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小明在某网站的专题栏目中,看到下列一组图片,你可据此判断该网站专题的核心内容是

    投下第一颗原子弹的轰炸机

    诺曼底登陆

    攻克柏林

    [     ]

    A.美国独立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科索沃战争
    本题信息:2012年0112月考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王亚杰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小明在某网站的专题栏目中,看到下列一组图片,你可据此判断该网站专题的核心内容是投下第一颗原子弹的轰炸机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 ]A.美国独立战争B.第一次...” 主要考查您对

诺曼底登陆

日本投降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诺曼底登陆
  • 日本投降
诺曼底战役:
诺曼底登陆战役,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进行的一场登陆战役。从1944年6月6日至7月初,美国、英国、加拿大的百万军队,17万辆车辆,60万吨各类补给品,成功地渡过了英吉利海峡。到7月24日,战争双方约有24万人被歼灭,其中盟军伤亡12.2万人,德军伤亡和被俘11.4万人。诺曼底登陆成功,美英军队重返欧洲大陆,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登陆战役,对未来战争具有深刻启迪。

诺曼底战役胜利的意义:
1.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协同苏军有利的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国提前无条件投降后。
2.以便美军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对日全力作战,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诺曼底登陆示意图:


诺曼底登陆:


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的主要战役:
1.敦刻尔克撤退,保存了大量有生力量;
2.伦敦空战,粉碎了德国迅速灭亡英国的企图,是二战开始后,德国首次受挫;
3.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前奏,粉碎了德国灭亡苏联的企图;
4.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欧洲战场转折;
5.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转折;
6.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场转折;
7.诺曼底战役,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8.柏林战役,歼灭德国法西斯。
波兹坦会议:
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会议上美国总统哈利·杜鲁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联合发表的一份公告《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1945年7月17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发表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由美国起草,英国同意。中国没有参加会议,但公告发表前征得了他的同意。苏联于8月8日对日宣战后加入该公告。

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4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21日今井武夫飞抵芷江请降。9月2日上午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向同盟国投降的签降仪式。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9月9日上午,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中国首都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
《波茨坦公告主要内容》:
1.盟国将予日本以最后打击,直至停止抵抗;
2.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后;
3.重申波茨坦公吿,笫八条的《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投降后,其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岛屿;
4.军队完全解除武装;战犯交付审判;日本政府必须尊重人权,保障宗教、言论和思想自由;
5.不得保有可供重新武装作战的工业,但容许保持其经济所需和能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准其获得原料和资源,参加国际贸易;
6.在上述目的达到和成立和平责任政府后,盟国占领军立即撤退。

促使日本法西斯投降的因素:
1.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2.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消灭日本关东军;
3.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抗日武装展开全面反攻。

日本投降的意义:
1.标志着轴心国集团的彻底溃败;
2.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盟军和世界各国人民的胜利而告终。
密苏里号签字仪式:

发现相似题
与“小明在某网站的专题栏目中,看到下列一组图片,你可据此判断...”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