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物理

首页
  • 实验题
    (10分)2012年6月16日,历史将永远在这一刻定格——中国航天员景海鹏顺利打开“神舟九号”飞船轨道舱舱门,在幽蓝色地球的背景下,景海鹏在太空中挥动着一面国旗向全国人民致意,中国人太空出舱的梦想就此实现!

    (1)如图为长征二号F型火箭运载着“神九”离地升空的照片,火箭发射架下方建有较大的水池,这是利用水在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吸热降温,水池上方出现大量的白色气团,它们是                 形成的.
    (2)“神九”进入预定轨道后发射了一颗“伴飞小卫星”。“伴飞小卫星”上装有与“嫦娥一号”类似的CCD立体相机,弹射后将摄制中国首张飞船在轨飞行的三维立体外景照片,该照片以太空为背景,展现“神九”高速运行的独特景致。CCD的结构为三层,第一层是“微型镜头”,第二层是“分色滤色片”以及第三层“感光层”.CCD的第二层“分色滤色片”,目前有两种分色方式,一是RGB原色分色法,另一个则是CMYK补色分色法.RGB即三原色分色法,几乎所有人类眼镜可以识别的颜色,都可以通过                          光的三原色来组成.
    (3)为“神九”的正常工作提供能量,飞船两侧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可以将电池板可以将         能转化为        能.
    (4)在太空环境下,以下哪个事情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样正常进行(   )
    A.用刻度尺测长度B.用放大镜看物体
    C.用平面镜改变光路D.举行露天大型演唱会
    (5)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共进行了19min35s。期间,翟志刚与飞船一起飞过了9165km。属马的景海鹏,以          km/s的速度,由此成为“走”得最快的中国人。

    本题信息:物理实验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10分)2012年6月16日,历史将永远在这一刻定格——中国航天员景海鹏顺利打开“神舟九号”飞船轨道舱舱门,在幽蓝色地球的背景下,景海鹏在太空中挥动着一面国旗...” 主要考查您对

力的合成与应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力的合成与应用
定义:
几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就称为那几个力的合力。如果已知几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称为力的合成。

说明:
合力是为了表示几个力的作用效果而引入的,它并不是存存于物体受到的几个力之外的力,而是为了简化物体受到的各个力的一种方法,因此力的合成称为等效替代法。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大小之和,方向与这两个力方向相同。记作:F=F1+F2。如图所示,既有人在车前拉,又有人在车后推,车同时受到拉力F1和推力F2的作用,并且这两个力方向相同则拉力和推力的合力大小F=F1+F2.

 2.同一直线上相反方向的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大小之差的绝对值,方向和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记作:F=|F1一F2|。

不同直线上的两个力合成:
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就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以此得证:
(1)两分力大小不变时,夹角越大,合力越小
(2)合力大小的变化范围F1+F2≥F≥|F1-F2| 
(3)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共点力(结论)

发现相似题
与“(10分)2012年6月16日,历史将永远在这一刻定格——中国航天员...”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