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综合题
    (13分)从1992年始,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浙江、湖北等省份在地方行政体制上陆续推行“省管县”体制改革。历史上对“县”的管理经历了由皇帝直辖到归属地方管理的演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共和国;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窃谓省者,古来宫禁之别名,宰相常议事其中,故后来宰相治事之地谓之省。今天下疏远去处亦列置行省,此何义也?……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所以容易生诸奸弊,钱粮羡溢则百般欺隐,如同己物,盗贼生发则各保界分,不相接应,甚而把握兵权,伸缩由己,然则有省何益,无省何害?               ——程钜夫《论行省》
    材料三  历代政区与地方政府的层级表
    时期
    高层政区
    统县政区
    县级政区

     

    县、道

     
    郡、王国
    县、道、邑、侯国
    魏晋南北朝

    郡、王国
    县、侯国
    隋、唐前期
     
    府、州(郡)

    唐后期五代
    道(方镇)
    府、州

    本题信息:历史综合题难度较难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 本试题 “(13分)从1992年始,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浙江、湖北等省份在地方行政体制上陆续推行“省管县”体制改革。历史上对“县”的管理经历了由皇帝直辖到归属地方管理...” 主要考查您对

    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秦朝统一:

    1、背景:
    ①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西部少数民族来犯,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②春秋时期,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不再听命于周天子。
    ③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2、条件:

    ①主要原因:商鞅变法               
    ②客观原因:人民渴望统一                  
    ③主观原因: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④战国时期法家思想

    3、过程:
    一些诸侯国为了富闰强兵,开始对本国的政治、军事等进行改革或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统一天下,各诸侯国间发生了战争。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全国。

    4、意义:
    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而,建立了中国历史土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秦能统一全国的原因:

    (1)统一的必然性:
    结束诸侯争霸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①从经济上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从政治上看,长期的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逐渐减少,局部实现了中央集权制,为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
    ③从民族关系看,各民族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
    ④从民心向背看,长期的战争,使人民渴望实现国家统一。
    (2)统一的可能性:
    秦国通过改革,逐渐具备了统一的实力。
    ①秦国的商鞅变法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秦国新兴地主力量强大,经济发展迅速,军事力量强且采用灵活的策略。
    ③秦王嬴政个人的雄才大略。

    统一过程:

    (1)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2)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秦始皇开拓疆域的措施:

    ①北方:打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修筑“直道”;筑长城;
    ②南方:南征百越,统一岭南地区,开凿灵渠,平定岭南;
    ③西南:将“西南夷”纳入版图,开辟“五尺道”,统一“西南夷”。



    皇帝制度建立:

    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特点:

    一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二是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的官吏而掌握了人事大权。这相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更能有效地行使统治权,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内容:

    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
    (1)皇帝制度:①皇权至上,大权总揽;②“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军国大事操纵在皇帝手中。
    (3)地方官制—废分封,置郡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
    (4)制订了一套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5)制定法律,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


    皇帝制度:

    (1)“始皇帝”的由来: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合称“皇帝”,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2)权力: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军队调动以虎符为凭,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3)特征:
    a.皇帝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b.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
    集中的另一体现。
    c.皇权至上: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中央官制:

    (1)主要官职:
    ①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③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④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2)特点:
    ①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②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
    (3)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地方政府: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实行王位世袭制,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
    ②以宗法制为核心。
    ③族权和政权相结合,带有浓厚的血缘和部族色彩。
    ④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⑤具有开创性、继承性和发展性。夏朝开创了我国早期的一些典型的政治制度,如王位世袭制。这些政治制度对西周政治制度的发展有直接影响。

    正确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
    (1)君主专制主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
    (2)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2、产生根源:
    ①经济上,是由封建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生产的发展。
    ②政治上,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③理论上,韩非子有关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3、发展过程:
    (1)萌芽──战国时期:
    ①理论上,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张;
    ②实践上,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2)创立──秦朝:
    ①内容: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颁秦律、焚书坑儒等。
    ②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③意义: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需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3)巩固──西汉:
    ①内容:推行郡县封国并行制,导致王国势力膨胀。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除王国的威胁;思想上实行“大一统”(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特点:重新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
    (4)完善──隋唐:
    ①内容:隋首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承并完备;创立和完善科举制。
    ②特点:分散了丞相和中央机构的权力。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把秦朝以来的丞相职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又把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的权力分给六部,防止专权。科举制使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其机构运转更加灵活。
    (5)加强──北宋:
    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组建禁军并由皇帝直接控制。其特点是削弱地方权力和剥夺大将的兵权,财权、行政权和兵权收归中央,由皇帝直接控制。
    (6)新发展──元朝:
    实行行省制度,即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省);行省制度是古代郡县制的新发展,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当代省区的规模,对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起了积极作用。
    (7)强化(或顶峰)──明清:
    明初把丞相权分六部,设厂卫特务机构和三司,采取八股取士。前清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特点是分散丞相权力和地方长官的权力,加强皇权,同时加强思想控制。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表明封建制度的衰落。
    4、评价:
    积极作用: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中期具有进步意义,表现在:
    ①维护了国家的统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防止了分裂割据,抵御外来侵略,镇压人民起义,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③便于组织公共工程建设,保证中外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消极作用:表现在封建社会的后期:
    ①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压迫十分残酷;
    ②束缚了商品经济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③导致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严重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5、基本矛盾:
    (1)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2)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6、发展趋势:
    (1)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2)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3)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
    (4)加强对官员的选拔与监督。
    7、特点:
    (1)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
    (2)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3)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4)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5)皇权借助于神权,宣扬“君权神授”等理论;
    (6)以文化专制巩固政洽专制;
    (7)中央和地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伴随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
    (8)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清时期登峰造极,并走向反动。  


    郡县制含义:

    指对古代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类似于现在的行政区划)。起源于周朝,起初是封建制的补充,后经过秦汉发展,取代封建制成为主要体制。亚洲其他国家也从中国学习了该体制,如日本、朝鲜。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

     

    分封制

    郡县制

    实行条件 与宗法制相联系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
    建立基础  血缘关系 地域关系
    传承制度 诸侯王位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
    官吏权利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官员职责范围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对土地的管理权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历史作用   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分封制、郡县制与行省制的比较:

    1、相同点:
    (1)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
    (2)目的都是巩固统治;
    (3)结果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4)对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2、不同点:
    (1)时代:分封制产生与奴隶社会,盛行于西周;郡县制与行省制都产生于封建社会,郡县制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行省制确立并盛行于元朝。
    (2)地方与中央的制约关系及其地方权力的大小:在分封制下,被封者的爵位和领地等都是世袭的。他们虽然对上承担一定的义务,但独立性很大,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在中央政权力量衰弱的时候,被分封者就称霸一方,形成割据称雄的局面。在郡县制下,郡、县长官都是由君主任命,可以随时撤换或调动,郡、县两级政府都是中央的派出机构,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人手中。郡、县两级的官员按能力选任,破了贵族制下的血缘联系。对居民管理主要按地域划分,进一步清除了氏族制残余。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其行政长官直属中书省。
    (3)作用与影响: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郡县制与行省制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发展、完善,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1.由来:
    (1)郡县制度是春秋战国时期以来逐步形成的地方行政制度。
    (2)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
    (3)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2.内容:
    (1)行政区划:
    ①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②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
    (2)官僚机构:
    ①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②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③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3.影响:
    (1)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中。
    (2)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发现相似题
    与“(13分)从1992年始,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浙江、湖北等省份...”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