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化学

首页
  • 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
    A.操作和现象:切开金属钠,钠表面的银白色会逐渐变暗;结论:Na在空气中会生成Na2O2
    B.操作和现象:铝箔插入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结论: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C.操作和现象:SO2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溶液褪色;结论:SO2具有漂白性
    D.操作和现象:将充满NO2的试管倒立在水中,试管内液面约上升至试管容积的
    2
    3
    处;缓慢通入O2,轻轻晃动试管,至液体基本上充满试管;结论:从原料的充分利用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方面考虑,该实验对工业生产硝酸有重要启示

    本题信息:化学单选题难度容易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A.操作和现象:切开金属钠,钠表面的银白色会逐渐变暗;结论:Na在空气中会生成Na2O2B.操作和现象:铝箔插入...” 主要考查您对

实验操作达到的预期目的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实验操作达到的预期目的
实验操作达到的预期目的:

(1)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6g氧化铜粉末(托盘天平能准确到0.1克,所以用托盘天平称取5.6g氧化铜粉末是可以的)
②用10mL水和10mL酒精配制成20mL酒精溶液(由于分子间有间隔,10mL水和10mL静静混合后体积,不能配制成20mL酒精溶液)
③用排水集气法可收集到比较纯净的氧气(收集到的气体要比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气体纯,由于空气的密度与氧气的密度相差不是很大,所以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气体氧气不是很纯)
④用10mL量筒量取8.2mL水(10mL量筒精确到0.1mL,所以能量取8.2mL水)
(2) ①分别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酸乙酯和乙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的是乙酸,能到到鉴别的目的)
②分别加入少量金属钠,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通过观察与金属钠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判断羟基的活泼性,能达到目的)
③分别加入浓硝酸,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铁和铜都能和浓硝酸反应,不能达到比较金属活动性的目的)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A.操作和现象...”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