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生物

首页
  • 解答题
    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2010年,我国西南五省市发生历史罕见灾旱,土地干裂,小春作物几近绝收.专家分析全球气候变暖是导致西南干旱的原因之一,而二氧化碳是导致地球升温的主要温室气体之一.
    2010年,我国多省发生洪涝泥石流灾害,山体滑坡、道路中断、房屋农田被淹.除去自然地形的因素,人为的植被破坏亦是诱因.
    2010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2011年3月10日12时58分,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发生里氏5.8级地震;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0级地震.
    灾害过后,由细菌、病毒及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容易蔓延而发生疫情,所以要采取一些诸如对环境消毒、隔离患者及为健康人群注射疫苗等措施,来预防疾病的流行.
    在各种各样的灾难面前,人们用坚强与爱谱写了生命互助之歌,用科学和智慧续写生命的奇迹,同时也在冷
    静地思索:人类该怎样与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唯一的星球和谐相处.
    (1)“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自然灾害之后,经常容易发生传染疾病,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下列疾病属于传染病的是______
    A.近视眼     B. 高血压      C. 霍乱         D.龋齿
    (2)如果发现灾区有人得传染病,应该及时把患者进行隔离,这属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的______.
    (3)参加救援人员在进入灾区前,要提前注射破伤风疫苗,防止外伤对救援人员造成大的伤害.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说,接种的疫苗和在人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______.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 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 抗体,特异性免疫
    (4)在抗震救灾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急救知识.有人生命垂危需要对其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次数是每分钟______次.
    (5)有人提议大力植树造林可以避免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因为植物能维持碳--氧平衡、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等,这些现象说明植物能______环境.
    A.适应            B.影响             C.依赖.
    本题信息:2011年南岗区模拟生物解答题难度较难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2010年,我国西南五省市发生历史罕见灾旱,土地干裂,小春作物几近绝收.专家分析全球气候变暖是导致西南干旱的原因之一,而二氧化碳...” 主要考查您对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传染病

免疫

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和预防

急救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 传染病
  • 免疫
  • 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和预防
  • 急救
环境的概念:
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还指存在于它周围的影响它生活的各种因素。

生态因素的概念:
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它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上壤、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它们对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产生着影响

①阳光
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日储存能量。
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些植物只有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得好,如小麦、玉米等。有些植物只有在密林下层较阴暗处才能生长得好,如人参、三七等。光对动物的影响也很明显.如蛾类多在夜间涌动,绝大多数动物在白天活动。鼠妇(潮虫)总是存阴暗的地方出现

②温度
温度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一定的限度时,生物就可能受到伤害,甚至死亡。
温度也影响生物的分布。如苹果、梨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香蕉、菠萝不宜在寒冷地区栽种。

③水分
一切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水常常决定生物的分布。如在干早的荒漠地区,只有少数耐干旱的动植物能生存;而在雨量充沛的地区,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

④空气

空气影响动植物的生活。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一氧化碳,动物的呼吸需要氧气等。
特别提醒:生物圈虽然能为各种生物提供阳光、空气、水和一定的温度等,但不同的生物对各种非生物因素的要求不同,从而影响了它们在生物圈中的分布。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包括捕食、寄生、共生、竞争、合作等关系。

①捕食关系: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的现象。如七星瓢虫与蚜虫

②寄生关系: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且从这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营养物质维持生存的现象。如水蛭寄生在牛等牲畜体内、菟丝子寄生在其他植物上(如图)。

③共生关系:两种生物生活存一起,相互有利,离开后一方或双方都难以生存的现象。如清洁虾在鱼类的体表.以吞食细菌为生,兼为有类“治病”。

④竞争关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空间等的现象。如杂草和农作物争夺养料和生存空间。

⑤合作关系: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存一起,彼此互为有利的生活关系.两者彼此分开后仍能独立生活。如寄居蟹和海葵。
特别提醒:影响某一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各种生物,如影响某一株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不仅包括它周围的杂草、农业害虫、鼠类等,还有它周围的其他小麦植株。


混淆不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水分、空气、温度、光照、土壤等。如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是光照、温度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造成仙人掌叶变为刺的主要是水分:在东北地区的林区。出现山脚下是落叶阔叶林、山腰处是红松林、山顶处是冷杉林的现象,影响这种分布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

混淆生物因素中的寄生关系、共生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包括寄生,竞争,捕食、共生等关系。捕食指的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的现象。竞争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这种生活关系称为共生关系。寄生指的是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这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营养来维持生存的现象。

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的辨析:
     要区分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必须弄清它们的概念。
保护色的概念有三个要点:
(1)是为了适应柄息环境;
(2)体色与环境色彩相似;
(3)有助于逃避敌害和捕食。
警戒色的概念也有三个要点:
(1)动物本身具自恶臭或毒刺,能对敌害构成威胁;
(2)具有鲜艳的色彩或斑纹,易于被敌害识别;
(3)是一种保护性适应。
拟态的概念有两个要点:
(1)是在进化中形成的;
(2)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
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要对照概念的要点进行印证、区别。例如,无毒蛇的鲜艳体色不会是保护色.但是不是警戒色呢?我们根据概念,具有警戒色的动物本身应具自“恶臭或毒刺”等对敌害构成伤害的能力,显然无毒蛇不具备。无毒蛇的这一体色与拟态的概念相符:无毒蛇的体色是一种“色泽斑”,这种“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毒蛇)非常相似,因此这种现象是拟态。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存自然选择中优胜劣汰的过程,它促进了生物的不断进化,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和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对于现今存在的每一种生物来说,都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1)植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①生长在干旱沙漠或荒漠中的植物,叶子特化成针形或刺形,根系特别发达,如仙人掌、骆驼刺等
②由于生活环境经常受到同一方向大风的影响,树木的分枝只有一侧生长良好.如旗形树(图l-2-2)

(2)动物对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名称 概念 举例
保护色 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卡相似的体色,利于逃避敌害或猎捕动物 青蛙的体色;鲫鱼的体色
警戒色 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 黄蜂腹部黑黄相间的条纹,能对敌害起到警示作用,利于自我保护
拟态 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性状和色泽斑等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 竹节虫的形状像竹枝;尺蠖的形状像树枝;枯叶蝶停息在树上的模样像枯叶
特别提醒: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更不是永久性的适应,即每种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不是适应所有的环境。如北极的雪兔在冬季到采时换上白毛,以适应雪地环境,但如果降雪较迟。这样的体色反而易被敌害发现。

2. 生物的环境的影响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的,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环境;反之,环境也影响生物的生长,分布等。
(1)影响大气环境:植物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降低空气温度、影响降水量。某些植物的叶可吸滞尘埃,吸收有毒气体,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2)影响水环境: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引发的赤潮现象,对水域环境造成危害。
(3)影响土壤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增加肥力。
特别提醒: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并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变化,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界。

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不断地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所制造的氧气量大大超过自身的呼吸作用对氧气的需要量,多余的都以气体形式排放到大气中;动物又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进行有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部分生物及其残体被微生物分解或形成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释放于大气中,形成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一氧平衡。
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碳—氧平衡的意义:
①维持大气成分的稳定。
②提供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气和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
③为人类化石燃料的利用和化工生产提供氧气。

温室效应:
    所谓温室效应,就是太阳的短波辐射可以透大气射到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

    温室效应可能会导致有些地方降水增加引发洪灾,有些地方极度干旱引起沙漠化;气候变暖还会引起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最终影响到人类的生存。
    为了控制温室效应,首先应大规模植树造林,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维持自然界的碳氧平衡;其次利用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等。


传染病:
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传染病。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
(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等。
(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如未出过麻疹的儿童,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其流行便终止。因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
(1)控制传染源。由于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传染性,当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已达到最强程度。因此,对患有传染病的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以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切实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带有病原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并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等,使病原体失去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3)保护易感人群。人们进行的预防接种,就很好地起到了保护易感者的作用。易感者也应注意不要与患病的人或动物接触;平时应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的能力。
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人类常见的传染病
人类常见的传染病可分为四类: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四者的比较见下表。
种类 病原体原始寄生部分 传播途径 常见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黏膜和肺 飞沫、空气 流感、白喉、百日咳、猩红热、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消化道传染病 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 饮水、食物 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伤寒、脊髓灰质炎、蛔虫病、蛲虫病
血液传染病 血液、淋巴 吸血的节肢动物 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丝虫病、出血热
体表传染病 皮肤及体表黏膜 接触 狂犬病、炭疽、破伤风、血吸虫病、沙眼、疥疮、癣、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易错点:
误认为传染病的传染源是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属于病原体,而传染源是指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染病与免疫知识梳理:

 

艾滋病
(1)艾滋病的全称为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根据其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简写为AIDs,简称为艾滋病。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主要存在于患者和带病毒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乳汁和尿液中。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①性接触传播:是艾滋病流行的首要传播方式。
②血液传播。
③母婴传播。

(3)艾滋病的预防
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阻断传播途径,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①防止与艾滋病患者发生性接触。
②禁止滥用注射药物,不共用针头、注射器及药物。
③加强对血制品的管理,应尽量减少输血,或采用血液成分和衍制品,以代替全血和血浆。
④供血者应定期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抗体阳性者禁止供血、供精或作器官、组织移植。
⑤不用可能被血液污染的公用物品,如牙刷、剃须刀等。
⑥女性艾滋病病人应避免妊娠。
⑦对病人废弃的物品需要做消毒处理。
⑧医务人员和检查人员,应避免被病人用过的针头或机械刺伤;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及污染物。
特别提醒: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进行一般的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抗原和抗体
(1)抗原能引起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是外来的,而不是自身的,如病菌、病毒和其他的病原微生物、异体血液和某些药物都是抗原。
(2)抗体
①概念:指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且具有特殊抗病能力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这种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存在于血液、淋巴和组织液中。
②特点:抗体是人体自身产生的,保护人体自身的蛋白质。抗体产生后在体内存留的时间不同,如天花病毒抗体会永久地存留,但感冒病毒抗体只能存留短暂的时间。

免疫:
(1)免疫的概念:
免疫是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抗原与抗体的关系
①抗体和相应的抗原结合后,可以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而将抗原消除,使抗原失去致病作用。
②一种抗体只能抵抗一种抗原,而且一种抗体只能受相应的抗原刺激后才能形成。

免疫的功能:
免疫具有三方面的功能:
①防御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②自我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③免疫监视: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特别提醒:过敏反应:当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在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如某些食物、药物)的刺激下,人体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免疫功能的双重性:
人体通过免疫可以减少疾病的产生,维持人体的健康,这是对人体有利的,但是免疫的有些功能有时对人体是不利的。如对人体移植器官的排异反应,使移植的器官难以存活;抵抗抗原的功能过强,可使人体产生过敏反应等。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如下表:
名称 形成时间 形成因素 特点 器官 包括的防线 举例
非特异性免疫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的 由遗传因素决定 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作用范围广,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效 皮肤、黏膜等 第一、二道防线 唾液中的溶菌酶
特异性免疫 出生以后才产生的 与遗传因素无关;和与该病原体斗争的人有关 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具有专一性 胸腺、淋巴结、脾脏 第三道防线 天花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

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的区别:
    预防传染病有三个环节,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因此预防传染病时针对人或动物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一般属于控制传染源(吸血的节肢动物是生物媒介,属于传播途径);而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因此预防传染病时只要不是针对人或动物采取的措施就是切断传播途径。

人体的三道防线
(1)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如图所示)。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包括病菌)的作用。


(2)第二道防线(如图所示)
一旦病原体穿过第一道防线侵入人体后,分布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就会与病原体发生“战斗”。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许多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分布在血液和组织器官(如淋巴结、脾脏、肝脏等)中的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上述两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作非特异性免疫。


(3)第三道防线
主要由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组成,人体的免疫器官主要有胸腺、淋巴结、扁桃体和脾脏等,它们能产生免疫细胞。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白细胞的一种)。病原体(抗原)侵人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消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出生以后才建立的,它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作特异性免疫。

易错点:
误认为免疫就是人体抵抗病原体的能力

免疫蛀初的含义就是人体抵抗病原体的能力,但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免疫除了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外,还能够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人体的免疫系统
    人体内有一个免疫系统,它是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的最重要的保卫系统。
    1.训练场地:胸腺
    就像为赢得战争而训练海军、陆军和空军一梓,胸腺是训练各军兵种的训练厂。胸腺指派T细胞负责战斗工作。此外,胸腺还分泌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荷尔蒙。
    胸腺是T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因而T细胞亦称胸腺依赖性T淋巴细胞。骨髓中的T淋巴系前体细胞(前体T细胞)经血液循环进入胸腺后,也称胸腺细胞。它们在胸腺激素影响下,最终分
化为成熟T细胞,随后被释放进入血液循环中。
    成熟T细胞和B细胞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淋巴结、脾脏和扁桃体等组织或器官,它们分别定居在周定的部位,成为机体的常驻警卫部队。若遇到病原体等抗原物质入侵,就能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产生免疫物质与之对抗。我们身体某个部位发生创伤炎症时,该部位附近的淋巴结便会肿大,这就是这些部位增加了“警卫部队”并在和病原体作战。在感染过程中,各免疫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间互相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免疫防御功能。
    2.战场:淋巴结
    淋巴结是一个拥有数十亿个白细胞的小型战场。当人体发生炎症时,外来的入侵者和免疫细胞都聚集在这里,淋巴结就会肿大,甚至我们都能摸到它。肿胀的淋巴结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它正告诉你身体受到感染,而你的免疫系统正在努力地工作着。作为整个军队的排水系统,淋巴结肩负着过滤淋巴液的工作,把病毒、细菌等废物运走。人体内的淋巴液大约比血液多出4倍。
    3.血液过滤器:脾脏
    脾脏是血液的仓库。它承担着过滤血液的职能,除去死亡的血细胞,并吞噬病毒和细菌。它还能激活B细胞使其产生大量的抗体。
    4.咽喉守卫者:扁桃体
    扁桃体对经由口鼻进入人体的入侵者保持着高度的警戒。那些割除扁桃体的人患上链球菌咽喉炎和霍奇金病的几率明显升高。这证明扁桃体在保护上呼吸道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免疫助手:盲肠
    盲肠能够帮助B细胞成熟发展以及抗体(IgA)的生产。它也扮演着交通指挥员的角色,指挥白细胞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盲肠还能“通知”白细胞在消化道内存在有入侵者。在帮助局部免疫的同时,盲肠还能帮助控制抗体的过度免疫反应。
    6.肠道守护者:集合淋巴结
    病原微生物最易入侵的部位是口,而肠道与口相通,所以肠道的免疫功能非常重要。集合淋巴结是肠道黏膜固有层中的一种无被膜淋巴组织,富含B细胞、吞噬细胞和少量T细胞等,对入侵肠道的病原微生物形成一道有力防线。


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繁荣,人们生活生平提高和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而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则成为当代主要的疾病。
(1)心血管疾病及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冠心病、心肌梗塞预防:多运动、合理饮食(节制糖分和动物脂肪的摄入)、不抽烟、经常检查并在必要时调节血压等等。

(2)癌症及其预防:癌症的病因及发生过程及其复杂,有环境中致癌因子的诱导,也有生物遗传因素的影响。致癌因子大体上可分为:物理致癌分子(如X射线、电离辐射、);化学致癌因子(如亚硝酸盐、黄曲霉毒素);病毒致癌因子(乙型肝炎病毒、疱疹病毒)预防:不吸烟,也要避免被动吸烟;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不挑食、偏食、少吃或不吃腌煎炸熏烤的食物,不吃烤焦的食物,不吃变质的食物;避免过度接触阳光中的紫外线,少去环境污染严重的地方,改善居室通风条件;坚持体育锻炼,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正确处理人生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避免精神刺激,学会调整情绪,自我放松,不生闷气,豁达乐观,积极向上;及时治疗各种癌前病变,定期接受检查,防微杜渐。
计划免疫:
(1)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重要的特异性免疫措施之一,是针对传染病的易感人群的,目的是利用人工制备的各种免疫制剂使个人和人群产生列传梨病的特异性免疫。方法是接种菌苗、疫苗或血清等生物制剂。
(2)计划免疫的概念
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为计划免疫。例如,刚出生的婴儿,通过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出生三个月的婴儿,通过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这三种疾病。

(3)免疫用生物用品的种类:


(4)计划免疫的意义
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接种卡介苗的人能够抵抗结核杆菌的侵袭的原因及说明的道理
    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消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抗体清除抗原后,它本身仍留在人体内,当同样的抗原再次入侵人体时,就会被体内留有的抗体再次清除。当人体注射了卡介苗后,人体内的淋巴细胞就会在卡介苗的刺激下,产生抵抗结核杆菌的抗体,抗体能与侵入人体内的结核杆菌结合,从而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将结核杆菌清除。
     这说明预防接种也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急救:
掌握紧急急救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
急救方法:
(1)“120”急救电话
   拨打急救电话时,应交代清楚地点,地点越详细越好,便于医生查找。简单地介绍病人的病症,方便救助人员的救助(如图)。

(2)人工呼吸
对于因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意外事故停止呼吸的病人,可以用人工呼吸法进行急救,最常见的是口对口吹气法,具体操作如图所示。

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嘴离开,并立即松开捏鼻的手,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内吹气的次数为15~20次。如果病人的胸廓能够随着每次吹气而略有隆起,并且气体能够从口部排出,则证明人工呼吸有效。

(3)胸外心脏挤压
对于心跳停止的病人,应在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做胸外心脏挤压,如图l273所示。挤压时,救护者站在病人左侧,双手叠放在一起,有节奏地、带冲击性地用力向下按压病人的胸骨下端,使其下陷3~4厘米,然后放松。一般每做一次人工呼吸,需做4~5 次心脏挤压,如此反复进行。当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脸色逐渐红润时,证明抢救有效。


(4)出血和止血
出血一般有内出血和外出血。内出血指体内器官的出血,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救治。外出血一般指体循环的血管出血,分为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
①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慢慢渗出,血量少,一般会自行凝固而止血。
②动脉出血:血色鲜红,特别是大动脉出血,血流猛急,呈喷射状。
③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和。
当毛细血管或小静脉出血时,可将伤口冲洗干净,贴创可贴或用纱布、绷带包扎伤口止血。对于动脉和较大静脉出血,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如图所示。动脉出血应在伤口的近心端包扎,静脉出血则在伤口的远心端包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