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生物

首页
  • 实验题
    某日,小玲起床后感觉浑身无力,嗓子痒痛,咳嗽不断。妈妈让小玲先自己测量体温。
    (1)小玲测得自己的体温是:38.5 ℃。妈妈发现小玲的扁桃体有红肿发炎的现象,于是从家庭小药箱中选了一种药准备给小玲服用。下面是该药品的说明书,请问小玲能服用该药吗?        。该药品的口服剂量是每次                   粒。

    (2)三天过去了,小玲的症状仍没有好转,妈妈带她去医院做了进一步检查,结果是: 
    ①体温39.1 ℃    ②心率102次/分
    ③扁桃体红肿、发炎。验血结果如下表:
    项目
    结果
    参考值
    单位
    ④血红蛋白
    130
    男 120~160女 110~150
    克/升
    ⑤白细胞
    13.2
    4~10
    ×109/升
    ⑥红细胞
    4.5
    男 4~5.5女 3.5~4.5
    ×108/升
    ⑦血小板
    3
    1~3
    ×1011/升
     
    请分析上述检查结果,找出小玲哪些指标异常?(用数字表示)       。医生建议静脉点滴青霉素。在给小玲使用青霉素之前,必须要进行     试验。药液从小玲的手背静脉到达患处(扁桃体)所经过的途径是:上肢静脉→     →右心房→肺循环→左心房→     →主动脉→动脉→扁桃体毛细血管(患处)。 

    本题信息:生物实验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某日,小玲起床后感觉浑身无力,嗓子痒痛,咳嗽不断。妈妈让小玲先自己测量体温。(1)小玲测得自己的体温是:38.5 ℃。妈妈发现小玲的扁桃体有红肿发炎的现象...” 主要考查您对

血液循环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的途径: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作血液循环。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1)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叫做体循环。在体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舒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不仅把运来的营养物质输送给细胞,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而且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把它所结合的氧气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2)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
在体循环进行的同时,肺循环也在进行着。肺循环以右心室为起点,静脉血射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在这里,肺泡和毛细血管中的静脉血进行了气体交换,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到肺泡中,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里的血液中。这样,原来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的动脉血。动脉血经肺静脉流同左心房,完成了肺循环。

规律总结:
①体循环中,动脉里流的是动脉,静脉里流的是静脉血。肺循环中,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
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区别和联系:
比较项目 体循环 肺循环
起点 左心室 右心室
终点 右心房 左心房
血液变化 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功能 为组织细胞运采氧气和养料,把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获得氧气,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联系 在心脏处汇合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承担物质运输的功能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
    体循环和肺循环虽是两条不同的循环路线,但它们是同时进行的,循环的起止点都在心脏。心脏把两条循环路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组织细胞不断运来氧气和养料,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从而完成体内物质的运输任务。
体循环与肺循环的途径和血液成分的变化如图:

发现相似题
与“某日,小玲起床后感觉浑身无力,嗓子痒痛,咳嗽不断。妈妈让...”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