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地理

首页
  • 综合读图题
    (10分)【地理——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环渤海地区,是旅游资源的富集区,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种类全、品位高。环渤海地区仅世界遗产就多达10余处,占全国总数的近l/3;4A级以上景区220多处,占全国总数的l/4强。由于地域分布广、开发时间跨度大,受地理环境和交通等方面制约,多数景区仍各自为政,缺乏协调整合,极大削弱了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材料二:“一方面,旅游业发展已由景点竞争、城市竞争进入区域竞争的新阶段。另一方面,旅游活动的‘无边界’特点,也决定了旅游业必须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和人为市场分割,实施区域化的有机整合。”
    2009年10月17日,“中国环渤海旅游运营商战略联盟成立大会暨2009旅游产业高峰论坛”在石家庄召开,举办本次会议旨在推动环渤海地区旅游经济圈的形成,建立京、津、冀、晋、鲁、辽、内蒙古七省(市、区)旅游企业“自愿、平等、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致力打造有影响力的“环旅”联盟旅游品牌。
    (1)依据材料,概括说明该地区联合打造旅游产业联盟的好处。(4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区域旅游产业联盟建立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变化。(6分)

    本题信息:地理综合读图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10分)【地理——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环渤海地区,是旅游资源的富集区,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种类全、品位高。环渤海地区仅世界...” 主要考查您对

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拉动经济发展:
旅游业被称为“朝阳产业”。从世界范围来看,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产业之一,并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①国际旅游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最高的国家是泰国,达6.2%;
②国际旅游收入与出口总额之比,最高的国家是埃及,达80%;
③国际旅游业已经成为一些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
(1)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①国际旅游是指跨越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活动。发展国际旅游可利用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通过旅游服务而获取外汇。
②世界上许多国家,如西班牙、瑞士、奥地利、泰国等,都将旅游创汇作为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
③我国旅游外汇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
(2)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概述:国内旅游作为一项消费活动,可以把居民手中的部分消费资金(货币)回笼到国家手中,既能减轻商品市场的压力,又能刺激旅游者新的需要,促进生产的发展。
(3)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a旅游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发展的基础之上。
b同时,旅游业的发展又为相关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能直接或间接带动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邮电、金融、房地产、外贸、轻纺、旅游纪念品等产业的发展。因此,旅游业是“一业依百业…一业带百业”的行业。
(4)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一些经济落后、发展工业难度大但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旅游业条件的地区,就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促进社会文化繁荣:
(1)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通过旅游,能够增长见识、陶冶情操。通过旅游,旅游者可提高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并进一步对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2)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还是综合性和关联性很强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提供许多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我国目前的就业压力较大,发展旅游业是缓解此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3)促进文化交流
现代旅游的发展,使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交流日益增多,从而消除了一些社会、民族偏见,促进了相互了解。

3、影响区域环境:
环境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都很重视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也有消极作用,如果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不处理好,环境也会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


发现相似题
与“(10分)【地理——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