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史料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直观地描述了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五则材料,按照题目要求所选材料前的序号及字母符号填写。
    材料一:列车在预定的时刻开动了。“运动号”火车头由它的制造者——史蒂芬逊——驾驶带着列车走。火车头上面悬有一面旗,写着:“私人的尝试有益于国家。”
     ——摘自《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材料三:遵义会议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工获得了新的生命,处处主动,左右敌人。我军一动,敌又须重摆阵势,因而我军得以从容休息,发动群众,扩大红军。
     ——刘伯承的回忆录

    材料四:

    材料五:跨国公司和国家的经济实力比较(1992年统计)
    单位:10亿美元


    (1)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了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了解古代亚非文明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了解经济全球化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了解近代交通工具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材料四属于材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     ]

    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7)材料五属于材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     ]

    A.实物资料
    B.文献资料
    本题信息:2010年辽宁省中考真题历史材料题难度极难 来源:王亚杰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史料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直观地描述了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五则材料,按照题目要求所选材料前的序号及字母符号填写。材料一:列车在预定的时刻开...” 主要考查您对

长征的胜利

断发易服,移风易俗(辛亥革命后)

金字塔的国度

古巴比伦王国(汉莫拉比法典)

火车的诞生(英国史蒂芬孙),汽船,蒸汽机车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长征的胜利
  • 断发易服,移风易俗(辛亥革命后)
  • 金字塔的国度
  • 古巴比伦王国(汉莫拉比法典)
  • 火车的诞生(英国史蒂芬孙),汽船,蒸汽机车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会宁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1.长征胜利的政治意义:
(1)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完成了战略大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中国共产党以陕北作为根据地,将中国革命的胜利推向全国。
(2)长征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把党中央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奠基在西北、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前沿阵地的战略任务,为党和红军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革命路线和斗争路线的胜利,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正确性。
(4)通过长征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正因为有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我们党才能坚持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走上顺利发展的道路。
(5)长征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建立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并以其为基点,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
2.长征胜利的军事意义:
(1)长征的胜利说明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也是我军优良传统的核心和灵魂。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战无不胜的法宝。
(2)长征的胜利说明,只有思想、路线上的团结,才能取得军事斗争的胜利。
(3)长征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井冈山时期,中国红军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随着“左倾”思想占领主导地位,红军在军事斗争中节节败退,最终不得不进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了长征。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了伟大的遵义会议,彻底清算了“左倾”思想,会议集中地解决了最迫切的军事路线和组织领导问题。重新肯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及其一整套作战原则。从而取得了红军长征的胜利。
会宁会师纪念塔:

 长征精神: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牺牲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通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断发易服,移风易俗:
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禁缠足、倡女权等法令,使人们的生活方式简易化,方便化,具有民国生活特色开始出现;人人平等、人格独立的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妇女也得到了解放,社会地位也开始提高。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风俗的变化:
一、剪发辫、易服饰——生活方式近代化
1.剪发辫
(1)剪辫运动,兴起于辛亥革命爆发后,辫子的去留成为从新从旧的标志。
(2)孙中山颁布限期剪辫令,剪辫深入城乡。
(3)剪辫的影响:改变了旧的落后的观念,方便工作,有利于个人卫生,对社会生活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理发业等新兴服务行业的发展。
2.易服饰
(1)辛亥革命后:洋装洋饰开始流行。
(2)民国初年:男子礼服——西服、褂袍;女子礼服——褂裙。
(3)20世纪20年代后:男装——西服、中山装、长衫,其中中山装逐渐成为中国男子礼服。女装——旗袍。
(4)易服饰的影响:服饰的多样化与不断翻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满足了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
二、改称谓、废跪拜——人格独立与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1.改称谓
(1)孙中山发布命令,废除清朝官场的“大人”、“老爷”称呼,官员之间以“官职”相称,民间称“先生”或“某君”。
(2)影响:以官职、先生、某君代替老爷、大人作称谓,是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不平等,影响遍及社会各个角落。
2.废跪拜
(1)清代通行的礼节:跪拜、作揖、请安、拱手。
(2)民国成立后:制订“礼制”,核心是以鞠躬礼和脱帽礼代替跪拜等旧有礼节。
(3)中外人士交往开始使用握手礼。
(4)影响:废跪拜是民国初年礼仪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礼节上的尊卑等级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
三、禁缠足、倡女权——妇女解放的两大标志
1、禁缠足
(1)西方传教士:设立天足会,反对缠足。
(2)清政府:颁布缠足禁令。
(3)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饬令各省劝禁缠足,各地展开大规模的放足运动,出现“解放脚”。
(4)影响:使女性摆脱了落后封建文化的迫害,参加社会活动更方便,成为提倡女权的先声。
2、倡女权
(1)清末民初,一些受西方思想影响的女性开始勇敢地走向社会,参加社会活动。政治上,从军参政;教育上,进学堂读书、出洋留学、男女同校;婚姻上,追求自由恋爱,反对包办婚姻、买卖婚姻的呼声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
(2)妇女解放的意义:妇女解放是清末民初移风易俗最典型的例证,它意味着辛亥革命革除了根深蒂固的封建恶习,生活方式开始走向近代化。
辛亥革命后为什么要下剪辫子: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革命浪潮汹涌澎湃。与清初强迫汉人剃发相比较,辛亥革命也把头发看成是政治分野的象征,独立各省很自然地把标志汉人臣服于满清朝廷的辫子作为革命目标,剪除辫子已经成为去旧图新的标志。许金城《民国野史》记述道:“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迷信的,事先选择吉日,拜祭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把辫子烧了。更有联合多人同日剪辫,并燃放爆竹,举行公宴庆祝的。”当时有一名《越风》的杂志载文说:“不剪发不算革命,并且也不算时髦,走不进大衙门去说话,走不进学堂去读书。”一时间,剪辫的浪潮便如风起云涌,浩浩荡荡,迅速席卷大江南北。为了迅速的除去这一恶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子的命令,对于在全国范围内剪除辫子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金字塔:
埃及的金字塔(Pyramids)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埃及迄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0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时期。在埃及已发现的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于开罗西南面的吉萨高地上的祖孙三代金字塔。它们是大金字塔(也称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与其周围众多的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为埃及金字塔建筑艺术的顶峰。

图特摩斯三世:

古埃及新王国第十八王朝法老(约前1504~前1450在位)。约公元前1504年继位,由哈特舍特谢普太后摄政,直到继位的第二十二年才正式执政。此后20年间,他出征叙利亚、巴勒斯坦并向努比亚大规模扩张,埃及的边界线北进到叙利亚北端的幼发拉底河上的卡赫美什,南到努比亚境内的尼罗河第四瀑布,确立了古埃及史上版图空前庞大的帝国。他自夸为胜利之王、诸国之王,大兴土木,美化首都底比斯,建凯尔奈克的阿蒙神庙。在神庙墙壁上铭刻其军事远征的年代记,大肆炫耀其赫赫武功。他将大批的战利品、奴隶和土地赠送给阿蒙神庙,助长了僧侣贵族的权势。 
古代埃及:
地理位置 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
建国 越公元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的效果;越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
强盛时期 公元前15世纪,成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
灭亡 公元前6世纪。被西亚的波斯所灭
统治者 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著名的有图特摩斯三世 、拉美西斯二世、埃赫那吞
金字塔 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外形近似中国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它们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金字塔为誉为世界古代奇迹之一。古埃及又被成为“金字塔的国度”。

金字塔:

金字塔之谜:
金字塔其中最宏伟的当然是位于吉萨的胡夫金字塔(又叫大金字塔),它已成为埃及国家和文明的象征。大金字塔总共由大约230万块石灰石和花岗岩垒叠而成,中间不用任何粘合材料。而石块与石块之间吻合得天衣无缝,尽管历经4000多年的风吹雨打,石缝之间都插不进哪怕一把锋利的小刀。每一方石块平均有2。5吨,最重的达到100多吨。以古埃及人当时的劳动力,它们是如何把巨大的石块开采出来,并且运到这里来?又如何把它们垒砌起来?何以抗拒时间的侵蚀直至今日?而且金字塔的底部四边几乎对着正南、正北、正东、正西,误差小于一度。古埃及人是怎么计算的这精确的呢?
多少年来,大金字塔一直是人们探索而又无法确证的一个谜。因为不知道如何解释这些现象,现代人用尽了自己的想象力和推断能力。有人说金字塔时外星人所建,是他们到地球上来的一个降落点,还有人说胡夫金字塔是由失踪的高度文明的亚特兰蒂斯岛先民所建。但是这些说法没有科学的论点来证明。
一些学者的推测,金字塔修建一种是用一个巨大的杠杆,一段用绳子绑住石块,另一端通过人力将石块吊往上方,然后将石块逐步往上堆砌。另一种推测是,用土堆成斜坡,利用木质滚轴将石块拉上去,土堆是环绕金字塔螺旋上升。
当然,要真正揭开金字塔的建筑之谜,还得依靠人民的不懈努力和勤奋研究。
《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一部法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除序言和结语外,共有条文282条。包括诉讼手续、损害赔偿、租佃关系、债权债务、财产继承、对奴隶的处罚等。
古巴比伦王国:
新月沃地
地理位置 在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称为“新月沃地”。新月沃地东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并行的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
苏美尔人 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很多奴隶制的效果
古巴比伦王国 公元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个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法典:
内容 ①宣言君权神授②努力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可以被任意杀死
目的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影响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汉莫拉比法典》:

《吉尔加美什史诗》:
古代两河流域南部文学作品。起源于苏美尔时代,至巴比伦时代编定成书。史诗描述乌鲁克成邦首领吉尔加美什最初施暴政,激怒了神而饱受磨难。在经过飘荡归来之后,终成为洗尽前君的谨饬之君。史诗歌颂了吉尔加美什与诸神所创造的恩启都结下的友谊及不畏邪恶、战胜妖怪洪巴巴的勇敢精神,以及为探求人类永生所做的努力。
蒸汽机车:
蒸汽机车是利用蒸汽机,把燃料(一般用煤)的化学能变成热能,再变成机械能,而使机车运行的一种火车机车。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车,从此开始,人类加快了进入工业时代的脚步,蒸汽机车成为这个时代文化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关键工具。

汽船:

1807年9月,美国人富尔顿设计、制造的蒸汽轮船“克莱蒙特”号试航成功,才使轮船开始真正成功为水上舞台的主角。“克莱蒙特”号,全长45.72米,宽9.14米,排水量100吨,船速每小时6.4公里。

蒸汽汽车:

1769年,法国人N·J·居纽制造了用煤气燃烧产生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想用来代替马为拿破仑的军队拉炮车。但是这种车的时速仅4公里,而且每15分钟就要停车向锅炉加煤,非常麻烦。后来车在一次行进中撞到砖墙上,碰的支离破碎。

蒸汽机的发明对交通产生影响的原因:
1.伴随着蒸汽机的发明,资本主义工业高速发展,并迅速扩大,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满足对工厂资源的供给,交通运输发生了质变;
2.伴随着蒸汽机的广泛使用,采矿业日益发展,为了解决资源运输问题,交通工具发生变化;
3.随着蒸汽机车、汽船的发明,人类的交通方式发生了转变,铁路交通迅速发展起来。

蒸汽机的发明对交通的影响:

1.随着机器生产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人们开始改进运输工具;
2.1807年富尔顿制成汽船,1814年史蒂分孙发明蒸汽机车,人类交通运输进入新时代;
3.促进了欧洲地区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


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Economic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就是指具有全球性经营动机和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多个国家拥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并将它们置于统一的全球性经营计划之下的大型企业。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
1.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2.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经济全球化让我们面对的主要问题:

1.合理利用能源、资源问题;
2.保护环境、保护动植物问题;
3.控制人口增长问题;
4.开发和利用空间、海洋问题;
5.毒品蔓延问题;
6.国际恐怖活动猖厥问题;
7.核武器扩散问题等。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
(1)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采取符合本国国情的对外开放战略和政策,引进外国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本国的产业结构和产品质量;
(2)促进国内资源得到充分合理配置,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3)经济全球化也可推进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改革,加速民主化进程。
2、挑战:
(1)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随着全球贸易和全球生产体系的迅速发展,以及跨国公司及其资本的不断扩张,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
(2)经济全球化导致和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一步不平衡,南北差距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更加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造成那些处于最底层的发展中国家更加贫穷落后。
(3)发展中国家内部不平衡发展也在加剧发展的不平衡趋势如不设法解决或抑制,将对投资构成潜在的威胁,刺激泡沫经济的发展,为金融危机埋下隐患。
(4)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最大问题或者说最大威胁,是它们的国家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国家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5)对发展中国家的改革带来巨大的压力。经济全球化使得经济传递和同步性加强,如何接受经济的正传递,抑制副传递,成为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原因、表现、主要机构:
1.原因: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2.表现: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出现了贸易自由化,生产全球化,资本国际化的趋势。
3.主要机构: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4.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跨国公司起着主要作用。世界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所进行的国外直接投资占世界投资总额的时候80%,贸易额超过世界的一半,技术转让达到1/3,跨国公司不仅跨国,而且跨集团,力图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和各区域性集团之间,特别是美国、欧盟、日本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斗争,影响着全球化进程。随着跨国公司的扩张,麦当劳化、好莱坞化、迪斯尼化、商业连锁等风行世界,影响世界文化多元发展,引发了世界性的社会文化、政治等问题。

汽车生产全球化体现:


跨国公司:

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应采取的措施:
1.必须搞活市场经济,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中一个组成部分。
2.必须开放市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市场不能马上无条件地全面开放,而是要有条件、有步骤地,在适应自身发展水平的情况下开放,这样才能产生对贸易双方都有利的效益。
3.必须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因为市场经济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法制经济,所以中国必须遵守规则并参与规则的制定。
4.必须发展资本市场。但中国虽然拥有高储蓄率,却只有很小一部分流进了私人企业,流入高科技公司的储蓄更是少之又少。


发现相似题
与“史料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直观地描述了历史的发展进程...”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