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化学

首页
  • 单选题
    在化学反应3H2+Fe2O32Fe+3H2O中,反应物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为
    [     ]

    A.1:1
    B.3:1:2:3
    C.3:80:56:27
    D.1:80:28:9
    本题信息:2012年广东省同步题化学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杨莉(初中化学)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在化学反应3H2+Fe2O32Fe+3H2O中,反应物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为[ ]A.1:1B.3:1:2:3C.3:80:56:27D.1:80:28:9” 主要考查您对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

相对分子质量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
  • 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如C+O2CO2是碳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读法:
(1)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意义 实例C+O2CO2
(质的方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量的方面)
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各物质间
质量比=相对分子质最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比
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比,即
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C+O2CO2
(12×1):(32×1):(41×1)
C+O2CO2
1:1:1
化学方程式还能表示化学反应的类型。如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是一个置换反应。

(2)化学方程式的三种读法
化学方程式中“+”和“=”虽与数学中的“+”和 “=”形式一样,但其意义却不相同。化学方程式中的 “+”,读时不读“加”而是读“和”或“与”;化学方程式中的“=”也不同于数学意义上的“=”,它表示“生成” 的意思,同时表明在化学反应前后有两个不变:原子种类不变,每种原子的总个数也不变,“=”读作“反应生成”,而不能读作“等于”。 一个化学方程式往往有三种读法,现以2H2O 2H2↑+O2↑为例加以说明。

①质的方面: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这种读法说明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能表示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②粒子方面:在通电的条件下,每2个水分子分解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这种读法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物质拉子结构的变化,并反映出粒子个数的比例关系。
③量的方面:在通电的条件下,36份质量的水分解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这种读法表明了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守恒关系。

定义:
相对分子质量就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符号为Mr。如化学式为AmBn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Mr=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


易错易混点:
①化学式中原子团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其个数(但BaSO4中的4表示氧原子的个数.不表示原子团 SO42-的个数),计算时先求一个原子团的相对质量,再乘以其个数。如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40+(1+16)× 2=74;
②化学式中的圆点,如“CuSO4·5H2O”中的“·” 表示和,不表示积。即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CuSO4的相对分子质量+H2O的相对分子量×5=160+18×5=250;
③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书写时省略不写;
④计算多个相同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时,应先求出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再乘以前面的系数,如2KClO,的相对分子质量=2×(39+35.5+16×3) =245;
⑤若已知化合物中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和原了个数n及其质量分数x%,则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发现相似题
与“在化学反应3H2+Fe2O32Fe+3H2O中,反应物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为...”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