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物理

首页
  • 单选题
    如题17图所示,固定支架上有一小球和一竖直轻弹簧组成弹簧振子,匀速转动把手时,曲杆给弹簧振子以驱动力,使振子做受迫振动.若把手匀速转动的周期分别为T、T2、T3时,振子达到稳定振动的振幅分别为A1、A2、A3,已知T3>T2>T1,A2>A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必有A3> A2
    B.必有A3<A1
    C.必有A2>A3> A1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A3与A1、A2的大小关系

    本题信息:物理单选题难度容易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如题17图所示,固定支架上有一小球和一竖直轻弹簧组成弹簧振子,匀速转动把手时,曲杆给弹簧振子以驱动力,使振子做受迫振动.若把手匀速转动的周期分别为T、...” 主要考查您对

受迫振动

共振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受迫振动
  • 共振

受迫振动:

1.概念:振动系统在周期性的外力(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做受迫振动
2.频率:
如果振动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此时的振动叫做固有振动,其振动的频率称为固有频率
物体做受迫振动时,振动稳定后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跟系统的固有频率无关
3.振幅:直观地反映物体做受迫振动的振幅A与驱动力频率f的关系,即当驱动力的频率f偏离固有频率f0较大时,受迫振动的振幅A较小;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固有频率f0时,受迫振动的振幅A最大
4.能量:受迫振动不是系统内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而是与外界时刻进行的能量交换,系统的机械能也时刻变化


共振:

1、定义: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时,振动物体的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做共振。
2、共振的条件:驱动力的频率等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
3、共振曲线:受迫振动的振幅A与驱动频率f的关系,f表示物体的固有频率,当f=f时,振幅最大。

4、共振的防止和利用:
①共振的利用:使驱动力的频率接近系统的固有频率,直至等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如:转速计、共振筛;
②共振的防止:使驱动力的频率远离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
5、功与能:发生共振时,驱动力对振动系统总是做正功,总是向系统输入能量,使系统的机械能逐渐增加,振动物体的振幅增大。当驱动力对系统做的功与摩擦力做的功和介质阻力做的功之和相等时,振动系统的机械能不再增加,振幅不再增大
6、共鸣:共鸣——声音的共振现象
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声源,当一个声源振动时,产生的声波会通过介质(空气)传播到另一声源,使另一声源受到周期性的驱动力而做受迫振动,从而发出声音,这种现象称为共鸣
发现相似题
与“如题17图所示,固定支架上有一小球和一竖直轻弹簧组成弹簧振...”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