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5年8月通过的《社会保险法》……该法包括三个部分:(1)养老金制度;(2)失业保险制度;(3)对残疾、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凡年满65岁的退休工资劳动者,根据不同的水平每月可获10~85美元的养老金。关于失业保险,其保险金一半是由在职工人和雇主各交付相当于工人工资1%的保险费,另一半则由联邦政府拨付。此外,各州在随后两年都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从而给大约2800万人提供了保险。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社会保险法案是该届国会上争辩得最激烈的问题。共和党人表示坚决反对,他们说,如果政府提出的法案得到通过,子女就将不再赡养父母,工人也将因征收工资税而心灰意懒,辞工不干,而且整个说来,采取这样的措施,将会失去“生活情趣”。……有一回,弗朗西斯·铂金斯在国会一个委员会里为这个法案作证,有个女人竟跳出来高声叫喊说:“主席先生,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抄来的,我这里有原书。”
    ——《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实录》

    关于《社会保险法》的作用,你同意材料二的说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期中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田立中(初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1935年8月通过的《社会保险法》……该法包括三个部分:(1)养老金制度;(2)失业保险制度;(3)对残疾、无谋生能力者提供...” 主要考查您对

罗斯福新政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是指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所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新政以增加政府对经济直接或间接干预的方式大大缓解了大萧条所带来的经济危机与社会矛盾。通过国会制定了《紧急银行法令》、《国家产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社会保障法案》等法案。直到二战之前,美国已经很恢复到经济危机之前的水平。

3R政策:

罗斯福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被称为“新政”,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改革(Reform)。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罗斯福新政的核心:

最大限度的保护中小资产阶级和下层群众的利益,使社会秩序逐渐稳定。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1.采用新的理论知道——凯恩斯主义指导经济;
2.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同时采取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借鉴和继承,促使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进入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1.1929经济危机导致社会生产力严重下降,金融业濒临崩溃,各大企业破产;
2.美国失业率极高,民众没有收入,生活困难。

罗斯福新政的意义:

1.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2.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3.促使美国从经济危机中走了出来,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4.促使美国改变原有外交政策,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5.遏制了美国滋生的法西斯主义。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1935年8月通过的《社会保险...”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