映这两种情况。因此,两者均有正误之分。
(3)感性认识的总和就是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绝不是感性认识的简单、机械相加。要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掌握大量的感性材料;然后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第一个条件是实现飞跃的前提,第二个条件是实现飞跃的关键。
(4)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
虽然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认识中的地位、作用、特点有不同,但两者都是认识,都应来源于实践,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关于第一次飞跃:

(1)是什么飞?
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完成了认识的根本任务。
(2)为什么要飞?
即为什么要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3)为什么能飞?
客观上:事物的本质一定要表现为现象,事物的现象一定是本质的表现;事物的本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实践的发展为人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供着越来越先进的工具。主观上: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定能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4)怎么飞?
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占有大量丰富又切合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第一次飞跃的前提;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综合,这是实现第一次飞跃的关键。

关于第二次飞跃

(1)是什么飞?
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完成了认识的根本目的。
(2)为什么要飞?
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完善和发展理性认识的需要。
(3)为什么能飞?
客观上讲:理性认识根源于实践;主观上讲:人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4)怎么飞?
理性认识(理论)必须是正确的;理性认识(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理性认识(理论)必须被实践的主体棗人民群众所掌握。

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需要不断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完成:

(1)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要认识事物的本质,也只有在运动中去把握,而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故要反复地实践思考和总结。
(2)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我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认识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偏差。
(3)我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不可能都是十分正确的,有的还是错误的,要检验我们的认识是否正确,也必须回到实践中去。                    
(4)认识过程首先表现为两次飞跃。只经过两次飞跃,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难以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5)在实践到认识的反复过程中,都是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艰苦探索的过程,轻而易举地就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能是一种幻想。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

人们的认识需要逐步深化、不断扩展、向从每一个具体认识、具体人的现实认识能力上看,任何认识都是有限的。任何认识都不是终极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每一具体的认识都只能是对整个世界的一个层次、一个方面、一个发展阶段上的认识,只能是相对正确的认识。人的现实认识能力也总是有限的,人类不可能完全正确认识所有事物,对每一具体事物的认识也达不到终极认识。
从认识目的、人的认识能力发展上看,认识又是无限的。世界上事物发展无限、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也是无限发展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认识能力会无限发展下去,不断深化对世界的认识。


联系含义:

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正确理解普遍联系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之间的关系:

普遍联系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区别 内容 说明的是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是辩证法研究的问题 回答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是唯物论回答的问题
地位 “怎么样”是第二位的问题 “是什么”是第一位的问题
联系 ①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出发,就必然要承认联系的普遍性。因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表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没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就没有联系;没有联系,也就无法统一
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多样性,联系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一致的
③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世界的普遍联系不可分割

联系的理解: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事物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这是事物的本来面貌。如果只见区别不见联系,就会把本来有联系的事物孤立起来,这是形而上学的特征之一;如果只见联系不见区别,就会抹杀事物之间的界限,把世界看成毫无区别的一团混沌,这是相对主义的特征之一。

正确理解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正确理解该内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把普遍联系理解为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事物总是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在这一点上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某一具体事物与另一具体事物是否有联系,则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2)联系的普遍性不仅指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存在联系,还包括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联系。
(3)不能把联系的普遍性等同于联系。联系的普遍性是联系的特征之一,另外,联系还具有客观性、多样性特征。
(4)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发现相似题
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