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物理

首页
  • 计算题
    (18分)
    (1)某班同学在做“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
    ①某同学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量电阻的阻值,当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100”的位置时,多用电表指针示数如图1所示,此被测电阻的阻值约为       Ω。

    ②某同学按如图2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元件后,闭合开关S,发现A、B灯都不亮。该同学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检查电路的故障。检查前,应将开关S       。(选填“闭合”或“断开”)

    ③若②中同学检查结果如表所示,由此可以确定

    A.灯A断路
    B.灯B断路
    C.灯A、B都断路
    D.间导线断路
    (2)某同学采用如图3所示的装置验证规律:“物体质量一定,其加速度与所受合力成正比”。

    .按图3把实验器材安装好,不挂配重,反复移动垫木直到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把细线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配重,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被小车带动的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取下纸带,在纸带上写上编号;
    .保持小车的质量M不变,多次改变配重的质量,再重复步骤
    .算出每条纸带对应的加速度的值;
    .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横坐标表示配重受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F),作出图象。
    ①在步骤中,该同学是采用象来求加速度的。图4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3个计数点,依次为B、C、D,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打点计时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m/s;

    ②其余各点的速度都标在了v坐标系中,如图5所示。时,打点计时器恰好打B点。请你将①中所得结果标在图5所示的坐标系中,并作出小车运动的图线;利用图线求出小车此次运动的加速度       m/s2

    ③最终该同学所得小车运动的图线如图6所示,从图中我们看出图线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根据图线可以确定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中小车质量一定时,其加速度与所受合力成正比
    B.小车的加速度可能大于重力加速度
    C.可以确定小车的质量约为0.50kg
    D.实验中配重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本题信息:物理计算题难度较难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18分)(1)某班同学在做“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①某同学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量电阻的阻值,当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100”的位置时,多用电表指针示数如图1...” 主要考查您对

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目的:
用伏安法间接测定某种金属导体的电阻率;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实验原理:
根据电阻定律公式R=,只要测量出金属导线的长度l和它的直径d,计算出导线的横截面积S,并用伏安法测出金属导线的电阻R,即可计算出金属导线的电阻率。
实验器材:
被测金属导线,直流电源(4V),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滑动变阻器(50Ω),电键,导线若干,螺旋测微器,米尺。
实验步骤:
1、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导线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计算出导线的横截面积S。
2、按如图所示的原理电路图连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反复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l。
4、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调节到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的位置,电路经检查确认无误后,闭合电键S。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和U的值,断开电键S,求出导线电阻R的平均值。
5、将测得的R、l、d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公式中,计算出金属导线的电阻率。
6、拆去实验线路,整理好实验器材。
注意事项:
1、测量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是指测量待测导线接入电路的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亦即电压表两并入点间的部分待测导线长度,测量时应将导线拉直。
2、本实验中被测金属导线的电阻值较小,因此实验电路必须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3、实验连线时,应先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将电源、电键、电流表、待测金属导线、滑动变阻器连成主干线路(闭合电路),然后再把电压表并联在待测金属导线的两端。
4、闭合电键S之前,一定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处在有效电阻值最大的位置。
5、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通过待测导线的电流强度I的值不宜过大(电流表用0~0.6A量程),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金属导线的温度明显升高,造成其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
发现相似题
与“(18分)(1)某班同学在做“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①某同学...”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