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物理

首页
  • 单选题
    2010年4月14日发生在青海玉树的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小名同学通过学习“声现象”有关知识,对声音有如下认识,你认为其中正确的认识是
    [     ]

    A.地震时会产生超声波,人可以通过动物的有征兆的反应做好防地震预防
    B.地震时会在地层下产生地震波,这种地震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地震灾区,救助灾民的医疗队借助医用听诊器可增大所听到的声音的响度
    D.夜里为躲避地震邻居匆忙撤离居所,虽看不清对方,根据音调能“闻其声而知其人”
    本题信息:2010年江苏模拟题物理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牛青丹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2010年4月14日发生在青海玉树的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小名同学通过学习“声现象”有关知识,对声音有如下认识,你认为其中正确的认识是[ ]A....” 主要考查您对

响度的概念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响度的概念
定义:
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也叫音量);

响度的单位:

分贝(dB),人耳感觉到的最弱声的响度是0dB,30~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测量响度的仪器:
分贝仪

影响因素:
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也是物体离开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1)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振幅越小,响度也越小。

(2)响度与距离的关系:响度还跟听者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3)声音的响度跟声音发散程度有关,声音越集中,响度越大。

(4)声音的响度还跟人耳的主观感觉和声音在传播途中是否遇到障碍物有关。
①声源的振幅,所谓的振幅就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声源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②离声源的距离: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方法:
①增大振幅②减小与发声体之间的距离③减小声音的分散
发现相似题
与“2010年4月14日发生在青海玉树的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及...”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