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政治

首页
  • 单选题
    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征集“10000个科学难题”,涉及各学科尚未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优先发展问题、前沿热点问题和学术争论问题等。科学难题征集活动有利于激发青少年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引导他们
    [     ]

    ①超越书本知识,否定科学理论权威
    ②揭示和创造事物发展的规律
    ③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④积极参与科学实验等实践活动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本题信息:2011年浙江省模拟题政治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吴珊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征集“10000个科学难题”,涉及各学科尚未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优先发展问题、前沿热点问题和学术争论问题等。科学难题征集活动有利于激发青少...” 主要考查您对

实践及其特征

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创新

思维力求创新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实践及其特征
  • 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创新
  • 思维力求创新

实践的基本含义:

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在把握实践的含义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实践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
(3)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提醒:
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
也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

实践的特点:

客观
物质性 ①实践的构成要素——主体、对象和手段是客观的。
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
主观能动性 ①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②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
③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社会历史性 ①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必然带有一定社会的烙印。
②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

实践:


追求真理:


辩证的否定含义:

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辨证否定观的特点:

(1)辨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辨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辨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辨证的否定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3)辨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辨证的否定不是新旧事物的一刀两断,而是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所以,辨证的否定既把新旧事物区别开来,又把它们联系起来。

辨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辨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既克服又保留,是扬弃,事物的发展就是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认为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即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就割裂了事物的联系,使事物发展中断。

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要求:

辩证的否定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辩证否定:

(1)辩证否定的内涵: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辩证否定的特点:
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辩证否定的实质:
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4)辩证否定的意义: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我们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原因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内涵:
①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②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③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3)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①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②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易错点:创新是人们思维的结果
提醒:不能认为创新是人们思维的结果。创新离不开人的思维,但创新归根到底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不同性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启示:

(1)作为青年学生,在日常自我培养过程中要敢于大胆质疑。有怀疑就有批判,有批判就容易发现真理。勤思多问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我们要敢于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见解。
(2)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能胡乱怀疑。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


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思维创新的含义:

思维创新是特指人们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


思维创新的特征:

思维创新的思路具有多向性。思维创新的步骤具有跨越性。思维创新的结果具有独特性。此外,思维创新还有系统整体性,动态灵活性等特点。在思维过程中,一方面要熟练掌握逻辑思维的结构,并灵活地运用,不拘泥于按部就班,可以在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的基础上打破陈规,实现跨越;另一方面,要善于发散性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探索多个答案,不拘泥于一个点上。


思维创新:

思维创新是特指人们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思维创新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既有一般的逻辑思维活动,也包含直觉、想象和灵感等因素;要形成创新思维,既要不断学习前人、他人总结出来的成果、经验,又要不断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既要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也要运用一些非常规的方法,如逆向思维的方法等。

体现思维创新的过程:

(1)准备阶段。关键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有创新价值的课题。
(2)酝酿阶段。需要进行调查研究、搜集相关资料,分析问题的根由,设计多种初步方案,进行多方面的实验,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3)明朗阶段。这一阶段是思维创新的突变阶段。
(4)检验阶段。思维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推动认识和实践的发展。


发现相似题
与“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征集“10000个科学难题”,涉及各学科尚未解决...”考查相似的试题有: